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安装和接线供配电系统二次回路?

如何安装和接线供配电系统二次回路?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相关知识一、二次回路的概述对一次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监视、测量、控制和保护的辅助电气设备称为二次设备。它们相互间所连接的电路称为二次回路或二次接线。图6-1所示为供配电系统的二次回路功能示意图。操作电源向二次回路提供所需要的电源。二次回路安装接线图画出了二次回路中各设备的安装位置及控制电缆和二次回路的连接方式,是现场施工安装、维护必不可少的图纸。

如何安装和接线供配电系统二次回路?

相关知识

一、二次回路的概述

对一次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监视、测量、控制和保护的辅助电气设备称为二次设备。变电所的二次设备包括测量仪表、控制与信号回路、继电保护装置以及远动装置等。它们相互间所连接的电路称为二次回路或二次接线。

二次回路按照功能可分为控制回路、合闸回路、信号回路、测量回路、保护回路以及重动装置回路、操作电源回路等;按照电路类别分为直流回路、交流回路和电压回路。图6-1所示为供配电系统的二次回路功能示意图

图6-1 供配电系统的二次回路功能示意图

在图6-1中,断路器控制回路的主要功能是对断路器进行通、断操作。当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有较大的电流,相应的继电保护电流继电器动作,保护回路做出相对应的动作。即一方面保护回路出口继电器接通断路器控制回路的跳闸线圈,使断路器跳闸,启动信号回路发出声响和灯光信号;另一方面保护回路中相应的故障信号继电器向信号回路发出信号,如光字牌、信号掉牌等。

操作电源向二次回路提供所需要的电源。互感器二次回路还向监察、电能计量回路提供主电路的电流和电压参数。

反映二次接线间关系的图称为二次回路图。二次回路的接线图按用途可分为原理接线图、展开接线图和安装接线图三种形式。二次回路原理接线图主要用来表示继电保护、断路器控制、信号等回路的工作原理。在该图中,一、二次回路画在一起,继电器线圈与其触点画在一起,有利于叙述工作原理,但由于导线交叉太多,它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二次回路展开图将二次回路中的交流回路与直流回路分开来画。交流回路分为电流回路和电压回路,直流回路分为直流操作回路与信号回路。在展开图中继电器线圈和触点分别画在相应的回路中,用规定的图形和文字符号表示。在展开图的右侧,有回路文字说明,方便阅读。二次回路安装接线图画出了二次回路中各设备的安装位置及控制电缆和二次回路的连接方式,是现场施工安装、维护必不可少的图纸。

二次回路原理图或展开图通常是按功能电路(如控制回路、保护回路、信号回路)来绘制的,而安装接线图是以设备(如开关柜、继电器屏、信号屏)为对象绘制的。

二、操作电源

操作电源是变电所中给各种控制、信号、保护、自动、远动装置等供配电的电源。操作电源主要有交流和直流两大类。直流操作电源主要有电池直流电源和硅整流电源两种。对采用交流操作的断路器应采用交流操作电源。交流操作电源有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和所用变压器。操作电源供配电应十分可靠,它应保证在正常和故障情况下都不间断供配电。除一些小型变(配)电所采用交流操作电源外,一般变电所均采用直流操作电源。

1)直流操作电源

直流操作电源有蓄电池直流电源和硅整流电源两种。蓄电池直流电源有铅酸蓄电池和镉镍蓄电池两种;硅整流直流电源又分为复式整流电源、具有电容器储能的整流电源和具有镉镍蓄电池的整流电源三种。

(1)蓄电池直流系统。蓄电池直流电源有铅酸蓄电池组和镉镍蓄电池组两种。铅酸蓄电池组由于投资大,寿命短,运行维护复杂,要求建筑面积大,在变电所中一般不采用。镉镍蓄电池组直流电源所有设备都装在屏上,该屏可与变电所控制屏、保护屏合并布置,不需设蓄电池室和充电机室。它与铅酸蓄电池组比较,具有维护方便、占地面积小、寿命长、放电倍率高、机械强度高、无腐蚀性、投资少等优点。所以,目前镉镍电池直流操作电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镉镍蓄电池直流系统有充电与浮充电两套整流装置,系统投入正常运行时,以浮充电方式工作。当电力系统故障、交流电源电压降低或消失时,由蓄电池组向控制、保护与合闸回路供配电。它可向断路器的合闸回路供配电,所以其蓄电池的容量较大,一般采用GNG 型全封闭式镉镍蓄电池。

镉镍蓄电池长期处于浮充电状态,各个电池之间由于电化学反应不均衡,会出现容量不均或不足现象。所以,应定期对其进行“容量恢复”,或叫镉镍蓄电池的“定期活化”。其方法是以4 h 制的电流放电至每只电池的端电压降为1.0 V,然后以同样电流充、放循环一次,再重新充电。如果发现蓄电池容量低于额定容量的80%,应该更换新的蓄电池。蓄电池在使用前初充电时,也以4 h 充电率的额定充电电流值充电。在定期活化和初充电时应使用充电用的整流装置对蓄电池充电。

蓄电池组直流操作电源是独立可靠的直流电源。它不受交流电源的影响,即使全所停电,仍可保证连续可靠地供配电,而且电压质量好,容量也大,能满足复杂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要求以及事故照明的需要。但其价格较整流型直流操作电源高,一般用在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变电所中。

(2)硅整流直流操作电源。硅整流直流操作电源在变电所应用较广,按断路器的操动机构的要求有电容器储能(电磁操作)和电动机储能(弹簧操作)等。本次任务主要介绍电容器储能硅整流直流操作电源。具有电容器储能的硅整流直流系统如图6-2所示。

图6-2 具有电容器储能的硅整流直流系统

WO—合闸小母线;WC—控制小母线;WF—闪光小母线;C1、C2—储能电容器

硅整流装置的电源来自所用变低压母线,一般设一路电源进线,但为了保证直流操作电源的可靠性,可以采用两路电源和两台硅整流装置。整流装置U1 容量大(一般为三相桥式),用于合闸回路,作断路器的合闸电源,也兼向控制和信号回路供配电。整流装置U2 容量较小(一般为单相桥式),只供给控制和信号回路电源。正常时两台硅整流装置同时工作,为了防止在合闸操作或合闸回路短路时,大电流使硅整流器U2 损坏,在合闸母线与控制母线之间装设了逆止二极管V3电阻R 用于限制控制回路短路时通过逆止二极管V3 的电流,起保护V3 的作用。限流电阻R 的阻值不宜过小和过大,既保证在熔断器熔断前不烧坏V3,又不使在控制母线最大负荷时其上的压降超过额定电压的15%。一般R的阻值为5~10 Ω,V3额定电流不小于20 A。

