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模特的表演技能培养与训练

模特的表演技能培养与训练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模特作为活动的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肢体表达语言,它们必须具备很强的表达能力,也就是需要具有“真实感”的情节表演技能。行为训练有助于形成表演技能,可以帮助服装模特掌握表演技能的执行动作和执行程序,可以帮助服装模特获得表演技能的部分操作经验。依据对服装表演技能及其学习特点的上述认识,认为表演技能的训练应兼顾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两个方面,同时又以心智技能训练为重心。

模特的表演技能培养与训练

1.台步和造型

服装模特走台技术包括步伐、造型、旋转等方面。主要训练模特儿在动态中的“乐感”和在静态造型中的人体的不同“形”以及如何表现服装风格的综合能力。台步是服装展示体态语言中最基本的因素。模特台步是模特最基本的表演技能,其主要组成部分有:倒平脚步、踮脚步、抬胯动作、手臂动作。走出来步态优美,所以常称之为“猫步”“一字步”。模特走台是沿一直线向前,双腿向内收拢,步伐较大,胯部随之自然摆动。它的美感意向是协调、自然、挺拔而流畅。随着服装风格的变化和增加,模特走台形式也渐渐增多。步伐训练,主要指辅助练习:双腿并拢站立、吸步和迈步练习、划圈迈步练习等。

舞台上模特的造型是一种静态的展示,是能够最直观、最清楚地观看模特的整体形态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模特要懂得扬长避短,展示自己最美的一面。模特在日常的训练中可以通过在镜子前摆造型来找出自身最美的一面,还可以运用道具、服装做造型训练。模特造型就是把人体的线条美与服装美相结合、相统一,将服装的优点及功能性通过模特在服装表演中的造型展示给观众,使表演获得真正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模特造型有时候会是多人整体造型,就要求模特相互之间有默契、有配合,这种造型讲究的是整体气氛气势的渲染,模特就必须在大环境下展示自己的最佳形态。

2.音乐与表演的融合

音乐是模特表演的灵魂所在,是服装展示及编导把握表演的基调所在,所以在模特参赛中模特是否能够将步伐、动作、表演与音乐融合在一起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评比标准。模特要将对服装的理解和着装的感觉传达给观众,同时,又要将这种感觉融入音乐的意境中去,就需要学会借助音乐所反应的情感变化、节奏韵律,就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积累丰富的音乐知识,体会不同的音乐风格,培养对音乐的理解力。在把握音乐走台的同时,能够准确地在音乐意境里运用肢体语言表演、培养自己的艺术灵感。一般时装表演会选择的音乐有乡村音乐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模特多听音乐是培训乐感的最好方法。柔美、轻快、激昂、铿锵有力的各种类型都需要去体会演绎。对音乐的灵活运用和配合,就是在增强表演的感召力,会使观者有全面整体的强烈冲击力。

3.舞蹈表演与情节表演

同为肢体语言的舞蹈,在很多时候往往辅助了模特的时装表演,它们虽然表演性质不同,但都是以身体作为表现形式来表达思想、传达情感。模特通过对舞蹈学习能够提高自身素质以及表演中形体动作的韵律、风格、气质,并且能够训练身体的接受能力、表达能力、控制能力和力度等。可以通过对芭蕾舞、爵士舞、中国古典舞、民间舞等来达到训练的效果。

新颖生动的情节表演随着模特表演的多元发展深入到模特的舞台表演中。情节表演训练主要掌握的是表演的“真实感”。而这种感觉的培养正是表演成熟的体现,当模特全身心的投入表演时就会将各种浑然不同的时装风格准确地展示出来。在很多大赛中都会需要模特有一场情景表演,有时甚至是小品表演,其要求不亚于对演员的要求。所以,模特作为活动的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肢体表达语言,它们必须具备很强的表达能力,也就是需要具有“真实感”的情节表演技能。对于这方面的训练可以通过平日对生活细节的观察训练、情节小品的表演训练、想象设计情节的训练来达到一定的锻炼。

