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新工艺技术的优化方案

研究新工艺技术的优化方案

时间:2023-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扩散温度从1250℃下降到1200℃时,缓冲层表面浓度下降。含缓冲层的RSD转折电压为1800V,漏电流为0.001mA,表现出硬转折特性;不含缓冲层的RSD转折电压为1500V,漏电流为0.002mA,转折特性偏软。图4-47 缓冲层表面浓度对开通电压的影响提出采用在N型Si衬底上进行Al烧结的工艺实现薄发射极结构。此外,此工艺降低了对设备的要求,节省了工序,并且不会引起RSD阴极面反型。

研究新工艺技术的优化方案

1.硅片的化学腐蚀减薄

由于RSD制作工艺中需去掉一个一次硼扩形成的P型区,减薄厚度在几十至上百微米,因此硅片的减薄工艺成为制作平坦PN结的重要方面。传统的扩散片研磨减薄会在硅片中引入应力,破片问题严重,尤其在硅片较薄时几乎不可行,所以研究了化学腐蚀减薄工艺来代替研磨。选用HNO3-HF体系的非择优腐蚀液,并在其中加入HAc以及某种缓冲剂改变腐蚀反应速率。在室温条件下按照不同的腐蚀液配比做了减薄试验,在反应开始后70min的时间内每隔10min记录一次硅片的厚度,得到每个时间段的平均反应速率,结果记录在表4-6中,其中腐蚀液的比例对应为HF∶HNO3∶HAc(体积比)。

4-6 不同反应溶液比例下的硅片腐蚀速率

978-7-111-28956-2-Chapter04-130.jpg

由表4-6可见,在HNO3和HF溶液体积比固定的情况下,增加HAc的含量可稀释腐蚀液、降低反应速率;在HF和HAc溶液体积比固定的情况下,增加HNO3的含量也可以降低反应速率,但HNO3加入过多会使腐蚀后的硅片表面过于光亮并出现铁饼状。对于HF∶HNO3为1∶2和1∶3的腐蚀溶液,前30~40min反应速率很快,随后都迅速下降,这样容易造成被腐蚀硅片表面的不平整;同时反应速率过快会导致腐蚀溶液温度急剧升高,进一步加快反应速率,形成恶性循环,使腐蚀过程失控。最终选定1∶4∶2~2.5比例的腐蚀液,反应过程相对平稳,可得到表面平坦、粗糙度适中的减薄硅片,无“铁饼”、“桔皮”等现象,图4-44所示为腐蚀后芯片的表面形貌。

978-7-111-28956-2-Chapter04-131.jpg

图4-44 腐蚀后芯片的表层形貌

2.“薄基区-缓冲层-透明阳极”形成工艺

缓冲层的形成工艺是在化学腐蚀减薄和氧化之间增加一道磷扩工序,通源量、扩散温度和时间都低于形成N+发射区的磷扩散步骤,以保持合适的缓冲层掺杂浓度和厚度。为了保护阴极短路点结构,也可以在缓冲层扩散前增加一次氧化,保证阴极的P型区不反型。表4-7记录了第6~10批投片管芯缓冲层的制作情况,由于石英管壁上积累了磷元素,为降低缓冲层浓度均未通小N2,其中第10批未通O2。当扩散温度从1250℃下降到1200℃时,缓冲层表面浓度下降。

4-7 缓冲层制作记录

978-7-111-28956-2-Chapter04-132.jpg

以单晶电阻率均为(65±15)Ω·cm、片厚均为350μm、管芯直径均为22mm的RSD为例,测量其伏安特性曲线,如图4-45所示。含缓冲层的RSD转折电压为1800V,漏电流为0.001mA,表现出硬转折特性;不含缓冲层的RSD转折电压为1500V,漏电流为0.002mA,转折特性偏软。

对3组RSD芯片进行了高温阻断特性测试,其中第一组为120Ω·cm单晶制作,单芯片,直径为38mm,不含缓冲层;第二组为(65±15)Ω·cm单晶制作,两只串联,直径为40mm,含缓冲层;第三组为(65±15)Ω·cm单晶制作,3只串联,直径为22mm,含缓冲层。分别在室温(20℃)、80℃、105℃、125℃、150℃、175℃下测试了RSD的转折电压,每个温度点处恒温10min,结果如图4-46所示。对于图4-46a,不含缓冲层的RSD的阻断特性反映出负温系数,即随着结温的升高,RSD阻断电压下降,且当结温升至175℃时,管芯损坏;对于图4-46b和c,含缓冲层的RSD的阻断特性反映出正温系数,当结温升高,RSD阻断电压提高,且管芯均未损坏。

