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水土保持目标与任务:如何达成?

水土保持目标与任务:如何达成?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50多年来,水土保持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水土流失地区面积大,治理任务仍十分艰巨:全国尚有3/4的坡耕地需要改造,大面积荒山亟待绿化,还有356万km2的水土流失区需要治理与恢复,已得到初步治理的地区还需巩固、提高,特别要注意防止新的水土流失的发生。

水土保持目标与任务:如何达成?

我国水土保持的目的不仅在于防治土壤侵蚀,同时在于保持土壤水分、拦蓄更多的地表径流,为农、林、牧等生产事业服务,也是防治水、旱、风沙灾害,建立良好生态环境及整治国土的重要措施。50多年来,水土保持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水土流失地区面积大,治理任务仍十分艰巨:全国尚有3/4的坡耕地需要改造,大面积荒山亟待绿化,还有356万km2的水土流失区需要治理与恢复,已得到初步治理的地区还需巩固、提高,特别要注意防止新的水土流失的发生。在未来的50年中,水土保持事业将紧密结合《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实施,取得更大成绩。

21世纪是全球致力于经济和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国政府已将水土保持确立为21世纪经济和社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并明确了我国水土保持的战略目标和任务。

1.近期目标与任务

2000~2010年每年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万km2,到2010年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5万km2,七大流域特别是长江、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重点治理工程初见成效,森林覆盖率达17%,大江大河减少泥沙10%(南方)~20%(北方),在全国水土流失区基本建立水土保持预防监督体系和水土流失监测网络,水土保持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基本遏制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2.中期目标与任务(www.xing528.com)

2011~2030年,使全国60%以上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重点治理区生态环境开始走上良性循环轨道,森林覆盖率达20%以上,大江大河减沙20%(南方)~30%(北方),全国建立起健全的水土保持预防监督体系和动态监测网络,形成完善的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体系,全面制止各种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3.远期目标与任务

2031~2050年,全国建立起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系统,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基本得到整治,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基本得到控制,坡耕地基本实现梯田化,宜林地全部绿化,全国生态环境明显改观,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根治,部分地区基本实现山川秀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