在直流小母线上还接有绝缘监察装置和闪光装置,绝缘监察装置采用电桥结构,用以监测正负小母线或直流回路的绝缘电阻。当某一小母线对地绝缘电阻降低时,电桥不平衡,检测继电器有足够的电流通过,继电器动作,发出信号。闪光装置主要提供闪光电源,其工作原理图如图6-3所示。

图6-3 闪光装置工作原理示意图

WC—控制小母线;WF—闪光小母线

工作正常时(+)WF 悬空,当系统或二次回路发生故障时,相应的继电器K1 动作(K1 的线圈在其他回路),K1 -1常开触点闭合,K1 -2 常闭触点打开,使信号灯HL 接于闪光小母线WF。由于WF 的电压较低,HL 变暗,闪光装置电容C 充电。充电到一定值,继电器K2 动作,常开触点K2 -1闭合,闪光母线(+)WF 与正母线+WC 电压相等,HL 变亮,常闭触点K2 -2打开,电容C 放电,使继电器K2 的电压降低。降低到一定程度后,K2失电复位,常开触点K2 -1 重新打开,WF 的电压又变低,HL 变暗,电容C 又开始充电,重复上述过程,信号灯HL 发出闪光信号。可见,闪光小母线平时不带电,只有在闪光装置工作时,才间断地获得低电位和高电位,其间隔时间由电容的充放电时间决定。

从直流操作电源母线上引出若干条线路,分别向各回路供配电,如合闸回路、信号回路、保护回路等。在保护供配电回路中,两组储能电容C1 和R2 所储能量用于在电力系统故障、直流系统电压下降时,向继电保护回路和断路器跳闸回路放电,C2 所储能量可使上一级的后备保护动作。为了防止电容器向信号灯和其他回路放电,在电路中串入了逆止二极管V1 和V2,将电容器向直流母线的放电回路隔断。由于电容器组所用电解电容器较易损坏,所以为了保证其工作的可靠性,设有电容器组检查装置。电容器组检查装置的接线图如图6-4所示。

图6-4 电容器组检查装置的接线图

正常运行时,转换开关SA 置于“工作”位置,其触点①—②、⑤—⑥、⑨—⑩接通。电容器组分别与+WC1 和+WC2 小母线接通,两组电容器均处于工作状态。当SA 检查C1 位置时,其触点①—④、⑤—⑧、⑨—⑫接通,C2 同时与+WC1 和+WC2 小母线接通,使两个保护回路暂时合并共用C2,C1 与时间继电器KT 接通,处于被检查状态。此时C1 向KT 放电,KT 瞬时常闭触点打开,电阻R2 串入电路以减少电能损耗。KT 延时触点经规定的延时时间后闭合,此时如果电容器的残余电压大于电压继电器KV 的整定值,KV动作,接通信号继电器KS,KS 动作掉牌,使信号指示灯HL 亮,证明C1 电容器组储电量满足要求,其运行状态良好。如时间继电器或电压继电器不能动作,HL 不亮,则表明电容器容量下降或有其他故障,必须更换或检修。当转换开关SA 置于“检查C2”位置时,其触点②—③、⑥—⑦、⑩—⑪接通,C1 与两控制母线接通,C2 处于被检查状态,其工作原理与前述相同。

(3)直流系统的绝缘监察装置。当直流系统中某点接地时,直流系统虽然继续运行,但也形成了事故隐患。当直流系统中有一点发生接地时,将可能造成信号装置、继电保护和控制回路的误动作,使断路器误跳闸或拒绝跳闸。所以,必须对直流系统的绝缘进行监察。下面以图6-5所示电路中的绝缘监察装置为例说明其工作原理。

图6-5 直流系统的绝缘监察装置

绝缘监察装置由监察继电器KSP电压表PV 和转换开关SA1,SA2 等组成。SA1 有两个位置。可分别将正合闸母线+WCL 或正控制母线+WC 接入监察回路。SA2 转换开关有三个位置:“母线”“+对地”和“-对地”。平时SA2 置于“母线”位置,其触点①—②、⑤—⑦、⑨—⑫接通,使电压表PV 接在正负直流母线之间,用以测量直流母线电压。同时监察继电器中的电压继电器KV 通过触点⑤—⑦与地接通,处于监察状态。此时,正、负母线的对地绝缘电阻与监察继电器中的两个电阻R1 和R2 构成电桥的四个桥臂,电压继电器KV 就接在电桥的对角线上。当正、负母线对地绝缘正常时,电桥处于平衡状态,电压继电器不动作;当直流系统某一点接地时,电桥失去平衡,电压继电器KV 动作,其常开触点闭合,监察继电器中的中间继电器KM 有电动作,其常开触点闭合发出预告信号,光字牌发光,指示故障性质。

若将SA2 转至“-对地”位置时,其触点⑨—⑫、①—④接通,电压表测量负母线对地电压;当SA2 转至“+对地”位置时,其触点①—②、⑨—⑩接通,PV 测量正母线对地电压;当正、负两极对地绝缘都正常时,电压表的读数均为零;当其中一极接地时,则接地一极的对地电压为零,另一极对地电压为额定电压;当非金属性接地时,电压表读数小的一极有接地故障。

2)交流操作电源

交流操作电源是指直接用交流电作为操作和信号回路的电源。它不需要整流器和蓄电池,比较简单经济,便于维护,可加快变电所的建设安装速度。但交流继电器性能没有直流继电器完善,不能构成复杂的保护。因此,交流操作电源在小型变电所中应用较广泛,而对保护要求较高的变电所采用直流操作电源。

交流操作电源可有两种获得途径:一是取自厂用电变压器;二是当保护、控制、信号回路的容量不大时,交流操作电源可以取自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二次侧。

当交流操作电源取自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二次侧时,常在电压互感器二次侧安装一台100/200 V 的隔离变压器,作为控制和信号回路中的交流操作电源。但应注意,只有在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时母线电压无显著变化的情况下,保护装置的操作电源才可由电压互感器供给。对于短路保护装置的操作电源不能取自电压互感器,而应取自电流互感器,利用短路电流本身使断路器跳闸。

