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确定其他保障资源的需求

确定其他保障资源的需求

时间:2023-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初步拟定的新的保障设施的要求,应经过充分验证,再确定正式的要求,以便作为执行的根据。保障设施需求分析确定的一般过程如图6-19 所示。防护包装和装箱等级应根据保障工作的实际需要加以规定,其具体确定过程可参阅有关的国家标准或国家军用标准。防腐的目的是保护准备装运的产品免受腐蚀或出现变质。

确定其他保障资源的需求

1.技术资料

技术资料的编写贯穿于装甲装备寿命周期全过程,随着装甲装备研制的进展,当各专业工程所输出的数据更具体和更明确时,编写的技术资料也应不断细化。在方案设计阶段初期,应提出技术资料的具体编制要求,并依据保障性分析的结果和其他专业工程的工程数据与资料,在方案设计阶段后期开始编制初始技术资料。在工程研制后期和装备列装定型时,应编写完成各类技术资料,保证与装甲装备同步交付部队使用。应用技术资料的过程也是验证与审核其完整性和准确性的过程,对于技术资料中的错误要记录在案,通过修订通知加到原来的技术资料中。此外,当装甲装备、保障方案及各类保障资源变动时,技术资料也应根据要求及时修订。图6-18 所示是装甲装备技术资料编写过程示意。

图6-18 装甲装备技术资料编写过程示意

装甲装备技术资料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技术资料种类与编写内容的规范化要求。应对技术资料提出明确的种类和编写要求,编写的格式与内容要求通过GJB 5432 等加以确定;

(2)技术资料的内容应当准确无误、简单明了、通俗易懂。

2.训练和训练保障

一般在方案设计阶段后期或工程研制阶段早期就要着手规划人员训练和训练保障工作,其中首要工作是训练条件的准备,如拟订训练大纲和训练计划,编写教材,设计教具和训练器材。在训练工作的规划与准备过程中,一是要根据部队人员的素质和装备使用与维修保障的需要确定训练内容,若训练内容不适合部队使用与维修保障人员的素质条件,则可能需要更改装备设计;二是在新装备部署的前期进行人员的培训工作,保证相关人员在装备部署时具有开展新装备使用与维修保障工作的能力;三是对部队初始教员进行培训,参与初始训练的教员应尽可能参加工程研制阶段,特别是与综合保障工程有关的试验鉴定工作,以便获得必要的知识,保证部队后续由自身承担的培训工作的完成;四是开发相应的模拟训练器材,特别是对于有些装备,模拟训练工作可能在装备上进行,这样也会对装备设计产生直接影响。

没有适当的训练器材就不能有效地完成训练任务。因此,随着装备研制过程的进展,应配套研制训练器材,训练器材包括装备实物、教材、适用的手册、视听设备、模型教具、模拟训练器材、维修工具和测试设备等。

3.计算机资源保障

当前装甲装备内嵌式计算机越来越多,其所消耗的资源和占用的管理时间也越来越多。

1)对内嵌式计算机保障资源的要求

应该加强对软件的配置控制及其状况的全面了解,以及对装甲装备使用阶段软件更改实施管理控制。应确保软件在装甲装备的鉴定定型试验期间得到充分的测试与检验,以便在部署前纠正其中的缺陷和不足。

2)计算机软件的保障工作

(1)软件的设计要求。

软件的设计要求包括以下内容:

①软件的设计准则。包括程序的结构、算法、标准格式、标准误差标识、程序段的模块化

②软件的可靠性。只要其可用,则重复使用的功能应完全一致。在设计阶段要特别重视对软件的测试,彻底查明软件中的隐蔽缺陷,防止引起以后的故障。

③软件的可维护性。采用标准的算法和模块化的程序设计,以及在程序中尽可能加入详细的注解,以便后续实施维护。

④软件的安全性。负责软件安全性工程的人员应参与软件设计和测试过程,以便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纠正。

⑤人机工程。设计软件时要充分考虑用户水平、人员视觉以及控制和显示之间的位置关系等诸多因素,以使设计出的软件易于操作、界面友好、人为差错少。

(2)软件的保障要求。

通常在软件开发的初步设计阶段就要提出初步的软件保障规划:

①保障环境:指保障用软件、保障设备、设施及人员等;

②保障操作:指操作说明、软件的修改、软件综合和测试、软件质量评估、配置管理、复制、纠正措施、系统和软件生成等;

③训练计划和供应;

