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优化上、下游引河的布置方案?

如何优化上、下游引河的布置方案?

时间:2023-06-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引河主槽河线的布置,应与上、下游河道平顺衔接,并与临淮岗枢纽布置相协调。由于在主坝轴线附近河线布置与临淮岗建筑物布置有关,因此初步设计在 《可研报告》的基础上新增了建筑物布置方案,并与引河开挖河线布置进行了方案比较。建筑物布置采用新增方案。建筑物布置同方案1即可研方案,新建城西湖船闸。方案4:进口段河线同方案3,在闸上不分汊,河线垂直于坝轴线,建筑物布置同方案2即新增方案。

如何优化上、下游引河的布置方案?

临淮岗引河设计流量采用7000m3/s,相应上引河口设计洪水位为26.94m,临淮岗闸上26.90m,闸下26.70m,下引河口26.56m。

引河主槽河线的布置,应与上、下游河道平顺衔接,并与临淮岗枢纽布置相协调。可行性研究阶段临淮岗上引河在现有河槽左岸扩挖,下引河上段沿现有河槽左岸、下段沿右岸扩挖。

由于在主坝轴线附近河线布置与临淮岗建筑物布置有关,因此初步设计在 《可研报告》的基础上新增了建筑物布置方案,并与引河开挖河线布置进行了方案比较。

(一)建筑物布置方案

根据《可研报告》,临淮岗建筑物工程布置方案按底宽160m 拓宽上、下游引河,对已建船闸按500t级标准改建加固,将已建10孔深孔闸和49孔浅孔闸加固改建,并在已建10孔深孔闸北侧新建12孔深孔闸,每孔净宽5m。另外在姜家湖坝段中部,新建15孔姜唐湖进洪闸。可研方案没有考虑城西湖现有的通航要求。

由于城西湖沿岗河是霍邱县城和沿岗河上游沣河两岸乡镇与淮河水运沟通的唯一通道,现常年货运量在50万t以上,是安徽省淮河航运系统中的内河航道之一,已运行近40年,因此需维持城西湖的航运功能。现临淮岗10孔深孔闸也已使用近40年,表层混凝土已碳化,不仅加固难度大,且工程可靠性差。另外,当时10孔深孔闸是为了临淮岗水库排空和施工导流之用,结构设计涵洞式,现在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已不需此功能。

初步设计对建筑物布置增加一个新方案(以下简称新增方案):在原10孔深孔闸北侧新建12孔深浅孔闸,深孔层12孔,每孔净宽8.0m,孔高8.0m,深孔上层即浅孔层采用开敞式结构,以增加泄流能力;考虑到淮河的航道等级,以及城西湖内沿岗河有必要保留现有的通航能力,而新建城西湖船闸又难以布置,拟拆除现有的10孔深孔闸并在原闸址处新建淮河500t级船闸,现船闸经加固后仍归城西湖使用。

经比较,新增方案较优,推荐新增方案。(www.xing528.com)

(二)河线布置方案

针对建筑物布置方案,修订初步设计在原初步设计的基础上,对上河口至深孔闸下1000m (C8~C72断面,长4.7km)的引河主槽河线拟定了4个方案进行比较。

方案1:基本沿老河线开挖,在闸上约600m 分汊,左汊底宽85m,右汊底宽75m。建筑物布置采用可研方案。另在工农兵大站东侧沿岗河右岸新建城西湖船闸。

方案2:进口段河线同方案1,在闸上不分汊。建筑物布置采用新增方案。

方案3:进口位置与以上方案相同,但上引河河线取直,在现引河北侧扩挖,在闸上约600m 分汊,左汊底宽85m,右汊底宽75m。建筑物布置同方案1即可研方案,新建城西湖船闸。

方案4:进口段河线同方案3,在闸上不分汊,河线垂直于坝轴线,建筑物布置同方案2即新增方案。

经从防洪、通航条件、施工难易程度、工程可靠性、移民拆迁工程量投资等多方面比较,修订初步设计选择方案4作为推荐方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