目前普遍采用的交流操作继电保护的电源接线方式有直接动作式、间接动作去分流式和电容储能式等三种。在交流操作方式下,广泛使用GL 型感应式电流继电器

(1)直接动作式。直接动作式的操作电源接线方式如图6-6所示。它将断路器操作机构内的过流脱扣器(跳闸线圈)YR 作为过电流继电器(启动元件),直接接入电流互感器回路,不需另外装设过电流继电器。由于正常运行时,流过YR 的电流很小,因而YR 不会动作。当线路发生故障时,流过YR 的电流增大而超过YR 的动作值,YR 动作,使断路器跳闸。这种接线方式接线简单、设备少,灵敏度不高,只适用于无时限过电流保护及电流速断保护。

图6-6 直接动作式操作电源接线方式

(2)间接动作去分流式。间接动作去分流式过电流保护接线如图6-7所示。在正常情况下,过流继电器不动作,其常闭触点KA 闭合,跳闸线圈YR 无电流通过。当线路发生故障时,过电流继电器KA 动作,其常闭触点打开,电流互感器二次电流全部流入脱扣线圈YR 使其动作,断路器跳闸。这种接线方式简单、经济,但要求过电流继电器触点容量要足够大。在工厂企业中,一般采用GL-15 或GL-16 型过电流继电器作为该接线方式的保护继电器。

(3)电容储能式。电容储能式继电保护接线如图6-8所示。对于过负荷等故障,因其故障电流不大,无足够的电流使跳闸线圈YR 动作。过负荷保护继电器KA 动作时,其常开触点闭合,电容器C 利用在正常时所储能量,向脱扣线圈YA 放电,使断路器跳闸来实现过负荷保护。这种接线方式适用于过负荷、低电压和变压器瓦斯保护等故障电源不大的保护装置。对于短路保护仍采用图6-7所示的去分流式过电流保护来实现。采用交流操作主要缺点是加大了电流互感器的负荷,有时误差不能满足要求,亦不能满足复杂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要求。所以,交流操作电源适用于小型变电所,这种变电所一般采用手动合闸、电动脱扣。

图6-7 间接动作去分流式过电流保护接线方式

图6-8 电容储能式继电保护接线

三、高压断路器的控制与信号回路

高压断路器是变电所的主要开关设备,为了通、断电路和改变系统的运行方式,需要通过其操作机构对断路器进行分、合闸操作。控制断路器进行分、合闸的电气回路称为断路器的控制回路。反映断路器工作状态的电气回路称为断路器的信号回路。

高压断路器的控制方式可分为在断路器安装处就地控制和在变电所的控制室内远方集中控制两种方式。在小型工厂企业变电所中,断路器通常采用手动操作机构,此时断路器只能采用就地控制方式。在大、中型工厂企业变电所中,断路器多采用直流电磁操作机构,此时变电所中6(10)kV 配出线的断路器一般采用就地控制,35 kV 及以上电压等级的断路器、6(10)kV 进线断路器和母线联络断路器采用远方集中控制。下面介绍采用直流电磁操作机构的断路器控制与信号回路。

1)对断路器控制与信号回路的要求

高压断路器控制回路的直接控制对象是断路器的操作机构。操作机构主要有电磁操作机构(CD)、弹簧操作机构(CT)、液压操作机构(CY)等。

断路器的控制与信号回路应满足下列几项基本要求:

(1)断路器除了能用控制开关进行分、合闸操作外,还应在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的作用下自动跳闸或合闸。

(2)断路器的分、合闸操作完成后,应能立即自动断电,以防止断路器的跳、合闸线圈长时间通电而烧坏。

(3)断路器操作机构中没有防止跳跃的“防跳”机械闭锁装置时,在控制回路中应有防止断路器多次出现跳、合闸现象的“防跳”电气闭锁装置。

(4)信号回路应能正确指示断路器的合闸与分闸位置状态。

(5)断路器自动跳闸或合闸后应有明显的信号指示。

(6)能监视电源的工作状态及跳、合闸回路的完整性。

(7)断路器事故跳闸回路,应按不对应原理接线。

2)断路器的控制与信号回路

控制开关是断路器控制与信号回路的主要控制元件,由运行人员操作使断路器合、跳闸,在变电所常用的是LW2 型自动复位控制开关。

(1)LW2 型控制开关的结构。LW2 型控制开关的外形结构如图6-9所示。

图6-9 LW2 型控制开关的外形结构

控制开关的手柄和面板安装在控制屏前面,与手柄固定连接的转轴上有数节触点盒,安装在控制屏的后面。触点盒的节数和形式可以根据控制回路的要求而进行组合。每个触点盒内有四个定触点和一个旋转的动触点。定触点分布在触点盒的四角,盒外有供接线的接线端子。动触点在触点盒的中央,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触点片固定在轴上,随着轴一起转动,如图6-10(a)所示;另一种是触点片与轴有一定角度的自由行程,如图6-10(b)所示,当手柄转动角度在其自由行程内时触点可保持在原来位置上不动,自由行程有45°、90°和135°三种。

图6-10 固定与自由行程触点示意图

(a)固定触点;(b)自由行程触点

(2)LW2 型控制开关的触点图表。LW2 型控制开关的触点图表见表6-1。

表6-1 LW2-Z-1a.4.6a.40.20.20/F8 型控制开关的触点图表

图6-11为具有灯光监视控制35 kV 主变压器断路器的控制与信号回路。它由断路器的跳、合闸控制回路,防止断路器多次跳、合闸的“防跳”闭锁回路,断路器的位置信号指示回路,启动事故音响回路,预告信号回路以及断路器合闸回路几部分组成。

①断路器的手动跳、合闸操作是通过LW2-Z 型控制开关SA 控制的。这种控制开关共有预备合闸(PC)、合闸(C)、合闸后(CD)、预备跳闸(PT)、跳闸(T)、跳闸后(TD)六个位置。旋转开关正面的操作手柄,可使开关置于不同的位置,完成预定的跳、合闸操作。

②断路器的合闸操作。设控制开关SA 在“跳闸后”(TD)位置(其手柄在水平位置),断路器又处于分闸状态时,控制开关的触点⑩—⑪接通,断路器辅助常开触点QF4和QF5 断开,常闭触点QF1—QF 闭合,装于变压器控制开关柜和变压器控制屏上的绿色指示灯LD1 和LD2 发光。此时,指示灯发出平稳绿光,表示断路器处于分闸状态和断路器合闸回路完好。断路器合闸接触器KM1 虽然有电流通过,但由于指示灯LD1 的限流作用,使通过KM1 的电流较小不能吸合。

