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成衣工艺的发展历程及技术革新

成衣工艺的发展历程及技术革新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类在14世纪发明了铜针,但直到18世纪末,成衣工具仍处于原始阶段,工艺方式一直是手工操作。随着高科技产品的开发与利用,特别是计算机在服装工业中的广泛应用,如计算机自动算料、推板、排料、剪切系统,布料的色差疵点分辨系统,缝制功能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将复杂工序组合成由单一机种完成的特殊机种,都将大量使用于服装的生产过程之中,使成衣的生产在各个方面出现空前的发展。

成衣工艺的发展历程及技术革新

欧洲工业革命的车轮加速了机器制造设备的发展和应用,服装生产的工业化也是伴随了缝纫机的诞生而开始的。人类在14世纪发明了铜针,但直到18世纪末,成衣工具仍处于原始阶段,工艺方式一直是手工操作。1790年,英国人托马斯·山特(Thomas Saint)从皮匠制靴操作中获得启发,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单线链式线迹手摇缝纫机;1829年,法国人巴特勒米·西蒙纳(Barthelemy Thimonior)制造了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链式线迹缝纫机;1851年,美国人Isac Merrt Singer兄弟设计了转速达600r/min的全金属锁式线迹缝纫机。由于制作设备的进步,人们制作服装已由纯粹的手工操作发展到了使用人力的机械操作。1890年,电动机驱动的缝纫机问世,人们开始进行机械高速化、自动化及专门化的研究。

从20世纪40年代起,缝纫机的转速已从300r/min提高到10000r/min以上。1965年,美国胜家公司发明了自动切线装置,使缝纫效率提高了20%左右。之后,世界各大缝纫机制造商都致力于研究各种缝纫机的自动切线装置和缝针自动定针等省力化机种。20世纪20年代初,日本重机株式会社、美国格伯公司、意大利内基公司分别制造了数控(NC)工业缝纫机,这类缝纫机可以使缝制工序程序化、标准化。(www.xing528.com)

目前用于缝制服装的机种类型很多,常见的服装加工设备多达4000多种,主要有单缝机、链缝机、包缝机、刺绣机、钉扣机、开袋机、打结机等缝纫机械;有打褶机、拔裆机、压衬机、部件熨烫机和成衣熨烫机等熨烫机械;电动裁布机、模板冲压机等裁剪机械。随着高科技产品的开发与利用,特别是计算机在服装工业中的广泛应用,如计算机自动算料、推板、排料、剪切系统,布料的色差疵点分辨系统,缝制功能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将复杂工序组合成由单一机种完成的特殊机种,都将大量使用于服装的生产过程之中,使成衣的生产在各个方面出现空前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