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目标达成情况

研究目标达成情况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针对此类情况,能够采取的策略就是“随文就势”,灵活穿插在语文正常的课堂教学环节和内容中,集小流而成江海。李白在诗中不着痕迹地运用汉语中紫色的联想,渲染喜气和美感,有自然天成之妙。

研究目标达成情况

经过一年的基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我们摸索出一些切实可行的策略和方法:

(一)随文就势的教学策略

对于这套部编教材,选文和其他配套教学中融合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内容。所以教学时能够根据教学内容来设计教学,在教学中挖掘传统文化要素,备课时作为教学内容设计在教学环节和过程中。针对文言文来说,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承载着经过岁月洗礼遗留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是渗进了民族睿智的中华文明的地质层;是了解、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工具。可以说,文言文教学在文化教育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部发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阅读浅易文言文,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欣赏品位”。这句话明确规定了初中文言文在传统文化教育教学中所必须达到的三个梯度,其基础就是积累。它包含了语言的积累以及以语文为载体的文化常识的积累。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包罗万象、浩如烟海,就文言文教材而言,就涉及如作家作品、体裁文字、语言现象、天文地理、行政区划、官爵封号、器皿用物、建筑宗教饮食服饰、文化习俗、礼仪典章、思想观念等文化常识,以及当时的时代、社会等文化背景知识。这些知识如繁星般洒落在文言文中,几乎没有人也没有方法能够将之系统化、序列化。所以针对此类情况,能够采取的策略就是“随文就势”,灵活穿插在语文正常的课堂教学环节和内容中,集小流而成江海。

1.适度拓展原则

比如教学《山坡羊·潼关怀古》,在解说“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时,除了能够解说项羽那段将阿房宫付之一炬的历史之外,教师可以就势介绍古代宫廷建筑的特征,让学生知道宫、殿、阙三种宫廷建筑风格、标示及其所蕴含的皇权象征意义,以促推学生对文句的深刻理解。教学《陋室铭》时,在解读题目时,必然绕不开“铭”这种文体的由来。同样教学《出师表》时,也得介绍“表”的规制用途。在教学《论语》十二章时,必然要涉及“语录体”这种文体,必然要点到“四书五经”,还有内容中提到的“仁以为己任”“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中的“仁”“信”等儒家思想的内容,都必须让学生有个初步的了解,才能够让学生对文本教学学得更透,语文教学也教得更广,语文的拓展也放得开、收得来。但是这种知识不能够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而喧宾夺主,可借助课前预习、课外拓展、课堂根据教学需要而点到为止,不可大肆发挥、无度拓展。

2.重点讲授原则

针对一些语言现象则采用终点讲授法,因为文言文教学的一个教学重点就是语言的积累,所以设计语言的知识点必须细究。如教学《记承天寺夜游》中的“月色入户”时,针对“户”这个字的解说,学生很容易误认为是月色透过窗户,所以教师教学时必须给学生讲清楚“户”在古代中具体指单扇门,而非今日之窗户,追源溯流,这样古今异义词学生就不必要死记硬背,理解了就容易了,学生的文字积累会逐步丰厚起来。还比如《陋室铭》结尾“何陋之有”句的译句,讲解这句话的出处以及此句古文倒装句现象,结合起来学生不仅能够准确理解译句的意思,更能够理解此句到底有什么作用。还有本课中“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丝竹”的理解,讲清来龙去脉,学生自然就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了。

3.背景助读原则

对于文言诗文的理解,除了积累这一基础性目标之外,更高层次的目标是解读作品主题,感悟作者情怀,解读历史文化。任何一部作品都有它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这背景中融合着当时人们的思想认识、品格精神、文化信息等。而这些自然要对时人—包括作者本人的思想品格等留下历史文化的烙印。所以想要正确解读作者情怀、作品主旨、人物情怀,少不了分析和介绍背景。从而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对人物情怀的感悟,对历史文化的积淀。比如教学《世说新语二则》时,教师总会对课后一个习题“你对元方入门不顾有什么看法?”指导学生辨析。我们的学生生在这样一个新时代,自然会疑问这个元方不懂礼仪,教师或学生大多会归纳为元方尚小,这样的行为可以理解,还有教师根据《世说新语》的成文依据,此文出自“方正篇”,而硬性告诉学生体现了元方的率真。学生对这个解说要么心存疑惑,要么有可能误导学生的言行。这样教学都不能够达到编者选此文的意图。如果教师能够结合《世说新语》所记载的时代背景文化——魏晋风气作一介绍,揭示魏晋时期士人崇尚率真、方正的精神品性,就不会对作品中的人物元方产生误解,也会让学生有新的发现,原来元方父亲的“过中不至,已去”和友人的不合理行为皆可体现“魏晋风气”。完全颠覆我们现代人学习文本对文本理解的方向,教学的难点自然而然地解决了。