在进行合闸操作时,将控制开关手柄顺时针旋转90°置于“预备合闸”(PC)位置。此时控制开关SA 的触点⑩—⑪断开,⑨—⑩闭合,将LD1 和LD2 与闪光母线+WF 接通,两个绿灯发出忽明忽暗的闪光,提醒操作人员确认操作是否正确。如果确认操作无误,可将开关手柄再顺时针旋转45°置于“合闸”(C)位置。此时,控制开关触点⑨—⑩断开,⑤—⑧接通,合闸接触器KM1 通过SA⑤—⑧及防跳继电器与断路器的常闭触点TBJ3 和QF1 接在正、负控制母线上,使合闸接触器线圈电流增大而吸合。其常开触点1KM1 和1KM2 闭合,将合闸线圈YC 与合闸母线接通,合闸线圈YC 通电后,动作于操作机构使断路器合闸。

断路器合闸后,其辅助常闭触点QF1 和QF2 断开,合闸接触器线圈KM1 断电,指示灯LD2 熄灭(LD1 在SA⑤—⑧接通时已熄灭)。此时将控制开关手柄松开,开关手柄在弹簧作用下自动逆时针旋转45°将开关置于“合闸后”(CD)位置,控制开关触点⑬—⑯闭合。由于断路器的辅助常开触点QF4 闭合,使跳闸回路监视继电器KW 有电吸合,其常开触点KW1 闭合,将红色指示灯HD1 和HD2 接在信号母线+WS 和控制母线-WC 之间,两灯发出平稳的红光,表明断路器已合闸,跳闸回路完好。

③断路器的跳闸操作。断路器跳闸操作与合闸操作时的工作情况基本相似,只是在跳闸操作时,需将控制开关SA 手柄逆时针旋转。首先将开关手柄从“合闸后”(CD)位置逆时针旋转90°至“预备跳闸”(PT)位置,这时HD1 和HD2 两个红色指示灯闪光,提醒确认操作是否正确;然后将开关手柄再逆时针旋转45°至“跳闸”(T)位置,SA⑥—⑦闭合,断路器跳闸,红色指示灯熄灭;松开开关手柄后,开关自动顺时针旋转45°回到“跳闸后”(TD)位置,两绿灯亮表明断路器已跳闸。

④断路器的自动跳、合闸。

a.断路器的自动跳闸。当保护范围内发生故障时,保护装置动作使保护出口中间继电器KM 动作,其位于跳闸线圈YR 回路中的常开触点KM 闭合,短接了电阻R1 和跳闸回路监视继电器KW;YR 线圈电流经KM 的常开触点、KM 的电流自保持线圈和信号继电器KS5 流通,YR 线圈电流增大,使断路器跳闸,红灯熄灭。

断路器事故跳闸后,必须发出事故信号,即蜂鸣器响、绿灯闪光与相应信号继电器掉牌。由于事故跳闸信号回路采用不对应接线,即断路器事故跳闸后控制开关仍在“合闸后”(CD)位置,断路器和控制开关的位置不对应。此时断路器的辅助常闭触点QF1—KF3 闭合,控制开关的触点⑨—⑩、①—③和⑰—⑲闭合,所以信号母线-WS 经电阻R与事故音响母线WFS 接通。由于事故音响母线WFS 引到了中央信号屏,故中央信号装置的事故音响信号启动,蜂鸣器鸣响(图6-13)。与此同时,绿色指示灯LD1 和LD2 被接于闪光母线+WF 与控制母线-WC 之间而闪光。反应保护装置动作的信号继电器也已掉牌。

发出音响信号是告知发生了事故,闪光信号是告知哪一台断路器发生事故跳闸,信号继电器掉牌是告知故障跳闸的原因。

b.断路器的自动合闸。断路器处于分闸状态,控制开关处于“跳闸后”(TD)位置时,如果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BZT 动作,BZT 装置串于合闸回路的继电器常开触点就会闭合,使合闸接触器KM1 经由该触点接于BZT 装置中的控制母线+WC,其电流增大动作,合闸线圈YC 有电,断路器合闸。由于控制开关仍在“跳闸后”(TD)位置,因此其触点⑭—⑮和跳闸回路监视继电器的常开触点KM1,将红色指示灯接在闪光母线WF与控制母线-WC 之间,红灯闪光,发出断路器自动合闸信号。此时监视自投合闸的信号继电器掉牌,同时相应的光字牌燃亮使中央信号装置发出预告音响信号(电铃响)。要停止指示灯闪光,只需将控制开关SA 手柄转到与断路器的分、合闸状态对应的位置即可。

在图6-11中,断路器还可通过装于开关柜上的控制按钮进行手动跳、合闸操作。如断路器处于分闸位置,要合闸时按下合闸按钮SB1 可使合闸接触器KM1 电流增大而吸合,其触点接通合闸线圈回路使断路器合闸。

如断路器处于合闸位置,要跳闸时按下跳闸按钮SB2,可使跳闸线圈YR 电流加大而动作,使断路器跳闸。

c.断路器的防跳跃闭锁。当用控制开关进行合闸操作时,恰好系统有短路故障,这时断路器合闸后在保护装置的作用下又会跳闸。如果控制开关手柄仍在合闸位置,断路器将又会合闸,如此断路器会出现多次跳、合闸的“跳跃”现象。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必须装设防跳闭锁装置。有些断路器的操作机构中设有机械防跳装置(如CD2 型电磁操作机构)。如果操作机构没有机械防跳闭锁功能,则必须在断路器的控制回路中装设电气防跳闭锁电路。

图6-11中的TBJ 为防跳闭锁继电器。防跳继电器TBJ 有两个线圈,一个是电流启动线圈,串联在跳闸回路;另一个是电压自保持线圈,经自身的常开触点与合闸回路并联,其常闭触点则串入合闸回路。当断路器合闸于故障线路时,保护装置的出口继电器KM 触点闭合,接通跳闸线圈YR 回路使其电流增大,断路器跳闸。串在跳闸线圈YR 回路中的防跳继电器TBJ 的电流线圈也因电流增大而动作。TBJ 动作后,串联在其电压线圈回路的常开触点TBJ1 闭合,使其自保;常闭触点TBJ3 则断开,使KM1 不能通电,避免了断路器再次合闸,防止了断路器“跳跃”现象的发生。只有将控制开关转回到“跳闸后”(TD)位置,断开防跳闭锁继电器电压线圈回路解除自保持,断路器合闸回路即可恢复正常。

