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正确进行立式焊接

如何正确进行立式焊接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焊缝处在垂直位置时的焊接操作方法称为立焊法。由于立焊引起的收缩比平焊大,故立焊对口时,焊缝末端间隙应比始端大。选用较小电流,一般比平焊小15%~20%,焊条向下倾斜,其角度为60°~80°。3)立焊表层接头方法。

如何正确进行立式焊接

焊缝处在垂直位置时的焊接操作方法称为立焊法。与平焊法一样,根据焊接接头形式的不同,立焊法也分对接、搭接和角接立焊等。搭接和角接立焊时,其操作时的运条方式基本上与对接立焊相同,故只要掌握对接立焊的操作方法便可以了。

1.立焊施焊方法

由于立焊处于垂直位置,熔化了的金属熔滴因重力作用有下流的倾向,即熔化金属下坠,因此易形成焊瘤。焊接表面时,运条不正确易造成咬边现象,同时由于重力作用,熔渣易从熔池内自然向下坠落,因而熔化金属和熔渣易分离,焊工易分清熔化金属和熔渣。

由于立焊引起的收缩比平焊大,故立焊对口时,焊缝末端间隙应比始端大。

(1)不开坡口对接立缝施焊法 常用于薄焊件(厚度<6mm)的焊接。为防止熔滴下坠,应采用较小电流和适当的焊条角度。其操作方法有两种:

1)从上向下焊接。采用此方法时,宜选用熔渣粘度大的细焊条,电流适当加大,采用直流反接;电弧是在焊缝的上顶点引燃,然后将焊条稍向下倾斜,并向下移动;必须保持极短电弧,利用焊条端部托住熔化金属,尽量避免横向摆动。此方法熔透深度小,焊接速度快,但熔化金属和熔渣易下坠,焊缝易夹渣,故用于次要构件的焊接。

2)从下向上焊接。采用此方法时,其熔透深度较大,可利用焊条端部托住熔化金属,放慢焊接速度,采用短弧及快速灭弧的方法,同时必须保持熔池上端有电弧收成的一个小圆穴,否则不易熔透。正常的运条角度如图3-27所示。焊件厚,运条角度宜大;焊件薄,运条角度宜小。

当对口间隙很小时,必须适当加大焊接电流,采用走直线或稍加摆动的方法,利用短弧、慢速度使热量集中,以便充分焊透。对口间隙很宽时,必须适当减小焊接电流,采用横向摆动、短弧、快速,熄弧时间也相应延长,以免烧穿。

(2)开坡口对接立缝施焊法 当焊件、钢板(厚度≥6mm)或重要焊件焊接时,需开坡口,焊接一般都采用多层施焊法,层数多少可根据焊件厚度来决定。运条手法绝大部分采用从下向上的焊接方式。各层的焊接方法如下:

1)根部焊接。根部焊接是一个关键,要求透度均匀,没有缺陷,所以应注意以下要领:焊接根部应选用直径为3mm的焊条,以便于运条和控制熔透。选用较小电流,一般比平焊小15%~20%,焊条向下倾斜,其角度为60°~80°。熔穿时,在熔池上端有一小孔,并可观察到电弧从没有被熔化的坡口间隙当中贯穿过去。在保证熔透情况下,焊接速度尽可能快些,以免过透和产生焊瘤。往往因为焊接应力而产生上端对口间隙缩小的变形,故在运条到上方时,应使焊条逐渐与焊件垂直,此时必须使电弧直接作用于坡口的中央。当对口间隙很小时,采用图3-28所示的焊条角度。

978-7-111-42197-9-Chapter03-62.jpg

图3-27 运条角度

当使用的焊条熔化金属发黏,同时选用小电流时,可不灭弧,而焊条稍作横向摆动(图3-29),并在坡口两侧停顿一下。

978-7-111-42197-9-Chapter03-63.jpg

图3-28 小间隙立焊缝的焊条角度

978-7-111-42197-9-Chapter03-64.jpg

图3-29 小电流摆动焊法

当采用熔化金属发稀的焊条时,必须注意以下两点:第一,任何情况下,要保证熔池中的熔渣和熔化金属很好地分离,使熔化金属保持清亮,以便观察和掌握运条过程;第二,灭弧后再次引弧接头时,必须在原来熔池的末端接上去,这样不但外观整齐,而且可将原熔池中的残留缺陷熔化掉,提高焊接质量,如图3-30所示。