4.“言”“文”相生原则

当今的中学生与文言文已然隔阂,读不懂已成为许多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共识。除了当今没有文言文的语境之外,更多的是他们对传统文化的陌生而致。因此学“言”解“文”必须有文化的支撑,而文化又存在于语言这个载体中。所以教法上也应从语言入手,发掘文化,使之相得益彰,这也是语文课程的本质特征以及语文学科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的优势所在。如学习李白《望庐山瀑布》时,欲解“日照香炉生紫烟”一句的内涵,学生就要有对“紫”独特文化意蕴的积淀,否则就只能把富有文化意味的诗句当作作者对瀑布颜色的客观描述来解读。“紫”作为云气,古人以为祥瑞,与老子函谷关的典故相关,后来就将紫气附会为吉祥的征兆,引申为帝王圣贤等出现的预兆。李白在诗中不着痕迹地运用汉语中紫色的联想,渲染喜气和美感,有自然天成之妙。由“言”出发而揭示其背后的文化信息,以加深学生对“言”的理解与感悟,这样“言”就不再是平面的结构符号,而成了立体的生命体。再如《夸父逐日》中“化为邓林”的解读,教师如不借助古汉语文化中桃是旺盛生命力象征,就不能准确读出对词句的理解,也就无法更深层地体会作者对夸父精神永垂不朽的称赞,也就难以理解古人创造夸父形象的更高层级的理想意蕴。

5.主题性拓展原则

朱自清先生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文言诗文中丰富的文化元素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要“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除了随文渗透一些文化常识之外,还应该适时抓住教材中比较典型的文化现象来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度认知。如教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时,由于“月”这一传统的典型文化意象不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密集出现,而且与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及其习俗紧密相关,因此教师可借助中秋节来进行古诗文中“月”的意象内涵的综合性探究活动,以此来形成中国以“月”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相对完整的认知。还比如学习了《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后,可以就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抱负和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思想做一深度探究,这样就把孟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思想与以上二者建立了联系,经过深度探究,不难发现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儒家文化的背景下那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情怀有个全方位的认识,自然也会作用于学生幼小的心灵。还比如学习登高诗和怀古诗后,就有意识设计拓展性主题作业,就登高诗或者怀古诗精选代表诗作做一探究,就会掌握这些诗歌作者创作的意图,更深层次地领悟作者的情怀。

6.对比观照性原则

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在文言诗文中都有很强的体现,传承性和变易性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后人认知传统文化必须用“历史观照和对比”的眼光决定去扬还是弃。古今对同一作品做出不同的理解,不仅不会伤害作品本身的意义,反而有利于我们做出顺乎时代发展和合乎自我需求的个性化建构。有效延伸了传统文化的生命活力。从而实现教育的真正的“启迪”价值。赋予文化应有的社会实践作用。比如教学陶渊明的《饮酒》诗和《归园田居》诗,我们重点应该放在陶渊明追求田园生活的自由惬意和无拘无束以及天人合一的思想情怀方面,往上可对照庄子的《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稍下可延展到“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文句,来体味庄子天人合一思想对后世文人和儒家思想及传统文化的影响,体验不同文化思想的融合才让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如果往后观照,就可能离不开苏轼、范仲淹、欧阳修等文人,屡遭贬谪,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为官处世之态度。前者的避世态度与后者的积极入世态度截然不同,到底是面对浊世积极进取奋而争,还是追求自我个性,逍遥于世外呢?进而与现今现实中屡见不鲜的“扶”和“不扶”现象的道德拷问,进行对比式观照。从中理出不同时期文人和社会所具有的道德价值观,在对比中发现和扬弃,这样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现今核心价值观就找到了依托的线索。

