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钢铁表面渗金属工艺及效果分析

钢铁表面渗金属工艺及效果分析

时间:2023-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表层渗入金属原子,改变工件表层的化学成分,从而改善其表面耐磨性和耐蚀性,提高其服役寿命。钢铁表面渗金属工艺包括渗钒、渗铝、渗钛等。图5-12~图5-17为模具钢表面在不同工艺下渗钒后的组织形貌。表面渗钒层连续、均匀而致密。由于渗剂中钒含量不足,导致表面渗钒层组织不致密;同时,硼元素向钢铁内部扩散,形成铁硼化合物。

钢铁表面渗金属工艺及效果分析

渗金属是在一定温度和介质条件下,使一种或多种金属原子渗入金属工件表层的化学热处理工艺。通过表层渗入金属原子,改变工件表层的化学成分,从而改善其表面耐磨性和耐蚀性,提高其服役寿命。钢铁表面渗金属工艺包括渗钒、渗铝、渗钛等。

渗钒是将工件置于能产生活性钒原子的盐浴中,在一定温度下保温适当的时间,使钒渗入工件表面并形成碳化钒的化学热处理过程。在一定温度下,将金属工件放在含有钒元素的渗剂中,渗剂热分解所产生的活性钒原子便被吸附到工件表面,并扩散进入工件表层形成VC,从而改变工件表层的化学成分、组织和性能。与渗非金属原子C、N、B相比,V原子的直径大,以空位扩散为主要机制的扩散激活能高,一般须在较高温度下进行,扩散速率低,因此渗层浅。渗钒后金属具有较高的抗高温氧化能力和耐蚀性,能分别适应不同的环境介质。

渗金属的方法主要有固体法(如粉末包装法、膏剂涂渗法等)、液体法(如熔盐浸渍法、熔盐电解法、热浸法等)和气体法。钒可单独渗入,也可几种共渗,还可与其他工艺(如电镀、喷涂等)配合进行复合渗,如铬铝共渗、铬铝硅共渗、钴(镍、铁)铬铝钒共渗、镀钽后的铬铝共渗、镀铂(钴)渗铝、渗层夹嵌陶瓷、铝-稀土共渗等。

渗钒是热扩散法(Thermal Diffusion,TD)盐浴渗金属技术的一种,具有理论成熟,工艺稳定,处理效果好和价格低廉的特点。该工艺所形成的覆层在常温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具有优异的抗磨损能力,在冷作模具和零件的表面强化中应用效果良好。TD法盐浴渗钒获得的覆层与基体结合力强于物理气相沉积(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PVD)、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等方法获得的结合力,覆层耐磨性能优异。不过,由于TD法渗钒的温度高,处理过程中的变形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图5-12~图5-17为模具钢表面在不同工艺下渗钒后的组织形貌。

渗铝是一种使金属铝原子渗入金属工件表层的化学热处理工艺。钢铁和镍基、钴基等合金渗铝后,能提高抗高温氧化能力,提高在硫化氢、含硫和氧化钒的高温燃气介质中的耐蚀性。因此渗铝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建筑部门使用的管道、容器,能节约大量不锈钢和耐热钢。渗铝的方法很多,冶金工业中主要采用热浸、静电喷涂或电泳沉积后再进行热扩散的方法,大量生产渗铝钢板、钢管、钢丝等。低碳钢工件渗铝后可在780℃下长期工作。18-8型不锈钢和铬不锈钢渗铝后,在594℃硫化氢气氛中,耐腐蚀能力比未渗铝的大大增加。760℃时在含铅燃料燃烧产物的腐蚀下工作的汽车排气阀,或是在900℃下工作的燃气轮机叶片,渗铝后的耐蚀性都有明显增加。

渗铝过程中,铝和铁会发生相互扩散,从而形成包含以下七部分的渗层:渗层表面主要成分是FeAl2和少量的Fe2Al5及FeAl3。这层的铝含量为45%(质量分数)左右(此层仅在热浸渗铝层中存在,在固体粉末包埋的渗铝层中一般不存在)。第二层主要成分是FeAl、这层铝含量为32%(质量分数)左右。第三层主要成分是Al4C3相,灰色棒状。第四层主要成分是Fe3Al,这层铝含量在14%(质量分数)以下。第五层Al在α-Fe中的固溶体,铝含量在10%(质量分数)以下。第六层为贫碳区。第七层为富碳区。渗铝层分为以上七层仅为理论上的表述,在实际上有些层可能不存在,有些即使存在,层间也没有明显界限。图5-18即为灰铸铁表面渗铝后的组织,图5-19是球墨铸铁表面镀铬后的组织。