978-7-111-28956-2-Chapter04-133.jpg

图4-45 RSD阻断电压测试

1—含缓冲层 2—不含缓冲层

以上结果说明,缓冲层的引入可明显改善RSD的阻断特性:常温下RSD转折电压提高,漏电流减小;高温下阻断特性不退化,转折电压不降反升。在高温阻断特性测试中,还有一组高阻单晶制作的RSD,两只串联,直径为40mm,含缓冲层,常温下阻断电压为5600V,由于超过了阻断特性测试台的量程,高温下无法读数,但仍可看到转折电压随结温升高而升高的正温特性,且175℃下管芯仍完好。与之相比,实验室早期用同样单晶制作的无缓冲层RSD(实验证明由于设计和工艺的不完善,该管芯仅具备阻断电压,不能导通),其在25℃和125℃下转折电压和漏电流记录于表4-8,可见转折电压都在高温下退化。此结果再次证明了缓冲层对RSD高温特性的改善。(www.xing528.com)

978-7-111-28956-2-Chapter04-134.jpg

图4-46 RSD高温阻断特性测试

a)第一组 b)第二组 c)第三组

4-8 高阻单晶制作的不含缓冲层RSD的阻断特性

978-7-111-28956-2-Chapter04-135.jpg

为了保证阳极发射区对基区的有效注入,缓冲层浓度必须限制在一定范围。图4-47表示了缓冲层表面浓度与RSD开通电压(已归一化)的关系,数据取自第6~10批典型的开通电压波形,曲线经数据拟合得到。可见,当缓冲层表面浓度高于1017cm-3时,由于阳极发射效率的下降,RSD正向压降增大,实验证明这样的管芯多数在开通一次后损坏;而当缓冲层表面浓度低于1016cm-3时,其对开通特性影响不大,不过对阻断特性的改善也减弱。所以,缓冲层浓度一般在1016~1017cm-3之间。

形成透明阳极或者说薄发射极的工艺一般有离子注入法、多晶硅膜原位掺杂法、低温扩散掺杂法等,这些方法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后续制作欧姆电极的过程中,金属层可能破坏厚度很薄的半导体发射层。此外,离子注入法对工艺设备要求较高,扩散掺杂法不易控制浅结的扩散。

978-7-111-28956-2-Chapter04-136.jpg

图4-47 缓冲层表面浓度对开通电压的影响

提出采用在N型Si衬底上进行Al烧结的工艺实现薄发射极结构。与现有几种薄发射极形成工艺相比,可以一步完成RSD阳极P+发射区和欧姆电极的制作,保证了薄发射极不在后续工艺(如退火)中被破坏。此外,此工艺降低了对设备的要求,节省了工序,并且不会引起RSD阴极面反型。

合金法制作PN结,利用的是合金过程中熔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可逆性,通过再结晶的方法,使再结晶层具有相反的导电类型。Al与N型Si的共晶温度为577℃,当温度升高到577℃时,Al原子和Si原子开始互熔,并在交界面处形成组成约为88.7%Al原子和11.3%Si原子的熔体。合金温度越高,Si在熔体中的熔解度越大,衬底被熔部分就越多。然后缓慢降低系统温度,则Si原子在熔体中的熔解度下降,多余的Si原子将逐渐从熔体中析出,形成再结晶层,这时带入再结晶层的Al原子数由它们在Si中的固熔度决定。合金PN结的结深主要由合金温度和铝层厚度决定,有如下计算式

978-7-111-28956-2-Chapter04-137.jpg

式中,zj为结深;YSi为合金温度下Al-Si熔体中Si的最大含量;NSiNAl分别为固体Si和Al的原子密度;zAl为Al片厚度。

在690℃合金温度下,YSi=19.4%,YAl=1-YSi=80.6%,又zAl=30μm,则zj=8.7μm。除去被缓冲层补偿的部分,P发射区宽度约小于5μm,属于薄发射极理论范围,这也与4.1.4.1节中EDS线扫结果一致。是否能获得大面积平坦、均匀合金结主要受晶片和电极表面的洁净程度和沾润性、烧结合金的温度选择以及冷却速度的影响。

此外,在实验室多批投片中,缓冲层与Al烧结制作的P发射区相结合的管芯呈现了良好的开通特性,相比之下,缓冲层与B扩散制作的P发射区相结合的管芯在开通后多数损坏。分析其原因,还是与实际工艺中未控制好缓冲层掺杂浓度有关。Al烧结工艺在形成合金结时会熔掉缓冲层表面的高浓度,保证了阳极的发射效率;而B扩散工艺制备阳极,较低浓度的P区与N型缓冲层杂质补偿,严重时还会使P区反型,因而导通时阳极空穴注入不足,出现不均匀开通现象。在第10批管芯中,通过调整淡磷扩散降低缓冲层表面浓度,最终二次硼扩的工艺也制备出了开通特性良好的带缓冲层结构的RSD管芯。浓硼扩散的时间为30min,温度为1200℃,测得mV数为0.13-0.14mV/mA。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