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云南茶文化:探索茶叶发源地与银生城界诸山的特指范围

云南茶文化:探索茶叶发源地与银生城界诸山的特指范围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樊绰《蛮书·管内物产·第七卷》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茶出银生城界诸山”,由于樊绰太惜墨,寥寥数字给后人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由于受时间、环境、空间的限制,“茶出银生城界诸山”的所指范围不可能是银生节度的管辖范围,而是银生节度府驻地景东县城周边的无量山、哀牢山等群山,也就是说不包括西双版纳的古六大茶山等茶区。

云南茶文化:探索茶叶发源地与银生城界诸山的特指范围

中国西南地区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历史悠久,但关于云南生产茶叶的历史记载信息却很少。东晋史学家常璩(约291—361年)著《华阳国志·南中志》载:“平夷县……山出茶密……”(商周时称今天云南富源县为平夷)这是云南最早记载有茶的资料。

洗马河风光

洗马河风光

唐懿宗咸通三年(862年),南诏王世隆派遣部队攻打安南(今越南河内),经略使王宽不能抵御,朝廷另派湖南观察使蔡袭取代王宽为经略使,将兵屯守。樊绰随行为蔡袭的幕僚,为了对付南诏,他受蔡袭之命,对南诏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搜集资料并参考前人著作,于公元863年写成《蛮书》,又名《南夷志》《南蛮志》等。此书共十卷,对南诏统治区的政治、经济、民族、山川交通城镇及境外诸国做了详细记述,为现仅存唐代著述中有关云南地区之专著,具有极重要的史料价值。(www.xing528.com)

樊绰《蛮书·管内物产·第七卷》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古银生城即今普洱市景东县城,唐代南诏国在景东设银生节度使,管辖范围相当于今普洱市、西双版纳州全境和临沧市、大理州部分地区,以及缅甸景栋、老挝北部、越南莱州等地区。“蒙舍蛮”系唐代洱海附近居民六诏之一的南诏,其民族属于当时称“乌蛮”的一部分,无量山系和哀牢山系为唐代南诏彝族政权辖区,隶属蒙舍诏。

“茶出银生城界诸山”,由于樊绰太惜墨,寥寥数字给后人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其实樊绰当年写《蛮书》时是以一个军事间谍的身份来完成的,他从越南河内一路跋山涉水潜入南诏搜集资料。由于受时间、环境、空间的限制,“茶出银生城界诸山”的所指范围不可能是银生节度的管辖范围,而是银生节度府驻地景东县城周边的无量山、哀牢山等群山,也就是说不包括西双版纳的古六大茶山等茶区。比樊绰晚700多年的徐霞客,游历了云南的一些茶山后的游记范围也有限,只能走到哪写到哪。用今天有飞机、卫星、网络时代的视角去理解1200多年前用脚步丈量地球的时代,是不可想象的。

洗马河风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