四、中央信号装置

1)中央信号装置概述

信号装置是监视电气设备运行状态的一种灯光指示装置,它是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耳目。变电所信号包括开关的位置信号、保护与自动装置的动作信号及中央信号三部分。前两类信号已经叙述过,本次任务介绍中央信号及与其他信号之间的关系。

中央信号由事故信号和预告信号组成,相应的信号装置装在变电所主控制室内的中央信号屏上。当变电所任一配电装置的断路器事故跳闸时,启动事故信号;当出现不正常运行情况或操作电源故障时,启动预告信号。事故信号和预告信号都有音响和灯光两种信号装置,音响信号可唤起值班人员的注意。灯光信号有助于值班人员判断故障的性质和部位。为了从音响上区别事故信号和预告信号,事故信号用蜂鸣器,预告信号用电铃发出音响。

中央信号动作后,需将音响信号解除使其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这种操作称为复归。中央信号装置的复归方法有就地复归和中央复归两种。就地复归是在发生故障的配电装置上将信号复归;中央复归是在中央信号屏上将信号复归。按照中央信号的动作性能不同,可分为重复动作与不重复动作两种。重复动作是指一个信号发出后,故障状态还未解除(音响信号已复归),如果又来一个信号,中央信号仍能发出;不重复动作是指信号发出后,故障状态未解除前,不能再发第二个信号。在大、中型企业变电所中,一般采用中央复归能重复动作的事故信号和预告信号装置。

对中央信号装置的要求具体如下:

(1)中央事故信号装置应保证在任一断路器事故跳闸后,立即(不延时)发出音响信号和灯光信号或其他指示信号。

(2)中央预告信号装置应保证在任一电路发生故障时,能按要求(瞬时或延时)准确发出音响信号和灯光信号。

(3)中央事故音响信号与预告信号应有区别。一般事故音响信号用蜂鸣器,预告信号用电铃。

(4)中央信号装置在发出音响信号后,应能手动或自动解除音响,而灯光信号或其他指示信号应保持到故障消除为止。

(5)中央信号装置力求简单、可靠、醒目,正确反映信号回路的完好性。

(6)中央信号装置应能根据需要,随时对事故信号、预告信号及光字牌回路是否完好进行试验。

2)中央事故信号装置

(1)中央复归重复动作的事故信号装置。图6-12所示为中央复归能重复动作的事故音响信号装置的原理图。该信号装置采用信号冲击继电器KI,当通过它的电流突然增加时,它就动作,所以又称它为信号脉冲继电器。它是使信号装置重复动作的核心元件,图6-12中点画线方框内的电路是ZC-23 型冲击继电器的内部接线图。图中TA 为脉冲变流器;KR 是只有一个触点的干簧继电器,它为执行元件;KM 是多触点的中间继电器,它为出口元件。

干簧继电器主要由线圈和干簧管组成。干簧管是一只密封的玻璃管,内装的舌簧触点具有弹性并有良好的导磁性能。当线圈通电后,舌簧触点被磁化,由于两舌簧片的磁极极性不同而相互吸引,使触点闭合;当线圈电流减小到一定值时,磁力减弱,舌簧片在弹性作用下返回,触点分断。

为了防止TA 一次侧电流突然减小引起干簧继电器KR 误动作,TA 两侧并联了二极管V1 和V2,将此时产生的感应电流过滤掉。

并联于脉冲变流器TA 一次侧的电容器C 起抗干扰作用。

当QF1、QF2 断路器合上时,其辅助常闭触点QF1、QF2 均打开,各对应回路的转换开关触点①—③、⑰—⑲均接通,当断路器QF1 事故跳闸后,辅助触点QF1 闭合,冲击继电器触点(⑧—⑯)间的脉冲变压器一次绕组电流突增,在其二次侧绕组中产生感应电动势使干簧继电器KR 动作。KR 的常开触点(①—⑨)闭合,使中间继电器KM 动作,其常开触点KM(⑦—⑮)闭合自锁,常开触点KM(⑤—⑬)闭合,使蜂鸣器HB 通电发出声响。同时,时间继电器KT 动作,其常闭触点延时打开,使中间继电器KM 失电,使声响解除。此时,另一台断路器QF2 又因事故跳闸时,同样会使HB 发出声响,这样的装置就称为“重复动作”声响信号装置。

图6-12 中央复归能重复动作的事故音响信号装置的原理图

(2)中央复归不能重复动作的事故信号装置。变电所断路器数量不多,同时发生故障跳闸的可能性不大时,可采用中央复归不能重复动作的事故信号装置。这种接线方式与能重复动作的事故信号装置的接线基本相同,是去掉冲击继电器和断路器事故音响启动回路中串联的电阻,将蜂鸣器接在+WS、-WS 之间即可,如图6-13所示。

图6-13 不能重复动作的中央复归式事故信号回路

正常工作时,断路器合上,控制开关的①—③和⑲—⑰触点是接通的,但QF1 和QF2闭触点是断开的,若QF1 因事故跳闸,则QF1 闭合,回路+WS→HB→KM 常闭触点→SA1的①—③及⑰—⑲触点→QF1→WS 接通,蜂鸣器HB 发出声响。按SB2 复位按钮,KM 线圈通电,KM 常闭触点打开,蜂鸣器HB 断电,松开SB2 后,由于KM(③—④)的自锁KM 的常闭触点KM(①—②)打开。如果此时QF2 也发生事故跳闸,蜂鸣器HB 也不会发声响,这就称为“不能重复动作”。

3)中央预告信号

中央预告信号是指在供配电系统中,发生不正常工作状态时发出的音响及灯光信号,常用电铃发出声响,并利用灯光或光字牌来显示故障的性质和地点。中央预告信号装置有:交流和直流操作两种,也有不重复动作和能重复动作两种电路结构。

当变电所的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或出现不正常运行状态时,将启动预告信号装置发出音响和灯光信号。这样值班人员可以及时发现故障和事故隐患,以便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避免事故扩大危及系统的安全运行。

