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裙装的多样材质及适用季节

裙装的多样材质及适用季节

时间:2023-06-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裙用多种质料制作,各有不同的美,适用于不同的季节。绵、皮、呢裙等是冬季穿的冬裙。唐代的裙子质料很多,如法门寺地宫石碑记载有武后绣裙、红罗裙衣等。至于轻薄的绡、罗、纱和锦缎制成双裙、笼裙之类,更发挥了质料和色彩的魅力。裙上常布满花纹,但定陵皇后的裙子也有单用绢纱等材料来做,不加花彩,以表现面料本身的美。裙还有用毛羽捻线织的,属于呢类。至于极粗的麻裙则是女子的凶服。

裙装的多样材质及适用季节

裙用多种质料制作,各有不同的美,适用于不同的季节。绵、皮、呢裙等是冬季穿的冬裙。罗、纱、夏布之类是夏裙。

晋代《东宫旧事》记载用纱、罗做裙子。唐代的裙子质料很多,如法门寺地宫石碑记载有武后绣裙、红罗裙衣等。法国藏敦煌藏经洞出土文书,记有青绢裙、缬罗裙、白布裙等。新疆吐鲁番出土文书记有白绫裙、黄绫裙。吐鲁番的阿斯塔那文书,有“墨绿绸绫裙”、“黄绫裙一腰,腰带具”、“紫碧裙”;吐鲁番出土哈拉和卓墓区文书有“故华(花)绯裙一立”等。

宋代,仅江西德安周氏墓就出土纱、罗、绫、绢四种质料的许多裙子。明代定陵出土两位皇后穿的裙子47条,有缎、绢、绸、纱、罗、妆花缎、妆花绸等质。《金瓶梅》里有各种色彩的锦、䌷(绸)、缎(段)、绡、绫、纱、绢、罗、夏布、布制裙,还具体提到宫锦、妆花罗、碾光绢、重绢、杭绢、熟绢、银条纱、水绸、潞绸、绵绸等品种。《红楼梦》也写到凤姐有翡翠撒花洋绉裙、大红洋绉银鼠皮裙。袭人穿白绫细折裙。还有宝蓝盘锦镶花绵裙等。《后红楼梦》写到狐皮裙、绉绸裙、元青花罗裙、茄花色净素纱裙、大红哆罗呢如意挂线裙、松竹纱裙。

古人制裙也有把两种质料合在一条裙子上,互相映衬,更增美感,如裙腰一般用较坚实的棉布制作。贵州平坝棺材洞出土的鹭鸟纹彩色蜡染百褶裙,腰为麻织,裙身为棉布质。1960年无锡市元墓出土绸裙,前部镶绣大花图案的纱。元代李裕庵墓、明代张守宗墓出土的裙,也都在裙上镶纱。定陵出土的皇后裙子,也有用暗花纱镶边。《金瓶梅》十九回也写到白碾光绢挑线裙子,裙边大红光素段子。至于轻薄的绡、罗、纱和锦缎制成双裙、笼裙之类,更发挥了质料和色彩的魅力。

裙上常布满花纹,但定陵皇后的裙子也有单用绢纱等材料来做,不加花彩,以表现面料本身的美。

裙裳,在未有纺织业之前用树叶羽毛之类来制。如唐代王睿的诗句:“通草头花椰叶裙,蒲葵树下舞蛮云。”写女子们穿椰叶之类制的椰叶裙,有原始的风味。

羽裙,也来自远古。后来在裙上缀羽毛作装饰。丁家闸壁画中的女羽人,就在裙缘上缀羽毛。女仙南极夫人穿的青羽裙;唐代吴融的诗:“霓结双旌羽缀裙,七星坛上拜元君。”《太平御览》记的苍华飞羽裙,丹华飞羽裙,白羽飞华裙,黑羽黄羽飞华裙,也都是裙上缀羽。羽裙象征飞翔于九天,当然不都是女子穿。但如宋代柳永《望远行》词道:“待伊游冶归来,故故解放翠羽、轻裙重系。见纤腰,图信人憔悴。”写女郎的翠羽轻裙特别优美。裙还有用毛羽捻线织的,属于呢类。

