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分析云南地方茶树多样的生化成分资源

分析云南地方茶树多样的生化成分资源

时间:2023-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云南因独特的地理与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包括栽培品种、地方群体品种、野生种以及近源种质等[2,3]。本研究以保存于国家大叶茶树种质资源圃的51份云南地方茶树资源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其主要生化成分的遗传多样性,并从中发掘出一些特异的种质,为深入研究与利用云南茶树种质资源提供参考。

分析云南地方茶树多样的生化成分资源

段志芬 尚卫琼 杨盛美 李友勇 刘 悦 刘本英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省茶学重点实验室,云南勐海 666201)

摘 要:以51份云南地方茶树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通过对其生化成分遗传多样性分析与比较表明:51份云南地方茶树种质资源的主要化学成分之间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变异,变异系数在2.34%~14.92%,基于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水浸出物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遗传距离为15处聚为3类,第1类群氨基酸含量较高,第2类群具有较高的水浸出物和高茶多酚含量,第3类群咖啡碱含量较低;对儿茶素类及没食子酸含量基本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云南地方茶树资源的儿茶素组分有较大的变异区间,变异系数为13.1%~60.2%;儿茶素类及没食子酸含量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遗传距离为15处聚为2类,第1类群的儿茶素总量、GA含量、D、L-C含量、EGCG含量、EC含量及ECG含量都高,EGC含量较低,第2类群表现为儿茶素总量、EGC含量和ECG含量都较低;在51份云南地方茶树种质资源中,有5个树种红绿茶皆适制,有46个树种适制绿茶。

关键词:云南;地方茶树资源;生化成分;多样性(www.xing528.com)

注:★为通讯作者。

种质资源在种质创新以及新品种选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云南因独特的地理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包括栽培品种、地方群体品种、野生种以及近源种质等[2,3]。地方茶树种质资源蕴含着丰富的变异类型及稀有或特有的性状,而对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创制新种质、培育优良新品种的关键,同时也是解决当前品种同质化严重、地方特色品种缺乏问题的关键[3]。近年来,对云南地方茶树种质资源研究很多:蒋会兵[4]对云南10个地区的830份茶树种质资源主要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比较表明:云南茶树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表型遗传多样性。尚卫琼[5]对云南省景洪市古茶树资源农艺性状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检测的8个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在15.15%~57.74%之间,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最低分枝高>叶面积>树幅>树高>叶长>叶宽>花冠直径>果实大小;古茶树农艺性状的13个特征向量中4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73.026%。刘福桥[6]对云南双江县古茶树种质资源的表型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发现19个描述型性状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分化,部分表型在168份古茶树种质资源中具有特殊的性状。段志芬[7]、季鹏章[8]对云南野生茶树资源型态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周萌[9]、夏丽飞[10]、徐礼羿[11]运用分子标记和基因表达水平对云南茶树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指出云南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变异丰富,汪云刚[12]采用田间自然鉴定、低温处理试验等方法,对105份云南茶树种质资源进行了抗寒性和抗虫性鉴定,筛选出了11份抗性表现较好的资源,堵源康[13]、杨盛美[14]、罗向前[15]、段志芬[16]对云南茶树种质资源进行了生化组分多样性分析,分别筛选出了高氨基酸、高茶多酚、高儿茶素等优异种质资源,且对种质资源进行了适制性的筛选。

本研究以保存于国家大叶茶树种质资源圃的51份云南地方茶树资源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其主要生化成分的遗传多样性,并从中发掘出一些特异的种质,为深入研究与利用云南茶树种质资源提供参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