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业节水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农业节水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时间:2023-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在乌鲁木齐、吐鲁番、哈密、石河子、巴州等地建立了滴灌和微喷灌水技术试验示范区,灌溉作物主要是果树和蔬菜。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哈密节水型社会建设和建立农民用水者协会的试点工作已全面展开。

农业节水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输水工程节水技术

渠道是我国农田灌溉最主要的输水方式,而传统的土渠输水渗漏损失较大,一般约占输水量的50%~60%,沙性土质的渠道渗漏损失甚至高达70%以上。按渠系水利用系数0.52计算,年输水损失约200亿m3。因此,积极推行渠道防渗,降低输水损失,是缓解水资源紧缺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节水灌溉的重要技术措施。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新疆水利工作者因地制宜,在渠道防渗技术上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根据所使用的防渗材料种类,渠道防渗可分为石料衬砌防渗(干砌卵石、干砌卵石灌浆、浆砌卵石)、混凝土衬砌防渗、塑料薄膜防渗、水泥土衬砌防渗和混合材料防渗等。

用于农业灌溉的低压管道输水技术也越来越被广泛应用,对不同管材的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的设计、施工安装和运行管理进行了试验示范,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近年来,原来采用的水泥沙管、混凝土管材逐渐被性能较好的薄壁PVC 管、双壁波纹管所替代。目前,全疆共有低压管道输水灌溉面积约24万亩,主要分布在乌鲁木齐哈密吐鲁番昌吉阿克苏喀什等地州市的井灌区。

2.田间节水灌溉技术

新疆农业地面灌溉面积占89%,主要为畦灌与沟灌两种类型,这两类地面灌水技术应用面积,占总灌溉面积的约70%,大水漫灌现象依然存在。

近年来,节水增效比较显著的地膜种植面积迅速发展,地膜保墒面积占总灌溉面积的32.70%,因此也带来了地膜污染问题。

现有喷灌面积约200万亩,主要以半固定管道式喷灌为主。

目前在乌鲁木齐、吐鲁番、哈密、石河子、巴州等地建立了滴灌和微喷灌水技术试验示范区,灌溉作物主要是果树蔬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新疆把滴灌技术应用于覆膜棉花栽培,实行膜下滴灌,其面积发展迅速,目前已达300多万亩,其节水与经济效益均十分显著。其相配套设备(如管材、过滤装置、施肥装置、末级配水器等)也由初期依靠从以色列和美国进口,逐步发展为国内、区内自行生产,因而大幅度降低了建设和运行成本。

3.节水灌溉制度(www.xing528.com)

南、北、东疆现有17个较为正规的灌溉试验站点,试验基地面积总计约4200亩。各站对当地的主要作物的需水量、灌溉制度、灌水技术和土壤改良等进行了试验研究,积累了大量实测资料,取得了一定理论分析成果。一部分灌溉试验站还根据气象、土壤和作物条件,建立了计算作物需水量的经验和半经验公式。这些研究试验成果的取得,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特别是为“以水定地”、总量控制、限额用水、定额管理的水权管理体制的建立,以及灌区水土、水盐平衡的控制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4.与农业节水相配合的农业综合技术措施

农业综合技术措施是发展节水农业,提高田间灌水效率和作物水分生产率的重要环节。新疆采取的与农业节水相配合的农业综合技术措施,主要有:地膜覆盖、中耕保墒、抗旱剂和土地平整等。

地膜覆盖主要是为了减少作物棵间无效蒸发和提高地温。多年来,新疆农业科技工作者围绕地膜栽培技术做了大量的研究、试验和推广工作,取得了许多系列成果,独创的膜上灌技术是在地膜栽培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膜覆盖技术具有显著的蓄水保墒增产作用,但残膜对农田土壤的污染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针对这一问题,一方面在“九五”期间研制开发了残膜回收机械;另一方面无污染的光降解膜技术也开始在各地试验研究,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今后还应进一步研究解决地膜污染问题。

耕作保墒是一种传统的降低土壤蒸发和保持土壤水分的技术,已耗资少、技术简单,易于推广,节水效果也很显著。通过深耕深松可扩大土壤蓄墒库容,达到有效拦截利用春秋雨、雪水的目的。此外中耕松土可以有效地切断表层土壤毛细管,大大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达到保墒的目的。

化学抗旱保水技术在农业生产中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目前,植物抗旱剂(黄腐酸)在新疆得到了推广应用。

5.节水灌溉管理措施

加强节水灌溉管理,并且深入改革管理体制合和管理机制,是农业节水健康发展的关键。从2000年开始,新疆全面推行了“供水到户”的灌溉用水管理模式,收到了极佳的效果。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哈密节水型社会建设和建立农民用水者协会的试点工作已全面展开。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的实施,在许多灌区建立了自动化监测系统,提高了灌区水资源调度管理的科学技术水平。塔里木河流域水权管理体制的建立和运行,极大地强化了人们的水权意识、节水意识,为强制性节水机制的建立作了有益的尝试。

虽然节水灌溉管理体制合和管理机制改革与建设目前还处在探索和试点阶段,还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和困难,但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改革的思路是清晰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