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要性及意义:水资源评价

重要性及意义:水资源评价

时间:2023-06-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开展山西省晋城市水资源评价的目的是查明水资源状况,提出符合现状的水资源数量、质量及可利用量。综上所述,第一次水资源评价结果已不能满足晋城市社会、经济、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要求,针对不断变化的水资源情势进行晋城市第二次水资源评价是十分必要的。

重要性及意义:水资源评价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生活社会生产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质,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是地球上不可替代的重要自然资源。开展山西省晋城市水资源评价的目的是查明水资源状况,提出符合现状的水资源数量、质量及可利用量。按照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合理开源、综合利用的方针,提出实现水资源合理开发、综合治理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的对策建议,以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

晋城市是山西省重要的能源型城市之一,其长在于煤,其短在于水,水的短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晋城市由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据1984年第一次水资源评价结果,1952~1980年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5.91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872m3,耕地亩均占有量为544m3,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000m3的严重缺水界限。自1978年冬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增长、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态环境的改善,用水需求不断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晋城市发展社会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制约因素。

自1985年第一次水资源评价结果产生以来,由于气候因素变化及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晋城市水资源情势、开发利用条件、供需关系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的要求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主要表现如下。

(1)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发生了变化。第一次水资源评价期间(1952~1980年),晋城市境内大部分地区降水量相对偏丰,其后进入了一个较长的枯水期,加之大规模人类活动的影响,水文下垫面条件发生了很大改变,导致河川径流量和水资源总量均有明显减少。与此同时,水资源质量以及开发利用状况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致使水资源时空分布和利用结构也产生了很大变化。此外,由于水资源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的发展、开发利用技术方法的改进及相关数据资料等方面的积累与更新,原有的水资源评价成果已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水资源科学管理的要求。

(2)水资源供需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需水量逐年增加,但供水增长缓慢,特别是近几年供水呈现逐年减少状态。许多县(区)供水不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与此同时,用水效率不高、浪费严重。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低,城市供水和使用过程中的跑、冒、滴、漏现象普遍存在,农业灌溉用水的一半以上消耗于渠道和田间渗漏。因此,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水资源供求机制,实现开源与节流并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www.xing528.com)

(3)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晋城市正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巨大压力。目前,高平、巴公、北石店及市区四个主要地下水供水水源地(集中开采区)严重超采,区域岩溶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主要河流部分河段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河道基流量及岩溶大泉出流量趋于衰减;部分水利工程老化失修,调蓄功能降低。因此,需要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对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规划,有效解决生态环境用水问题,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用水保障。

(4)市场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机制和管理体制提出了新要求。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配置等外部条件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机制和管理体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综上所述,第一次水资源评价结果已不能满足晋城市社会、经济、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要求,针对不断变化的水资源情势进行晋城市第二次水资源评价是十分必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