切不可在原来熔池的前端接头,否则就可能产生接头的脱节现象,形成不连续的焊缝,如图3-31所示。接头时,为避免冷接现象,可先用长弧烤热后再接上去。

978-7-111-42197-9-Chapter03-65.jpg

图3-30 连续的焊缝接头

978-7-111-42197-9-Chapter03-66.jpg

图3-31 中断的焊缝接头

如果对口间隙很大又无法修整时,可采用三点焊法。

2)其余各层焊法。在焊第二层之前,对第一层焊缝表面应进行清理和修整,过于凸起的部分应该铲平,出现的缺陷和飞溅应全部清除干净,特别要注意坡口两侧,因为这些地方往往因存在咬边缺陷或深沟而易造成夹渣。(www.xing528.com)

表层焊接时,一般采用一字形或反半月形运条,并选用较小的电流参数,以防熔化金属下坠和咬边(因为大电流灭弧方法得不到美观的焊缝)。横向摆动时(图3-32),两边慢中间快,即图中1、2两点停留时间比3点长一些,以防咬肉并可使焊缝平整。

3)立焊表层接头方法。立焊表层的接头主要应注意以下方面:

第一,把灭弧时熔池处残留熔渣去掉,最好是用工具将接头处修理成缓坡形(图3-33),这样做对第一层来说更重要。

978-7-111-42197-9-Chapter03-67.jpg

图3-32 立缝表层的横向摆动

第二,用长弧烤热接头处(烤热时间为3~4滴熔化金属下落时间),烤热后马上将电弧移至接头的一侧(图3-34)。此时,电弧比正常焊接时略长一些。随即迅速把接头焊接起来。

978-7-111-42197-9-Chapter03-68.jpg

图3-33 接头的修理

978-7-111-42197-9-Chapter03-69.jpg

图3-34 焊接表层引弧后的焊条位置

接头时,如果出现熔渣和熔化金属混合不清,一般是因为接头处预热温度不够及焊条角度不正确引起的,所以必须将电弧稍微拉长一些,并延长在接头处的停留时间,同时将焊条垂直于焊件(或偏向下方),这样熔渣就会自然地滚落下去。当看清熔化金属后,就可以接头,并继续进行施焊。

第三,若能迅速换好焊条,而且熔池还保持红热状态未完全冷凝,就可在焊道内熔池上方引弧,然后再将焊条拉回熔池中心进行焊接。

(3)立焊的工艺参数 表3-18给出了对接接头立焊推荐使用的工艺参数。

表3-18 推荐对接接头立焊的工艺参数

978-7-111-42197-9-Chapter03-70.jpg

表3-19给出了T形接头立焊推荐使用的工艺参数。

(4)低氢型焊条的操作要领 当采用低氢型焊条进行对接立焊时,其操作要领如下:

1)根部的焊接。这是立缝焊接的关键,穿透不好会影响整个焊缝质量。对口间隙不宜过大,钝边应在1mm以下,焊接时电流要小些,用细直径焊条(一般用φ3.2mm),电弧要压低1~1.5mm,并紧贴坡口钝边,焊条作直线形或小月牙形运动,不准作挑火运动。焊条向下倾斜并与工件形成近90°的角。换焊条速度要快,在熔池还红热时就立即打火接头,并往里面压电弧使其根部熔透。第一层焊肉中间不宜过高。较大的突出部分和根部背面的焊瘤内部往往有大量气孔,焊缝两边出现凹槽,容易产生夹渣,故要求第一层焊肉的两面越平越好。

表3-19 推荐T形接头立焊的工艺参数

978-7-111-42197-9-Chapter03-71.jpg

2)第二层的焊接。第一层可能由于间隙过大而造成气孔,所以在第二层焊接时,应采用三角形横向摆动,以便将第一层焊肉再次熔化,消除其内部缺陷。但这种方法易造成焊缝两边咬肉,所以摆动到焊缝两边应多停留一些时间。

3)其余各层的焊接。主要应注意第二层焊缝的两边,特别是咬肉过深的地方,否则易产生夹渣。应采用一字形或月牙形的焊接手法。

4)表层的焊接。表层的焊接应美观。表层焊缝的前一层焊接时,焊缝中间焊肉要平,不要把焊缝两边的坡口边烧掉,并留出2mm左右的深度。焊接面层时,视线一定要正对着焊缝,焊条角度要正,一般与焊接前进方向成85°~90°角,焊条左右成90°角。运条时,两边慢中间快,采用短弧,焊条紧靠熔池,快速摆动和上升。前进跨度和压坡口边宽度都等于焊条半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