白苎裙,精细洁白的白苎麻布制作。衡阳何家皂宋墓有打褶裥的白色麻布裙,当是此类。明代韩洽《法曲献仙音》:“扇翦轻纨,裙裁白苎,松吹半掀华幕。”乐女等喜欢穿它,农家女子也穿它,唐代刘禹锡《插田歌》说:“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张祜诗有“青纻裙高种掠轻”之句,则是染青色的纻裙。

布裙,最初只指一般的麻布,是劳作时穿的,和精细的白苎裙无法相比,是普通民众的衣着,《北堂书钞》引《东观记》,说东汉时的王良在京为高官,妻子还穿着布裙抱柴禾,极是俭朴。白居易有“布裙行赁舂”的诗句。明代德安熊氏墓出土有4件麻纱裙,月白色的。还有一件麻丝质地的丝布裙。至于极粗的麻裙则是女子的凶服。

葛裙,则用葛布制作。吉贝裙,《岭外代答》记有,就是棉布裙。元代后棉布盛行,布裙也指棉布裙。明代德安熊氏墓就出土粗、细棉布制裙子,细布织造很精良,布纹均匀。戴缙墓也出土戴缙妻穿的白棉布裙,无纹饰,或是穿在里边的中裙。

雨裙,油布制作,可以防水,是罩在裙裤外的。清代小说《歧路灯》有述及。

生裙,《乐府诗集》说:“春月暖何太,生裙迮罗袜。暧暧日欲冥,从侬门前过。”当是和生衣一类的热天穿的衣物。

绵裙,在裙衬里纳上丝绵,冬天寒冷的时候穿。

皮裙,以绸缎为面,里边用毛皮,也是冬裙。

锦裙,用蜀锦等美锦制作。唐代陆龟蒙《锦裙记》记一条幅长仅4尺、上窄下宽的精美锦裙,左有20只口衔枝叶的仙鹤,右有20只鹦鹉,鹤鸟间隔以花卉,五色间杂,磊磊点缀霞烟、春草、远山、秋水、粉蝶、云阴等。新疆阿斯塔那381号唐墓出土的两件真红地穿花凤蜀锦,有牡丹团花绕着四只凤鸟,外围有写实的花卉,飞翔一对鹦鹉,中又有花朵连接,武敏先生说就和这件锦裙相似。金代齐国王墓有褐绿地全枝梅金锦制的襜裙。明代,南昌益宣王墓李妃的一条牡丹花纹黄锦裙,有一圈彩绣云凤裙襕,单层无里,上有白棉布裙腰,接带纽;孙妃也有一条绣大朵牡丹花的黄锦裙。《金瓶梅》《红楼梦》等也记有锦裙。《宋史》载一种翠毛细锦,可释为翠羽捻线织的锦,也即明末《阅世编》记的毛锦,彩翠斑斓。或即翠羽线织狮子图案的翠毛狮子锦。诗人梅尧臣的诗《翠羽吟》,写的就是翠毛狮子锦制的裙。还有翠霞裙,也可能是这类羽毛彩线制的彩裙。陶宗仪《元氏掖庭记》记元代宫廷中有玉河花蕊之裳,是“于阗国鸟至河生花蕊草,采其蕊织之为锦”制,就是彩锦裙之类。

绒裙,明代《天水冰山录》载有红、绿妆花绒女裙;红、绿、蓝织金绒女裙。

绸裙,江苏无锡元墓出土有两件提花绸裙,质地厚密光滑,花纹有方格纹、回纹。元代山东邹县李裕庵墓也有荷花鸳鸯纹绸裙、素绸裙(加丝绵)。明代定陵有黄素绸裙、月白绸裙及各色提花、织金妆花、织金龙襕等绸裙。贵州思南等地也出土绸裙。