7.课内向课外迁移的原则

由于语言的发展,文言现象在现代文中少之又少,但文化知识和优秀的传统精神和价值观却一脉相承,隐含于文本中,有的以知识的形式呈现,有的以思想精神的方式隐含在字里行间。文本是教学的重要资源,是开展对话的主要依据。部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积淀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因素,采用双线组元结构,人文要素和语文要素相结合,以立德树人为主旨,不仅要上好古诗文篇目,还要注重综合性学习实践、语文实践活动。所以教师利用文本设计特点,在教材文本研读基础上进行迁移。比如,抓住文本中的传统文化的基点开展一些语文课堂或课外小活动。比如,学习朱自清的《春》一文,可以让学生进行关于春的诗词的收集整理,进行课前或者课后的交流展示,并在课后以拓展性作业的方式设计一次“探寻春天的足迹”的综合性实践活动,通过设计“古诗文中的春”“我笔下的春”等几个板块来培养学生收集整合处理信息等多方面的语文实践能力,积累语文传统文化知识。还可以结合利用文本中设计的综合实践活动如“人无信不立”“有朋自远方来”等充分发掘课外资源,尤其抓住传统文化中的关于诚信等的意义、经典语句的积累阐述、古诗词句、典故等深度拓展。只有这样语文现代文的教学才不会落下被人嘘为教教材的话柄,取而代之的是把文本教得有深度、有高度、有广度。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本教学衔接起来,更能体现文化的传承性。

(二)开发与整合策略(www.xing528.com)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整合语文课程资源,创造生动有效的语文教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部分中要求:“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可见,新课改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非常重视。这是因为丰富多彩的语文课程资源不但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保障,而且还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迫切需要,那什么是语文课程资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是这么来界定的:“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也就是说“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由此可见,语文课程资源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我们如何来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呢?如何把开发的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让零碎的知识系统化呢?

1.开发自然课程资源合理整合

大自然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宝库春夏秋冬,四季更替;飞禽走兽,繁衍不息;奇花异草,千姿百态。它们都是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如果将其作为学校教育的课程资源,具有非常大的开发利用价值。把学生引领进大自然,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感受神奇的自然魅力,触发他们创作审美的灵感。这种自然景观中的课程资源达到的教学效果,是语文教科书难以实现的。因此在传统文化渗透这方面,单一的课本提供的文化资源是有限的,教师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开发设计。如学习七年级上册四季单元主题时,教师就可以在学习结束后设计一次关于四季的文化实践活动,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收集整理关于四季的诗词文赋、名言俗语,然后依据所收集的资源,写一篇优美的写景文章“我喜欢的(季节)”如果利用手机图文软件“美篇”等把文本与图片视频结合起来,制作电子杂志,或者电子日志,未尝不是一种更好的展示交流。

2.开发人文课程资源进行合理整合

我们生活的地域都有浓厚的人文底蕴,比如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纯真朴实的民风民俗、历史悠久的文物古迹等。这些广泛的人文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不仅能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感受地域文化的丰富多彩、博大精深,而且还能让学生体会到人情世故,从而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如学习《灯笼》一文,教师可提前让学生对中华民族挂灯笼这一民俗做探究性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灯笼的起源,灯笼的节日民俗,灯笼的诗词文赋,灯笼的成语、谚语、歇后语等栏目,通过学生的收集整理就可以把比较分散的资源整合成一个关于灯笼文化的主题实践活动,学生不仅了解了传统文化,也基本能明确中国的灯笼是和人们的情感联系在一起,再来学习《灯笼》一文的主题,就相对容易多了。

3.开发学校课程资源进行合理整合

就整个教学活动来说,学校教学资源的利用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部分。学校课程资源又分为:

(1)学科资源。学科资源不仅指语文教材,还指各种学习工具书和其他相关学科。语文教材一直是很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这一点毋庸置疑。因为它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渠道。语文学习规律的发现,语文学习方法的掌握,都脱离不了语文教科书。但是语文学科又与其他学科紧密关联、相互渗透,这就要求老师必须进行跨学科课程资源整合。比如,我们在学习的文本中有守信诚实、爱国敬业等材料或内容时,教师就可以把语文学习内容和道德与法治课的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结合起来,从语文和传统文化的角度去探究诚信、爱国、敬业等的来龙去脉,就可以在传统文化中找到这些内容的起源和传承,很好地整合了各学科资源,尤其拓宽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渠道。