4.舞台感和镜头感

模特的舞台感觉是其表演艺术实践的内在体验。懂得观察舞台的特征,掌握舞台的方位,注意表演的舞台整体效果,做到能够顺应舞台所营造的氛围、环境,配合舞台的整体构造,找到适合的造型位置,注重与观众与镜头的距离感都是模特舞台技巧的侧重点,积累丰富的舞台经验,在每次的演出、比赛中留心细心思考、把握好表演尺度(图12-23)。

模特是面对镜头、面对观众作表演的,以自然轻松的感觉去诠释是成功表演的关键。要面部表情自然生动,就要求模特控制好脸部肌肉,“把肌肉交给情绪来支配”。简而言之,就是控制好情绪的起伏,以情绪来支配表情。丰富的表情、闪动而富有内容的眼神,加之优美的肢体配合,就是完美的镜前表演。

5.身心协调(www.xing528.com)

服装表演技能是控制服装模特儿表演行为的定型化了的个体经验,是稳定的动作——方法结构的操作系统。它包括执行、定向、模仿、整合和熟练五个子系统。是以服装表演操作知识为基础的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的统一过程。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

(1)获得服装表演技能操作的知识是形成服装表演技能的必要基础,但这些表演知识只有通过具体操作训练过程,转化为定型化的操作行为,才能形成服装表演技能。

(2)服装表演行为不是表演技能本身,它只是服装表演技能可观察到的外显的动作执行部分。行为训练有助于形成表演技能,可以帮助服装模特掌握表演技能的执行动作和执行程序,可以帮助服装模特获得表演技能的部分操作经验。但单纯的行为训练不可能取代全部的表演技能训练。服装表演技能训练的完善,归根到底取决于表演技能实践中的心智技能操作训练。

图12-23 动态展示的特有效果

(3)服装表演技能中的心智技能贯穿于时装表演技能操作的全过程。但在服装表演技能的五个子系统中,执行系统直接表现为外显的可观察到的操作行为,而定向、整合和熟练系统则主要是内隐的心智操作活动。另外,定向、整合和熟练又是构成服装表演决策的三个基本因素,也是服装表演决策过程的三个主要阶段。因此,也可以从这个角度将服装表演技能划分为执行系统和决策系统两部分。决策是执行的内在条件,执行是决策的外显结果。

依据对服装表演技能及其学习特点的上述认识,认为表演技能的训练应兼顾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两个方面,同时又以心智技能训练为重心。建立包括表演过程的设计、表演动作的实施等全过程的表演技能训练体系。

建立表演技能的心理训练模式,应注意以下问题:

(1)研究并外化范例(超级模特)的操作经验。

(2)针对以往服装表演技能模拟训练中模拟情境过于简单的缺陷,创造心理操作的模拟条件,主要是呈现有观众观看的表演图景,引导模特建立表演行为的心理诊断模式。同时,改变模特在服装表演训练时的随意性,规定服装风格的表演方式,以加强模特表演心理的训练,提高训练难度,以克服模拟训练可能产生的心理焦虑。

(3)服装表演技能的心理操作模拟训练的重点是实现范例决策(“超模”在现实表演情境中运用表演技能的随机决策)过程的内化。服装模特在实际运用表演技能表演时出现误操作,除了对表演的真实情境缺乏正确认识外,还由于其对表演行为的掌握是孤立的,未建立表演技能操作的完整的心理结构,不能根据表演情境、服装风格、服装功能及设计师创作意图做出适当的预决策;更不善于利于观众的反馈信息做出随机决策,以校正其表演行为的执行动作。

(4)建立完整的表演行为训练过程,重视表演行为操作的整合。服装表演行为的训练,要经历一个由定向、模仿、整合、熟练的过程。定向是使模特对服装表演技能的操作行为形成一个基本的动作印象,了解“做什么”与“怎么做”,以获得表演技能的操作知识。模仿是掌握表演技能操作的开端。通过模仿,才能使调节表演方式的动作印象得到检验、巩固、校正与进一步充实。在服装表演技能的训练中,特别强调要重视操作的整合。强调表演技能的整合,可以克服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训练时所带来的孤立掌握单个表演行为的缺陷,使模特的整个表演活动趋于协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