在工厂企业变电所中,常见的预告信号有:

①主变压器过负荷。

②主变压器温度过高。

③主变压器瓦斯保护动作。

④主变压器通风(冷却风扇、油泵等)故障。

⑤6(10)kV 系统单相接地。

⑥事故音响信号回路熔断器熔断。

⑦控制回路断线。

⑧直流电压过低或消失。(www.xing528.com)

⑨直流系统绝缘损坏。

⑩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断线。

⑪ 其他不正常情况。

(1)不能重复动作的中央复归式预告音响信号。图6-14中,KS 为反映系统不正常状态的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代表不同的继电器触点的汇总)。当系统发生不正常现象时,如变压器发生轻瓦斯时,经过一定的延时后,KS 的常开触点闭合,+WS→KS→HL→WFS→KM(①—②)→HA→-WS 接通,电铃HA 发出音响信号,同时光字牌HL 亮,表明发生轻瓦斯故障。SB1 为试验按钮,SB2 为音响解除按钮。当按下SB2 时,KM 得电动作,KM(①—②)触点打开,电铃HA 断电,音响解除。KM(③—④)闭合自锁,在系统故障没有消除之前,KS、HL、KM 线圈一直接通,当另一设备发生不正常状态时,没有办法发出音响信号,只有对应的光字牌亮。这就称为“不能重复”动作的中央复归式预告音响信号。

图6-14 不能重复动作的中央复归式预告音响信号回路

WFS—预告音响信号小母线;SB1—试验按钮;SB2—音响解除按钮;HA—电铃;KM—中间继电器;HLY—黄色信号灯;HL—光字牌;KS—(跳闸保护回路)信号继电器触点

(2)能重复动作的中央复归式预告音响信号。使用ZC—23 型冲击继电器KI 的能重复动作的中央复归式预告音响信号回路的原理图如图6-15所示。其电路结构与中央重复动作复归式的事故音响回路基本相似。转换开关SA 有三个位置,中间位置为工作位置,左右(±45°)为实验位置。SA 在工作位置时,其触点⑬—⑭,⑮—⑯导通,其他触点断开;在试验位置时正好相反,⑬—⑭,⑮—⑯不通,其他触点导通。当转换开关SA 在工作位置时,若系统发生不正常工作状态,如过负荷动作,K1 闭合,+WS 经K1、HL1、SA触点⑬—⑭、KI 到-WS,使冲击继电器KI 的脉冲变流器TA 的一次绕组电流剧增,二次侧电流同步增大时干簧继电器KR 线圈通电,触点KR(①—⑨)闭合,发出音响信号,同时光字牌HL1 亮。

为了检查光字牌中灯泡是否亮,而又不引起音响信号动作,将预告音响信号小母线分为WFS1 和WFS2。当SA 在试验位置时,试验回路+WS→⑥→⑥→⑨→⑩→⑧→⑦→WFS2→HL→WFS1→①→②→④→③→⑤→⑥→-WS,所有光字牌亮,如有不亮则更换灯泡。

预告信号音响部分的重复动作也是靠突然并入启动回路一电阻,使流过冲击继电器的电流发生突变来实现的。启动回路的电阻用光字牌中的灯泡替代。

图6-15 能重复动作的中央复归式预告音响信号回路

SA—转换开关;WFS1、WFS2—预告信号小母线;SB1—试验按钮;SB2—解除按钮;K1—某信号继电器触点;K2—监察继电器;HL1、HL2—光字牌;HW—白色信号灯;KI 一冲击继电器

五、二次回路的安装接线图

安装接线图是制作和向厂家加工订货的依据。它反映的是二次回路中各电气元件的安装位置、内部接线及元件间的线路关系。

二次接线安装图包括屏面元件布置图、屏背面接线图和端子排接线图等几个部分。屏面元件布置图按照一定的比例尺寸将屏面上各个元件和仪表的排列位置及其相互间距离尺寸表示在图样上。而外形尺寸应尽量参照国家标准屏柜尺寸,以便和其他控制屏并列时美观整齐。

1)二次回路安装接线图的基本知识

(1)接线图的绘制要求。接线图是用来表示成套装置或各元器件之间连接关系的一种图形。绘制接线图应遵循GB 6988.5—1986 的规定,其图形符号应符合GB 4728—1984、1985 的有关规定,其文字符号包括项目代号应符合GB 5094—1985 及GB 7159—1987 的有关规定。

(2)原理展开图的回路编号。为了便于二次回路安装接线图的绘制、安装施工和投入运行后的维护检修,在原理展开图中要对二次回路编号。回路编号通常由3 个或3 个以内的数字组成,不同用途的回路规定了编号的数字范围。表6-2和表6-3列出了我国目前采用的回路编号范围。

表6-2 直流回路编号范围

表6-3 交流回路编号范围

二次回路的编号,应根据等电位原则,即连接在电气回路中同一点的所有导线,都用同一个数码表示。当回路经过仪表和继电器的线圈或开关和继电器的接点之后,就认为电位发生了变化,应给予不同的编号。

直流回路编号方法是先从正电源出发,以奇数顺序编号,直到最后一个有压降的元件为止。如果最后一个有压降的元件不是直接连接在负极上,则再从负极开始以偶数顺序编号至上述以有编号的回路为止,如图6-16所示。

图6-16 直流回路编号图

交流回路编号为了与直流回路相区别,在数字前面应加上A、B、C、N(U、V、W、N)等符号。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是按它们在一次接线中的顺序来分组标号的。例如,在主接线图中有一条线路上装有两组电流互感器,其中一组供继电保护用,其顺序号为HL1,回路号应取A411~A419,B411~B419,C411~C419,N411~N419;另一组供测量仪表用,其顺序号为HL2,回路号应取A421~A429,B421~B429,C421~C429,N421~N429,以此类推。交流回路编号不分奇数和偶数,从电源处开始按顺序编号。

展开图中小母线用粗线条表示,并标以文字符号。控制和信号回路中的一些辅助小母线和交流电压小母线,除文字符号外,还应给予固定数字编号。

(3)安装单位和屏内设备。

①设备所属安装单位及其编号,在二次接线图中,常会遇到“安装单位”这个名称。所谓“安装单位”,是指一个屏上属于某一次回路或同类型回路的全部二次设备的总称。为了区分同一屏中属于不同安装单位的二次设备,设备上必须标以安装单位的编号,安装单位的编号用罗马数字Ⅰ、Ⅱ、Ⅲ等来表示,当屏中只有一个安装单位时,直接用数字表示设备编号。例如,屏上有两条线路的二次设备,第一条线路的二次设备叫做Ⅰ安装单位,第二条线路的二次设备叫做Ⅱ安装单位。