(2)校园文化资源。校园文化资源是指墙报、楼道文化、图书室、图书角、阅览室、黑板报、校园广播、班级小报、学习专栏等资源。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就是学校。如果教师充分利用好学校的校园文化,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和动脑、动手能力,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会有很大的帮助。我们课题组经过和学校统一思想,开辟了校园文化长廊,利用学校闲置的黑板在校园栏杆墙壁上设置校园文化展示窗,每班一块,每两周为一期,开展传统文化知识的展示交流和古诗文交流,不仅丰富了学校校园文化的内容,同时也大力促进了对经典优秀文化的交流展示,这些对学生不论是传统文化还是综合能力都产生积极作用。

4.开发网络课程资源进行合理整合

在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网络成了不可缺少的语文课程资源。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有效地消除了传统课程资源的部分问题。它信息量大,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就使得课程资源借助网络得以广泛交流和共享。网络上超量的信息资料可以使学生视野更开阔,快速传递信息使交流更及时,所以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巨大的信息库,进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自己的语文课堂注入新鲜血液,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毋庸置疑网络资源被许多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者视为语文学习的第二课堂。由于它的先天优势,为语文教学的课堂和课外学习插上了双翼。课堂上教师利用课件超级链接方式,对文本内容或者需要的背景资源、作者介绍等进行即时的查阅(希沃白板功能),极大地减小了教师备教的强度,拓展了教学内容的宽度,减少了课件的容量(大小),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使单一的互动式课件成为具有云效果的网络互动课件。语文课外学习更是因为网络而如鱼得水。比如,开展专题性的关于传统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结合民俗节日进行的实践活动,清明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利用美篇图文软件,收集整合网络资源设计关于民俗节日的电子期刊。结合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让学生利用假期周末整合网络资源制作电子期刊。当然还可以利用传统文化的丰富性给学生开展涉及传统文化的主题的探究性活动,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教师指导,整合网络资源形成探究报告和探究成果。还有利用美篇把涉及古诗词中的山水、爱国、民族精神等诗词进行归类整理。结合二十四节气制作电子期刊。结合课本上综合实践活动扩展或者重构综合实践主题,如“荷文化”“天下家国”“月是故乡明”“四大名著”“戏曲文化”“月亮文化”“中国饮食文化”“中国书法”“农业言语”等,极大地丰富了学生传统文化学习的内容,拓宽了语文学习的空间,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枯燥乏味状态,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增强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也大力促进了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学习的能力。

总之,语文课程资源丰富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就有了选择和拓展的空间,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得到提高。因此,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新课改得以顺利进行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我们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直接实施者,所以开发整合语文课程资源是摆在广大语文教师面前的艰巨任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教学与德育融合的策略

传统文化本身就是德育教育的材料,其中蕴含着巨大的德育内容,教师不仅要进行传统文化的学科教育,更应该结合传统文化进行德育教育,比如前文提到的那些实践活动,学生整合的过程本身就存在着德育效力,面对博大的传统文化,学生自然而然会对传统文化的认可程度有所提升,尤其涉及孝亲敬老、爱国敬业等内容更是全程化的德育教育。还有利用古诗词诵读等比赛和古诗文教学,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

(四)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策略

在信息化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没有什么不涉及代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的课件,课外教师布置的实践作业,没有哪一项会离开信息技术,融合度不够高都会直接影响语文教育教学的效果。比如前面提到的实践活动,没有强大便捷的网络资源做支撑,无论哪一项学生完成起来都将是困难重重,所以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的课内课外找到了很好的契合点,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可以说功不可没。

于漪老师曾指出“语文和文化不是两个东西,而是一个整体”,二者应该“沟通交融、互渗互透”。“教语文,必须站在文化的平台上。忽略了这一点,语文教学就会有意无意间降格为技能技巧的训练,就会有悖于素质教育的宗旨。”教师只要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立足于“文本”,发掘其中蕴含的“文化”,在语文课堂和课外渗透传统文化,就会让语文的属性“语言性、文学性、文化性”充分体现,学生能从中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汲取其中的养分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品质,语文素养与人格精神得到双重提升,并使传统文化真正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丰厚滋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