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结果与分析:深入解读2.4.2

结果与分析:深入解读2.4.2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用清洁试剂盒对PCR产物进行清洁,克隆后挑选阳性克隆子送往武汉天一辉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测序。表2-12乳酸菌16s rDNA 序列分析结果续表对恩施鲊广椒中的乳酸菌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如图2-17所示。第一主成分包括W1C、W1W、W6S、W2W、W3S、W2S和W1S,贡献率83.46%;第二主成分包括W5C、W3C、和W5S,贡献率为10.59%。图2-20基于PCA的PC1和PC2的因子得分图由图2-20可知,添加乳酸菌组均分布于第一、二、三象限中,对照则处于第四象限。

结果与分析:深入解读2.4.2

1.菌株16s rDNA序列扩增

CTAB法提取乳酸菌的DNA,结果如图2-15所示,各菌株基因组DNA均在15 000 bp之上,且条带清晰明亮,证明提取到符合实验要求的DNA,用于扩增乳酸菌的16s rDNA[12]

图2-15 乳酸菌基因组DNA琼脂糖凝胶电泳

M—DL15000bp DNA Marker;1—HBUAS51131;2—HBUAS51132;3—HBUAS51133;4—HBUAS51134;5—HBUAS51135;6—HBUAS51136;7—HBUAS51137;8—HBUAS51141;9—HBUAS51142;10—HBUAS51143;11—HBUAS51144;12—HBUAS51145;13—HBUAS51146;14—HBUAS51147;15—HBUAS51148

乳酸菌16s rDNA PCR扩增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的结果如图2-16所示,各泳道在1 500 bp左右的位置都出现了一条明显的亮带,证明各菌株目标片段均被成功扩增。用清洁试剂盒对PCR产物进行清洁,克隆后挑选阳性克隆子送往武汉天一辉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测序。

图2-16 乳酸菌16s rDNA的PCR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图M—DL2000bp DNA Marker

2.乳酸菌16s rDNA序列及系统发育分析

测序后所得序列进行拼接,在NCBI上进行同源比对。与模式菌株相比,相似度大于99%的细菌判定为同种;相似度介于95%~99%判定为同属;相似度在91%~95%判定为同科[10]恩施鲊广椒的15株乳酸菌与其对应的模式菌株相似度为99%或100%,表明乳酸菌均已鉴定到种的水平[13]。乳酸菌16s rDNA序列同源性比对分析结果如表2-12所示。

表2-12 乳酸菌16s rDNA 序列分析结果

续表

对恩施鲊广椒中的乳酸菌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如图2-17所示。HUBAS51131、HUBAS51132、HUBAS51133、HUBAS51134、HUBAS51135、HUBAS51136、HUBAS51141、HUBAS51145、HUBAS51146和HUBAS51147等10株乳酸菌与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模式菌株聚在一起;HBUAS51142、HBUAS51144和HBUAS51148等3株乳酸菌与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聚在一起;乳酸菌HBUAS51137与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聚在一起;乳酸菌HBUAS51143与食品乳杆菌(Lactobacillus alimentarius)聚在一起。由此可推断,L.plantarum为恩施鲊广椒中的优势菌,占菌株总数的66.67%。(www.xing528.com)

图2-17 乳酸菌16s rDNA序列系统发育树

3.基于电子鼻分析

鲊广椒不同时间的响应值分析如图2-18所示,传感器W1C(对芳香类物质灵敏)、W3C(对氨气、芳香类物质灵敏)和W5C(对烷烃、芳香类物质灵敏)的响应值呈下降趋势,传感器W1W(对有机硫化物、萜类物质灵敏)和W1S(对甲烷灵敏)响应值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图2-18 不同时间鲊广椒的电子鼻传感器时间-强度动态响应

电子鼻有十根传感器,不同传感器对鲊广椒呈现不同的响应。由图2-18可知,不同时间传感器信号强度响应值的变化趋势:W1W对鲊广椒的响应值最高,W1S、W5S、W2S和W2W响应值次之,W2S、W6S、W3C、W5C和W1C响应值偏低。鲊广椒的信号强度在45~55 s趋于平稳,本研究选取49 s、50 s、51 s的测量数据作为参考值,取3个数据的平均值进行PCA分析。

PCA是将提取的传感器响应值信号进行数据转换和降维,对降维后的特征向量进行线性分类,PC1和PC2上包含了在PCA转换中得到的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方差贡献率越大,说明此主要成分可以较好地反映原来多指标的信息[14]。一般情况下,总贡献率超过70%~80%的方法即可使用[15]。基于电子鼻技术PC1和PC2的因子载荷图如图2-19所示。

图2-19 基于PCA的PC1和PC2的因子载荷图

由图2-19可知,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的贡献率总计达94.05%,基本能够反映原始数据的全部信息。第一主成分包括W1C、W1W、W6S、W2W、W3S、W2S和W1S,贡献率83.46%;第二主成分包括W5C、W3C、和W5S,贡献率为10.59%。基于电子鼻技术PC1和PC2的因子得分图如图2-20所示。

图2-20 基于PCA的PC1和PC2的因子得分图

由图2-20可知,添加乳酸菌组均分布于第一、二、三象限中,对照则处于第四象限。由此可知,添加乳酸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性较大。与对照相比,添加乳酸菌组的鲊广椒芳香性物质含量更高,氮氧化物、氢化物、有机硫化合物和烷烃等物质含量显著降低。结合图2-19、图2-20分析可知,不同乳酸菌对鲊广椒的影响也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乳酸菌HUBAS51132和HUBAS51141分布于第二象限,芳香类物质含量明显更高;乳酸菌HUBAS51134、HUBAS51147、HUBAS51133和HUBAS51131分布于第一象限,氢气、乙醇、烷烃、有机硫化物和萜类物质等物质含量更高。由此可见,利用HUBAS51132和HUBAS51141两株乳酸菌制作的鲊广椒芳香性更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