②设备的顺序号,对同一个安装单位内的设备,应按从右到左(从屏背面看)、从上到下的顺序编号,如I1、I2、I3 等,如图6-17所示。当屏中只有一个安装单位时,直接用数字编号,如1、2、3 等。

(4)同型设备的顺序号。若一个安装单位中有几个相同的设备,需将同类型的设备编上顺序号。如电流继电器有3 只时,可分别以KA1、KA2、KA3 表示。

通常在每个设备的左上角画一个圆圈,用一横线分成两半部。安装单位的编号和设备的顺序编号应放在圆圈的上半部。设备的种类代号及同型设备的顺序号放在圆圈的下半部,如图6-17所示。

图6-17 电流继电器的编号图

2)屏面布置图

屏面布置图是生产、安装过程的参考依据。屏面布置图中设备的相对位置应与屏上设备的实际位置一致,在屏面布置图中应标定屏面安装设备的中心位置尺寸。

(1)控制屏屏面布置原则和要求。控制屏屏面布置应满足监视和操作调节方便、模拟接线清晰的要求。相同的安装单位,其屏面布置应一致。

测量仪表应尽量与模拟接线对应,A、B、C 相按纵向排列,同类安装单位中功能相同的仪表一般布置在相对应的位置。

每列控制屏的各屏间,其光字牌的高度应一致,光字牌宜放在屏的上方,要求上部取齐,也可放在中间,要求下部取齐。

操作设备宜与其安装单位的模拟接线相对应。功能相同的操作设备应布置在相对应的位置上,操作方向全变电所必须一致。

采用灯光监视时,红、绿灯分别布置在控制开关的右上侧和左上侧。屏面设备的间距应满足设备接线及安装的要求。800 mm 宽的控制屏上,每行控制开关不得超过5 个(弱电小开关及弱电开关除外)。二次回路端子排布置在屏后两侧。

操作设备(中心线)离地面一般不得低于600 mm,经常操作的设备宜布置在离地面800~1 500 mm 处。

(2)继电保护屏屏面布置原则和要求。继电保护屏屏面布置应在满足试验、检修、运行、监视方便的条件下,适当紧凑。

相同安装单位的屏面布置宜对应一致,不同安装单位的继电器装在一块屏上时,宜纵向划分,其布置宜对应一致。

各屏上设备装设高度横向应整齐一致,避免在屏后装设继电器。

调整、检查工作较少的继电器布置在屏的上部,调整、检查工作较多的继电器布置在中部。一般按如下次序由上至下排列:电流、电压、中间、时间继电器等布置在屏的上部,方向、差动、重合闸继电器等布置在屏的中部。

各屏上信号继电器宜集中布置,安装水平高度应一致。信号继电器在屏面上安装中心线离地面不宜低于600 mm。

试验部件与连接片的安装中心线离地面不宜低于300 mm。

继电器屏下面离地250 mm 处宜设有孔洞,供试验时穿线用。

(3)信号屏屏面布置原则和要求。信号屏屏面布置应便于值班人员监视。

中央事故信号装置与中央预告信号装置,一般集中布置在一块屏上,但信号指示元件及操作设备应尽量划分清楚。

信号指示元件(信号灯、光字牌、信号继电器)一般布置在屏正面的上半部,操作设备(控制开关、按钮)则布置在它们的下方。

为了保持屏面的整齐美观,一般将中央信号装置的冲击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等布置在屏后上部(这些继电器应采用屏前接线方式)。中央信号装置的音响器(蜂鸣器、电铃)一般装于屏内两侧的上方。

图6-18所示为满足上述要求的35 kV 变电所主变控制屏、信号屏和保护屏屏面设备布置示意图。

图6-18 屏面设备布置图

(a)35 kV 主变控制屏;(b)信号屏;(c)继电保护屏

3)端子排图

接线端子是二次接线中专门用来接线的配件,若干个不同类型的接线端子组合在一起就构成端子排,端子排通常垂直布置在屏后两侧。

(1)端子种类。一般端子适用于屏内、外导线或电缆的连接,如图6-19(a)所示。连接端子与一般端子的外形基本一样,不同的是中间有一缺口,通过缺口可以将相邻的连接端子或一般端子用连接片连为一体,提供较多的接点供接线使用,如图6-19(b)所示。

试验端子用于需要接入试验仪器的电流回路中。通过它来校验电流回路中仪表和继电器的准确度,其外形图和试验接线图如6-19(c)、(d)所示。

图6-19 端子外形图

(a)一般端子;(b)连接端子;(c)试验端子;(d)试验端子接线图

其他端子,如连接型试验端子、终端端子、标准端子、特殊端子等。

(2)经端子连接的回路。屏内设备与屏外设备的连接。如屏内测量仪表、继电器的电流线圈,需经试验端子与屏外电流互感器连接;中央信号回路及接至闪光小母线的回路,在运行中需要方便地断开时,应经过特殊端子或试验端子连接。

屏内与屏顶设备直接和母线连接的设备连接。如屏内设备与装在屏背面上部的附加电阻、熔断器或小闸刀相连。

不同安装单位保护的正电源,应经端子引接它们的负电源,可在屏内环节后,两端分别接至端子排与负电源相连。

注意,同一屏内同一安装单位的设备互相连接时,不需要经过端子排。

(3)端子排的排列原则。各种回路在经过端子排转接时,应按下列顺序安排端子的排列顺序(垂直安装时自上而下,水平安装时从左到右)。

交流电流回路(自动调整励磁的电流回路除外):按电流互感器顺序号由小到大再自上而下(或从左到右)排列,每组互感器再按A、B、C、N 排列。

电压回路(自动调整励磁电压回路除外):按每组电压互感器分组顺序号由小到大再按A、B、C、N 排列。

信号回路:按预告、指挥、位置及事故信号分组,每组按数字大小排列,先是信号正电源701,其次是901、903 和951、953,再次是94、194、24,最后是负电源702。