④软件交付后发生变更的预计层次。

4.保障设施

保障设施的分析确定工作应在装备方案阶段开始,对现有保障设施是否适用于新研装备,是否需要改造或建设新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由于一种设施可以用于保障多种装备,所以还要评价新研装备在使用保障设施时对其他装备以及其他保障设施的影响。(www.xing528.com)

对于初步拟定的新的保障设施的要求,应经过充分验证,再确定正式的要求,以便作为执行的根据。验证可在原有的设施上或模拟条件下进行,也可通过详细数据的分析予以验证,最后提出有关设施要求的详细论证资料。保障设施需求分析确定的一般过程如图6-19 所示。

图6-19 保障设施需求分析确定的一般过程

5.包装、装卸、储存和运输

1)确定包装要求

包装包括装运装备所需的各种操作规范和设备,它是为装运装备所做的所有准备工作。

(1)包装等级的确定。

包装要提供装备储存和运输时所需的必要的保护,其保护程度与要到达的目的地、将要采用的运输方式以及在目的地拟采用的储存方式等有关。拟采用包装容器装运的装备或设备,其设计、试验经订购方和承制方共同认可后,应确定防护包装和装箱要求。防护包装和装箱等级应根据保障工作的实际需要加以规定,其具体确定过程可参阅有关的国家标准或国家军用标准。

(2)防腐与装箱。

防腐的目的是保护准备装运的产品免受腐蚀或出现变质。一般来说,防腐方法包括清洁、干燥和封包。防腐方法的采用应与保护装备所需的等级一致。产品的装箱要求一般在产品规范的有关交货准备文件中提出,包括装箱图和有关的技术文件。

(3)包装容器及备件包装设计。

包装中应尽量选用标准的包装容器。对于需要专用包装的项目,一般也需要能重复使用多次的专用包装容器。

在确定装备及其部件的包装要求时,应制定备件包装设计的基本准则,其包括:

①每一包装容器中备件的品种和数量;

②包装容器重复使用程度;

③供包装设计用的储存空间和装卸约束条件;

④易碎品及其装卸约束条件;

通用的包装方式。

总之,在确定包装要求时,应充分考虑到便于运输、装卸、储存、使用和管理。如果需要设计专用的包装容器,则应规定其设计的约束条件。

2)确定装卸要求

装卸指的是在有限范围内将货物从一地移动到另一地。通常限于单一的区域,如在货栈之间或库区内装卸,或从库存状态转换到运输状态以及从运输状态转换到库存状态。这种短距离的物品移动通常利用物资装卸设备,也可由人力完成。具体的装卸方式取决于装卸物品的重量、包装的尺寸及现场的条件等因素。

装卸设备是物品装卸的必要工具,在规划装卸设备要求时,应尽可能利用标准的装卸设备,避免研制特殊的装卸设备,否则可能大大增加整个装备系统的寿命周期费用。

3)确定储存要求

装备可在临时性或永久性的设施中作短期或长期储存。储存的方式主要有:库房、露天加覆盖物、露天不加覆盖物、特殊储存等。储存条件的确定主要是依据装备预期的使用和维修要求以及技术状态特性,并要与装备包装防护等级一致。在确定特殊的储存要求时,应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进行仔细的权衡,如需要空调的场所、需要特殊的温度控制、维持储存场所真空和压力水平等所需的设备以及储存中需要的隔离设施等。除此之外,还应特别注意战场条件下作战部队和直接支援部队用的储存设备。特殊的储存要求往往会带来很多特殊的设施、装卸和运输要求,因此必须慎重考虑。

4)确定运输要求和运输方式

运输是使用运输工具(或运输方式)将产品从一个地方输送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运输性是指某项装备用牵引、自行推进或通用的运载工具通过公路、铁路、河道、空域或海洋等方式得以移动的内在性能。运输性是实施经济有效的运输的基础,在新研装备的规划设计中应及时加以考虑。

(1)确定运输要求。

确定装备的运输要求时,一方面要满足运输工具的尺寸、重量及重心的限制以及运输动力学参数和运输环境参数的要求,另一方面要满足装备装卸和战场抢救时的牵引特性。对于有毒物品和危险品的运输要作出专门的规定。

(2)确定运输方式。

装备的运输方式主要有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在确定装备的运输方式时,应根据任务要求和具体条件,在保证满足任务要求的情况下使费用最低。在许多情况下,运输方式的确定会对装备设计产生直接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