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符号化方法:昆曲艺术视觉元素的传承与创新

符号化方法:昆曲艺术视觉元素的传承与创新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昆曲艺术视觉元素的符号化,最基本的方法就是需要对视觉元素中的符号进行提取和演绎,需要对具体事物的视觉图形进行解构、提炼与重构。但需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可失传统之形,而不可失传统之韵,重在将视觉符号与现代功能、技术相结合,使昆曲艺术文化得到延续与发展。

符号化方法:昆曲艺术视觉元素的传承与创新

昆曲艺术视觉元素的符号化,最基本的方法就是需要对视觉元素中的符号进行提取和演绎,需要对具体事物的视觉图形进行解构、提炼与重构

(一)符号化基本方法

1.解构

解构是将选择的物象有意识地分割和打散,提炼和强调具有原有物象特征的视觉元素,分解后的视觉元素在设计过程中既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和其他相关联的元素进行同构。图形的解构是一个分解与发掘的过程,往往以具象物体为解构对象,通过对其进行分解,形成许多更小的元素。其中,造型特征不明显或者个性化不突出的部分就会被剔除,而保留下的图形元素通常都是语义明确、个性特征强烈、能够呈现原有事物特点、能够为设计所用的部分。设计的过程就是从这些元素中选择具有典型特征的部分进行描述。

2.提炼

提炼是一种追求细化、去粗取精的过程。在昆曲艺术视觉元素的现代设计应用中,设计师在解构了昆曲艺术视觉元素后,再对其精神文化元素和物质文化元素成分进行细化分析和去粗取精。提炼过程是以其设计内涵能否形成链接,能否被消费者所理解、所认知为前提的。元素提取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方法包括写实法、化简法、联想法三种。写实法就是对真实事物的再现,是在忠实再现原物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技法特点而进行的艺术处理。化简法就是对客观事物运用“减法”进行主观处理,并抓住其主要特征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特点的元素整理过程。联想法是从一个原始事物联想到多种造型,要求设计者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打开思路对并对其进行扩展(图3-2)。

图3-2 图形提炼

3.重构

重构是对一系列相关联的元素进行整合、同构与升华。其中,升华是重构的重点,其关键在于把素材重构成新形象的同时,还要能够体现出一定的理念和精神,能够用图形的时代气息来引领多重含义。重构要求设计者要善于寻找、开发素材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复杂具体的事物中分解出能够体现设计理念、精神的单元,并以此为线索,创造性地将孤立的形象整合在一起,形成蕴含丰富意义的、具有独立个性的创意图形。或许生活中这样的图形是不合理的,但是在视觉上,这样的图形不仅合理、具有独立审美特征,而且富有文化内涵(图3-3、图3-4)。

图3-3 乐器乐谱元素的图形重构

图3-4 昆曲艺术人物造型与剪纸艺术表现方式的重构

昆曲艺术视觉符号的解构、提炼和重构,主要是从视觉角度对昆曲艺术视觉元素的重新诠释,将妆面、服饰、砌末、乐器、人物动态、经典曲目等典型元素通过引用、移植和嫁接、戏仿、抽象等具体方法,打散、提取和创新,组成新的形式与规则,达到传统昆曲艺术视觉符号适应时代审美发展的目的。

(二)符号化的具体方法

1.引用

引用是通过将现有事物、图形、观点引入自己的设计中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说明自己对新问题、新观点的看法的一种方法。它主要分原征型引用、残缺型引用两种形式。其中,原征型引用是将原有形式的全部元素直接引用到新的设计中,如图3-5所示,将昆曲人物造型元素通过原征型引用,直接应用于靠垫产品,使符号具有非常明确的中国传统雅乐、传统艺术文化的指代特征,进而使产品传达出较为浓厚的民族风格。当然,如果这样的引用过多,则会导致现代感不足、不符合当代审美、造型生硬等视觉感受,极易被现代设计所淘汰。(www.xing528.com)

图3-5 原征型引用应用于靠垫设计

图3-6 残缺型引用应用于靠垫设计

残缺型引用是指并不全部使用原图形的全部元素,而是剔除其中不必要的形态信息,增强所要表达的那部分元素并进行再设计,从而形成昆曲艺术视觉符号。残缺型引用的符号化设计因经过了提炼、简化、修饰、重新组合等步骤,较原征型引用的设计图案更增添了层次感、现代感,更加能够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图3-6(彩图5)所示的靠垫,就是将昆曲人物造型元素进行简化与修饰后用于家纺设计。残缺型引用对于昆曲视觉元素背后所蕴含的情节故事、文化含义的表达尚具有一定的再设计空间。

2.移植与嫁接

图3-7 昆曲Q版人物的靠垫设计

移植与嫁接是对昆曲艺术文化元素进行现代化移植、嫁接,使之成为一种更易为现代人接受的新艺术形象。图3-7所示抱枕上的Q版昆曲人物形象,既有现代流行的Q版人物的可爱萌动,又有昆曲旦角妆面的典型特征。最可贵的是,虽为萌萌的Q版形象,但仍然能表现出昆曲闺门旦形象的精华——顾盼流离的美目、婷婷袅袅的美态,仍能将人带入“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的如梦佳境。

3.戏仿

戏仿重构源自于由法国哲学家德里达主张并创立的解构主义,主要方法为戏仿、拼贴和黑色幽默。戏仿,又称谐仿,是指在设计中借用其他作品,达到调侃、嘲讽、游戏等目的。图3-8所示的为腾讯公司传播活动而设计的情侣水杯,其图案设计借用美轮美奂的昆曲生旦角色与大众耳熟能详的腾讯主题形象,滑稽可爱的QQ结合在一起,既暗示了水杯的情侣款定位,也隐喻着昆曲生旦形象之后或许发生的爱情故事,将两种风格极为不同的事物拼贴在一起,形成幽默、诙谐的效果。正如意大利设计师Alberto Alessi所说:“真正的设计是要打动人的,它能传递情感、勾起回忆、给人惊喜。”

4.抽象重构

图3-8 戏仿的QQ形象应用与产品设计

抽象重构是指从众多事物中抽取出共性特征,舍弃其非本质的特征的方法。现代社会,成功的视觉传达设计总是与清晰、简单、明快、有意味的形状相联系着。为使受众第一时间抓住信息,设计师们越来越关注图形的简洁性、地域性、差异性特征。昆曲艺术视觉元素中包含非常多的传统图形符号,这些传统图形虽带有浓厚的民族特征,但由于其过于繁复的传统形式特征,很难与现代设计思想相融合。为适应现在社会的视觉快速读取信息的需求,需要对昆曲艺术视觉元素中的传统图形符号进行转换,以适合当代设计的抽象理念。但需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可失传统之形,而不可失传统之韵,重在将视觉符号与现代功能、技术相结合,使昆曲艺术文化得到延续与发展。

图3-9所示的昆曲便签夹的设计,因为是以年轻人为主要受众群体,所以将昆曲的人物角色进行抽象化、卡通化处理,通过流畅的造型线条,形成剪影般的生、旦、净、丑等角色的外部轮廓特征。系列化的演绎小巧时尚又精美实用,在强烈的现代设计外表下,隐含着浓郁的传统文化蕴意,很好地拓展了设计的诉求面,使昆曲艺术视觉符号的语意在现代审美的需求下活跃起来。

图3-9 对昆曲艺术角色造型的抽象重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