978-7-111-40038-7-Chapter05-35.jpg

图5-12a 表层组织 200×

978-7-111-40038-7-Chapter05-36.jpg

图5-12b 表层组织 400×

图号:5-12 材料:45钢

处理工艺:表面渗钒 浸蚀方法:4%硝酸酒精溶液浸蚀

组织说明:渗钒层是连续的光亮条,厚度均匀,无明显微观缺陷。

978-7-111-40038-7-Chapter05-37.jpg

图5-13a 表层组织 400×

978-7-111-40038-7-Chapter05-38.jpg

图5-13b 表层组织 400×

图号:5-13 材料:T10钢

处理工艺:表面渗钒(950℃) 浸蚀方法:硝酸盐酸苦味酸酒精溶液浸蚀

组织说明:渗V层组织。表面渗V层比较致密。由于碳含量高,渗V层厚度大,且在材料内部出现了与表面渗钒层分离的钒的化合物。

978-7-111-40038-7-Chapter05-39.jpg

图5-14a 表层组织 200×

978-7-111-40038-7-Chapter05-40.jpg

图5-14b 表层组织 400×

978-7-111-40038-7-Chapter05-41.jpg

图5-14c 表层组织 200×

978-7-111-40038-7-Chapter05-42.jpg

图5-14d 表层组织 400×

图号:5-14 材料:T10钢

处理工艺:950℃表面渗钒 浸蚀方法:硝酸盐酸苦味酸酒精溶液浸蚀

组织说明:T10钢渗V层异常组织。由于渗V层温度偏低,组织不致密,界面不平整,内部存在夹杂,甚至出现裂纹。

978-7-111-40038-7-Chapter05-43.jpg

图5-15a 表层组织 200×

978-7-111-40038-7-Chapter05-44.jpg

图5-15b 表层组织 800×

图号:5-15 材料:9SiCr(www.xing528.com)

处理工艺:表面渗钒 浸蚀方法:硝酸盐酸苦味酸酒精溶液浸蚀,DIC偏光处理

组织说明:9SiCr表面渗钒后的组织形貌。表面渗钒层连续、均匀而致密。

978-7-111-40038-7-Chapter05-45.jpg

图5-16a 渗钒后微观组织800×

978-7-111-40038-7-Chapter05-46.jpg

图5-16b 表层组织 800×

图号:5-16 材料:Cr12MoV

处理工艺:表面渗钒 浸蚀方法:硝酸盐酸苦味酸酒精溶液浸蚀

组织说明:表层是白亮色的渗钒层,渗层厚度均匀,连续性和致密性好;主要由VC、Cr7C3碳化物组成,硬度高达2800HV;基体为碳化物和隐针状马氏体。渗层与基体界面分明,基体中的C原子大量扩散到渗层中,而V极少从渗层扩散到基体内部。

978-7-111-40038-7-Chapter05-47.jpg

图5-17a 表层组织 400×

978-7-111-40038-7-Chapter05-48.jpg

图5-17b 表层组织 400×

图号:5-17 材料:Cr12MoV

处理工艺:表面渗钒 浸蚀方法:硝酸盐酸苦味酸酒精溶液浸蚀

组织说明:渗V层异常组织。由于渗剂中钒含量不足,导致表面渗钒层组织不致密;同时,硼元素向钢铁内部扩散,形成铁硼化合物。

978-7-111-40038-7-Chapter05-49.jpg

图5-18a 表层组织 100×

978-7-111-40038-7-Chapter05-50.jpg

图5-18b 表层组织 200×

978-7-111-40038-7-Chapter05-51.jpg

图5-18c 心部组织 200×

978-7-111-40038-7-Chapter05-52.jpg

图5-18d 心部组织 400×

图号:5-18 材料:奥氏体灰铸铁

处理工艺:渗铝 浸蚀方法:4%硝酸酒精溶液浸蚀,DIC偏光处理

组织说明:奥氏体灰铸铁基体组织为片状石墨+奥氏体+晶界化合物;表层为Al-Si合金渗铝层;界面上形成了过渡层,其物相主要为Fe3Al。

978-7-111-40038-7-Chapter05-53.jpg

图5-19a 表层组织 200×

978-7-111-40038-7-Chapter05-54.jpg

图5-19b 心部组织 800×

图号:5-19 材料:球墨铸铁活塞环

处理工艺:表面镀铬 浸蚀方法:4%硝酸酒精溶液浸蚀,DIC偏光处理

组织说明:表层为镀铬层,基体为球墨铸铁淬火组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