缎裙,宋代后常见,如元代张士诚母墓、明代定陵、南昌宁靖王夫人墓都有缎裙。(www.xing528.com)

轻裙,轻盈软薄、飞飘如仙的裙,历代诗人以最大的热情赞美这如云的裙裳。如欧阳炯《女冠子》词:“绶带盘金缕,轻裙透碧罗。”轻碧罗裙和腰带互衬。李珣《女冠子》:“细雾垂珠佩,轻烟曳翠裾。”轻烟般的裙和珠佩衬出淡雅娇丽的女仙。也有直接称为烟裙,如李益《避暑女冠》有“雾袖烟裙云母冠”之句。

轻裙一般用罗、绡、纱、縠等制作,柔薄、悬垂的面料,舒展荡漾波纹,浅碧、嫩黄绿等色笼住里层的裤或裙,隐约、飘逸、轻透、柔和,适合那自在无拘的性情。如唐代虞世南《门前有车马客行》:“轻裙染回雪,浮蚁泛流霞。”谢偃的《乐府新歌应教》诗句:“细细轻裙全漏影,离离薄扇讵障尘。”当然,轻裙也有浓烈如火的色调。

罗裙,是轻裙中常见的,罗地稀疏,飘逸柔美,宛如花叶缤纷。如诗文中写“舞裙新染麴尘罗”、写素罗裙如白牡丹,等等。罗裙还加上彩色、金线的绣花,或金银印花,如五代顾藑《应天长》词说“瑟瑟罗裙金线缕”。罗裙也叫藕丝裙,形容罗如藕丝般轻细。李贺《天上谣》有“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的句子,天上仙女穿的也是人间女子一样的裙裳。

宋代黄升墓出土的单裙17件就多是罗裙,裙两侧下摆和缝中脊多缀彩画花边、印金填彩花边。如黄褐色牡丹花罗镶花边裙;还有两件罗制百褶裙,其中一件是褐色罗印花褶裙,下半段印金小团花,更显得精致。另一件是洒金双凤穿牡丹裙。是罩在裤外的笼裙之类。《梦粱录》记结婚时流行送“黄罗销金裙”,或就是类似工艺。陈三聘的《减字木兰花》词句:“折折湘裙薄薄罗”,正是这两件裙的写真。穿这细褶长裙,行动时会如水纹般荡漾。

还有德安周氏墓出土鸟纹彩罗裙、5件罗制的夹裙。明代定陵也出土织金、织金暗花、本色花罗、红素罗、黄素罗裙等。

纱裙,也是常见的。五代阎选《虞美人》词写到染色灼灼如火的石榴纱裙:“粉融红腻莲房绽,脸动双波慢。小鱼衔玉鬓钗横,石榴裙染象纱轻,转娉婷。”象纱当是象眼纱。南宋贺铸《减字浣溪沙》词:“宫锦袍熏水麝香,越纱裙染郁金黄。薄罗依约见明妆。”是郁金纱裙的美。欧阳修《鼓笛慢》词:“缕金裙窣轻纱,透红莹玉真堪爱。”有金缕绣花的轻纱裙隐约透出如玉肌肤,或者长长拖曳,随着步履颤动,擦出窸窸窣窣的轻响。衡阳何家皂宋墓就有黄色百褶纱裙,黄升墓有素纱裙。德安周氏墓有精美的花纱裙三条,有山茶、菊花纹。定陵有皇后的绿素纱裙及提花、暗花纱裙,北京苇子坑明墓有吉祥团凤暗花纱裙。明代《天水冰山录》载织成的绿妆花璎珞女裙纱、红织金女袄裙纱等,《金瓶梅》《后红楼梦》也有多种纱裙。红的纱,金的纱,绿的纱。纱上金线蹙花。纱上织金妆花。媚人的纱裙!

