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铸坯表面星形裂纹产生原因分析

铸坯表面星形裂纹产生原因分析

时间:2023-06-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铸坯表面星形裂纹沿一次晶界分布,裂纹边界有脱C现象,说明是在结晶器内高温下坯壳奥氏体转变之前形成的。图6-29 连铸板坯表面星状裂纹与普遍存在的微裂纹相关的显微裂纹也是由于富铜的相所导致的,钢坯表面的铜珠通常是微裂纹源,因此钢坯的表面氧化铁鳞对此影响较大。铸坯表面星形裂纹的形成机理是非常复杂的,很可能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铸坯表面星形裂纹产生原因分析

铸坯表面星形裂纹沿一次晶界分布,裂纹边界有脱C现象,说明是在结晶器内高温下(1400℃)坯壳奥氏体转变之前形成的。铸坯表面星状裂纹形成的原因有不同的观点,大致如下:

1.铜渗透和铜富集

星状裂纹是集中在局部的裂纹,如图6-29所示。

几乎所有情况下,可在微裂纹内发现铜。渗铜常常是由于结晶器衬垫或某些铜的部件的磨损导致的。避免与铜接触,采用Cr或Ni的结晶器镀层,可显著降低星状裂纹的发生。然而,随着连铸量的增加,镀层终究会磨损掉,尤其是结晶器的底部与角部,其磨损的粉末是与钢坯接触产生渗铜的潜在因素。

978-7-111-36066-7-Chapter06-38.jpg

图6-29 连铸板坯表面星状裂纹

与普遍存在的微裂纹相关的显微裂纹也是由于富铜的相所导致的,钢坯表面的铜珠通常是微裂纹源,因此钢坯的表面氧化铁鳞对此影响较大。可以肯定地说:一旦在温度高于1050℃时连铸坯的壳形成过程中液体铜与表面相接触,便会在超大的奥氏体晶界上产生渗铜。铜的来源有两个:

1)铜渗透。结晶器下部铜板渣层破裂,发生固/固摩擦接触,Cu局部粘附在坯壳上。Cu熔点为1040℃,熔化后沿奥氏体晶界渗透,晶界被破坏而失去塑性,产生热脆现象。金相分析表明,在裂纹里常发现有铜[w(Cu)=1.6%],证明了该观点的正确性。

2)铜富集。钢中w(Cu)=0.05%~0.2%,高温铸坯由于Fe氧化,在FeO皮下形成熔点低、含Cu的富集相[w(Cu)=70%、w(Ni)=15%、w(Sn)=10%、w(Fe)=5%],形成液相沿晶界穿行,在高温时(1100~1200℃)具有最大的裂纹敏感性。

2.奥氏体晶界沾污

1)结晶器弯月面初生坯壳由于δ→γ转变→收缩→鼓胀→坯壳弯曲,在拉应力和钢液静压力作用下,奥氏体晶界裂开,固/液界面富集溶质的液体进入裂纹,加上晶界析出物,污染了晶界,成为晶界薄弱点,是产生星状裂纹的起点。

2)铸坯运行过程中进一步受到拉应力作用(鼓肚、不对中、不均匀冷却等),裂纹进一步扩展。(www.xing528.com)

3.表面凹陷和不规则褶皱(振痕)

1)板坯表面有凹陷和不规则振痕,清理后,发现有的分布着细小裂纹,裂纹深度2mm,内含Si、Al、Ca及Na的氧化物,在轧材表面会遗留如头发丝细小的裂纹,有时还会发现Al2O3、SiO2、Na及K等成分,与保护渣的成分相近。

2)采用防止纵向裂纹产生的措施,尤其是控制结晶器振动(高频率、小振幅)和低粘度碱性保护渣,可使星形裂纹明显减少。

4.H2过饱和析出

1)试验分析表明,表面网状裂纹也有不含Cu、不含保护渣的情况。当钢液中w(H)>0.00055%时,出现网状裂纹废品;当w(H)>0.001%时,网状裂纹废品增加。

2)在结晶器的弯月面区,结晶速度很快(冷却速度>100℃/s),凝固初生坯壳中,H过饱和。当坯壳温度降低时,原子H从固体中析出,向晶间的微孔隙扩散变成H2,造成附加应力,再加上钢液静压力和收缩力,超过了一定温度下钢的允许强度,则沿晶界断裂,形成网状裂纹。

3)降低钢中的H和S含量,提高w(Mn)/w(S),可使网状裂纹明显减少。

5.晶间硫化物脆性

1)树枝晶间富集S,导致奥氏体晶界富集有熔点为980~1000℃的(Fe,Mn)S,其各元素含量为:978-7-111-36066-7-Chapter06-39.jpg,在晶界处形成硫化物液体薄膜,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网状裂纹。

2)降低S含量,提高w(Mn)/w(S),延长加热时间,提高加热温度,使晶界(Fe,Mn)S转变为MnS,可减少轧制板材中的星形裂纹。铸坯表面星形裂纹的形成机理是非常复杂的,很可能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