控制回路:按各组熔断器分组,每组中先排单号(正极性)回路,由小到大,再排双号回路(负极性)。

其他回路:按远动装置、励磁保护、自动调整励磁装置的电流电压回路,远方调整及连锁回路分组,每组按极性、编号和相序依次排列。

转接回路:先排本安装单位的,再排其他安装单位的。

每个端子排都应有2~5 个备用端子,正负电源,正电源与合。跳闸回路最好不要接在相邻端子上,非接不可时,可以用一个空端子隔开。一个端子上最好只接一根导线,最多不能超过两根,且导线截面不得大于6 mm。

(4)端子排的表示方法。端子排的表示方法如图6-20所示。第3、4、5 号端子是试验端子,专用于接入电流互感器回路。当需要外接电流表测量电流互感器二次电流时,可先接好电流表,然后旋出中间的铜螺钉,此时电流表即接入电路,测量完成后旋进螺钉再拆除电流表,从而保证在接入电流表过程中电流互感器二次侧不会开路。第7、8、9 号端子是连接端子,其余端子均为普通端子。

图6-20 端子排编号表图

4)屏后接线图

屏后接线图是以屏面布置图为基础,并以原理图为依据而绘制的接线图。它标明屏上各个设备引出端子之间的连接情况,以及设备与端子排之间的连接情况。它是制造厂生产屏的过程中配线的依据,也是施工和运行的重要参考图纸。

(1)屏后接线图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屏后接线图是屏面布置图的反面,看图者相当于站在屏后,所以左右方向正好与屏面布置图相反。屏背面接线图应以展开的平面图形表示,各部分之间布置的相对位置如图6-21所示。

屏上各个设备的实际尺寸已由屏面布置图决定,所以画屏背面接线图时,设备外形可采用简化外形,如用方形、圆形、矩形等表示,必要时也可采用规定的图形符号表示。图形不要求按比例绘制,但要保证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正确。各设备的引出端子应注明编号,并按实际排列顺序画出。设备内部接线一般不画出,或只画出有关的线圈和触点,从屏后看不见的设备轮廓,其边框应用虚线表示。

所有的二次小母线及连接导线、电缆等,应按国家标准规定的数字范围进行编号。上述项目代号、导线编号应与原理图一致。

图6-21 10 kV 出线电流保护二次安装接线图

(a)展开图;(b)端子排图;(c)屏后接线图

(2)二次回路接线表示方式。连续线法在图中表示设备之间连接线是用连续的图线画出的,当图形复杂时,交叉点太多,显得很乱。

相对编号法就是用编号来表示二次回路中各设备相互之间连接状态的一种方法。如甲、乙两个设备需要连接,那么,应在甲设备的接线端子上标出乙设备接线端子的编号。同时,在乙设备的接线端子上应标出甲设备接线端子的编号,即两个设备相连接的两个端子的编号互相对应。没有标号的接线柱,表示空着不接。相对编号法在二次回路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如图6-21(c)所示,电流继电器KA1 的编号为I1,电流继电器KA3 的编号为I3,KA1 的8 号端子与KA3 的2 号端子相连,则在KA1 的8 号端子旁边标上“I3∶2”,在KA3 的2 号端子旁边标上“I1∶8”。相对编号法可以应用到屏内设备,经端子排与屏外设备的连接。

(3)屏后接线图实例。图6-21所示为10 kV 出线电流保护二次安装接线图。图6-21(a)为展开图,6-21(b)为端子排图,6-21(c)为屏后接线图。由图可见,电流互感器TA 装在10 kV 配电装置中,经I12#三芯控制电缆引至控制室该保护屏,经端子排和屏内设备KA1、KA2 相连。因为继电器要做整定试验,故端子选用试验端子。I11#为二芯电缆,是接至断路器的辅助触点和跳闸线圈回路的。屏后接线图为平面布置图的背视图。由图中可清楚地看到继电器等设备在屏上的实际位置。所有编号按规定给出,工程中这些编号写在接线端或电缆芯线端所套的塑料套管上。

5)二次回路的接线要求

根据GB 50171—1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二次回路接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1)按图施工,接线正确。

(2)导线与电气元件间采用螺栓连接、插接、焊接或压接等,均应牢固可靠。

(3)盘、柜内的导线不应有接头,导线芯线应无损伤。

(4)电缆芯线和所配导线的端部均应标明其回路编号,编号应正确,字迹清晰不易脱色。

(5)配线应整齐、清晰、美观,导线绝缘应良好,无损伤。

(6)每个接线端子的每侧接线宜为1 根,不得超过2 根,有更多导线连接时可采用连接端子;对于插接式端子,不同截面的两根导线不得接在同一端子上;对于螺栓连接端子,当接两根导线时,中间应加干垫片。

(7)二次回路接地应设专用螺栓。

(8)盘、柜内的二次回路配线;电流回路应采用电压不低于500 V 的铜芯绝缘导线,其截面应不小于2.5 mm2,其他回路配线应不小于1.5 mm2;对电子元件回路、弱电回路采用锡焊连接时,在满足载流量和电压降及有足够机械强度的情况下,可采用不小于0.5 mm2 截面的绝缘导线。

用于连接门上的电器、控制台板等可动部位的导线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采用多股软导线,敷设长度应留有适当的余量。

(2)线束应用外套塑料管(槽)等加强绝缘层。

(3)与电器连接时,端部应绞紧,并应加终端附件或搪锡,不得松散、断股。

(4)在可动部位两端应用卡子固定。

(5)引入盘、柜内的电缆及其芯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引入盘、柜内的电缆应排列整齐,编号清晰,避免交叉,并应固定牢固,不得使所接的端子排受到机械应力。

②铠装电缆在进入盘、柜内后,应将钢带切断,切断处的端部应扎紧,并应将钢带接地。

③使用于静态保护、控制等逻辑回路的控制电缆,应采用屏蔽电缆,其屏蔽层应按设计要求的接地方式予以接地。

④橡胶绝缘的芯线应用外套绝缘管保护。

⑤盘、柜内的电缆芯线,应沿垂直或水平方向有规律地配置,不得任意歪斜交叉连接,备用芯线长度应留有适当余量。

⑥强、弱电回路不应使用同一电缆,并应分别成束分开排列。

任务实施

线路保护屏的局部布线

任务实施表见表6-4。

表6-4 任务实施表

评价总结

根据学生线路保护屏(JJ-12)局部布线情况进行综合评议总结,并填写成绩评议表(表6-5)。

表6-5 成绩评议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