绡裙,也很常见。唐代段成式有“最宜全幅碧鲛绡,自襞春罗等舞腰”的句子。绡裙易于散热,常在热天穿着。宋代曹勋的《夏云峰》词写女郎在端午时穿:“薰风凉殿开处,称绡裙雾縠,莲步俦侣。翠铺交枝艾,便手香微度。”《太平广记·慈心仙人》记女仙“身衣锦绣上服,紫绡裙”,一位女仙形象宛然而出。宋代张镃的《兰陵王荷花》词则把荷花喻为穿着绡裙的湘妃:“知何许湘女淡妆,羽节飞来带秋碧。轻裙素绡积,谁与明珰竞饰?”

绢裙,楚、汉代就出土有实物,唐代有新疆阿斯塔那的黄绢印金色花裙等。宋代黄升墓也出土几件绢裙,其中一件黄褐色印花绢裙,四幅裁成,分成上下两大片,上下叠压,轻盈透明,印着花。德安周氏墓也出土有四件绢裙。明代定陵出土黄素绢裙,打着褶,另一件黄素绢裙打褶更密。还有月白素绢裙。虽无花饰,也自美观。

縠裙,用丝质绉纱作裙,纹理美观、透气、飘逸。唐代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裾轻单丝縠。”縠裙还有提花的精美花纹,韦庄《抚盈歌》说:“凤縠兮鸳绡,霞疏兮绮寮。玉庭兮春昼,金屋兮秋宵。”凤縠或是凤凰纹縠。宋代陈允平《望江南》道:“六幅香裙拖细縠,一钩尘袜翦轻罗。春意动人多。”蒋捷《小重山》词:“银红裙裥皱宫纱”,是银红绉纱裙子。《红楼梦》第三回写凤姐着翡翠撒花洋绉裙。流动的水纹般的縠裙,有红、白、绿等亮色,撩动人的情致。今天真丝乔其纱等也可表达。

练裙,是煮练过的白色熟绢所制,没什么花纹,质朴无华。《后汉书·马皇后纪》说朴素的马皇后“常衣大练,裙不加缘”。宋代苏轼桂花诗说:“练裙溪女斗轻妍。”把银桂花比作穿练裙的女郎,朴素中透出清丽。

缟裙,是白色生绢所制,宋代黄敏求有水仙花诗:“玉润金寒情窈窕,缟裙翠带态轻盈。”把水仙花比作缟裙女子。

还有纨素裙,繁钦《定情诗》:“何以答欢欣,纨素三条裙。”

绮裙,汉代到宋元的实物出土有一些。汉代乐府诗《陌上桑》写那采桑的罗敷女穿“缃绮为下裙”,新疆民丰尼雅遗址有一件东汉本色菱纹绮,菱形间点缀树叶纹,就是裙的残件。马王堆等地的绮还有隐含爱意的对鸟纹。罗敷穿的莫不就是这类绮制裙?阿斯塔那209号唐墓还出土一件黄色菱纹绮裙。唐人施肩吾还有句:“夜裁鸳鸯绮,朝织葡萄绫。”

缣裙,是细致的、接近今天纺绸的缣制,新疆有唐代实物。宋代赵福元《鹧鸪天》:“裙曳湘波六幅缣,风流体段总无嫌。”

绫裙,用有闪光的绫制,也很受欢迎。《初学记》引《晋东宫旧事》记有绛碧结绫复裙。衡阳何家皂墓有金黄色几何纹绫裙,纳丝绵。黄升墓、德安周氏墓也都出土绫裙。元代李裕庵墓出土驼色荷花鸳鸯暗花绫裙、张士诚母墓出土龟背梅花万字纹绫裙等。明清时绫裙也还多,《醒世姻缘传》记载有“两腰白绣绫裙”等。《红楼梦》里有宝钗的“葱黄绫绵裙”、袭人的“白绫细折裙”、香菱的“柘榴红绫裙”。写妙玉,就是系一条淡墨画的白绫裙,称誉她的高洁

夜光裙,《太平御览》记有七色夜光云锦裙,是仙人所服,或也类似于赏月所穿的绫制夜光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