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应急预案的核心内容简介

应急预案的核心内容简介

时间:2023-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接警人员接受报警后,应按预先确定的通报程序,迅速向有关应急机构、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发出事故通知,以使其采取相应的行动。抢救与救援是应急救援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其目的是为了尽快地控制事故的发展,防止事故的蔓延和进一步扩大,从而最终控制住事故,并积极营救事故现场的受害人员。

应急预案的核心内容简介

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

1.应急预案概况

应急预案概况主要描述施工单位概况以及危险特性状况,同时对紧急情况下应急事件、适用范围提供简述并作为必要说明,如明确应急方针与原则,作为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纲领。

2.预防程序

预防程序是对潜在的事故(灾害)、可能的次生与衍生事故(灾害)进行分析并说明采取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3.准备程序

准备程序应说明应急行动前所需采取的准备工作,包括应急组织及其职责权限,应急队伍建设和人员培训、应急物资的准备、预案的演练、公众的应急知识培训、签订互助协议等。

4.应急程序

在应急救援程序过程中,存在一些必需的核心功能和任务,如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警报与紧急公告、通信、事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与安置、医疗与卫生、公共关系、应急人员安全、抢救与救援、泄漏物控制等,无论何种应急过程都必须围绕上述核心功能和任务开展。应急程序主要指上述核心功能和任务的程序和步骤。

1)接警与通知。准确了解紧急事件的性质和规模等初始信息,是决定启动应急救援的关键。接警作为应急相应的第一步,必须对接警人员作出明确的要求和规定,要求保证迅速、准确地向报警人员询问事故(事件)现场的重要信息。

接警人员接受报警后,应按预先确定的通报程序,迅速向有关应急机构、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发出事故通知,以使其采取相应的行动。

2)指挥与控制。重大事故(灾害)的应急救援往往涉及多个救援机构,因此,对应急行动的统一指挥和协调是应急救援有效开展的关键。对此应建立分级响应、统一指挥、协调和决策程序,以便对事故(事件)进行初期评估,确认紧急状态,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响应决策,建立现场工作区域,确定重点保护区域和应急行动的优先原则,指挥和协调现场各救援队伍开展救援行动,合理高效地调配和使用应急资源。

3)警报与紧急公告。当事故(灾害事件)可能影响到周边地区,对周边地区的公众可能造成威胁时,应及时启动警报系统,向公众发出警报,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向公众发出紧急通知,告知事故性质、对健康的影响、自我保护措施、注意事项等,以保证公众能及时作出自我防护响应。决定实施疏散时,应通过紧急公告确保公众了解疏散的有关信息,如疏散的时间、路线、随身携带物、交通工具及目的地等。

4)通信。通信是应急指挥、协调和外界联系的重要保障,在现场指挥中心、应急中心、各应急救援组织、新闻媒体、医院、上级政府和外部救援机构等之间必须建立的应急通信网络。该部分应说明主要通信系统的来源、使用、维护以及应急组织通信需要的详细情况等,并充分考虑紧急状态下的通信能力和保障,并建立备用的通信系统。

5)事态监测与评估。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必须对事故(事件)的发展势态及影响及时进行动态地监测,建立对事故现场及场外进行监测和评估的程序。事态监测在应急救援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决策支持作用,其结果不仅是控制事故现场,制定消防、抢险措施的重要决策依据,也是划分现场工作区域,保障现场应急人员安全,实施公众保护措施的重要依据。即使在现场恢复阶段,也应对现场和环境进行监测。

6)警戒与治安。为保障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事故(事件)现场周围建立警戒区域,实施交通管制,维护现场治安秩序是十分必要的。其目的是防止与救援无关的人员进入事故现场,保障救援队伍、物资运输和人群疏散等的交通疏通,并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伤亡。

7)人群疏散与安置。人群疏散是减少人员伤亡扩大的关键措施,也是最彻底的应急响应。预案应当对疏散的紧急情况和决策、预防性疏散准备、疏散区域、疏散距离、疏散路线、疏散运输工具、安全庇护场所以及回迁等作出规定和准备,应充分考虑疏散人群的数量、所需要的时间和可利用的时间、风向等环境变化,以及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的疏散等问题。对已实施时疏散的人群,要做好临时生活安置,保障必要的水、电、卫生等基本条件。

8)医疗卫生。对受伤人员采取及时有效地现场急救以及合理地转送医院进行治疗,是减少事故现场人员伤亡的关键。医疗人员必须了解主要危险对人群造成的伤害类型,并经过相应的培训,掌握对危险化学品受伤害人员进行正确消毒和治疗的方法。

9)公共关系。重大事故发生后,不可避免地会引起新闻媒体和公众的关注。应将有关事故的信息、影响、救援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向媒体和公众进行统一发布,以消除公众的恐慌心理,控制谣言,避免公众的猜疑和不满。应保证事故和救援信息的统一发布,明确发布的程序,避免信息的不一致性。同时,还应处理好公众的有关咨询、接待和安抚受害家属。(www.xing528.com)

10)应急人员安全。重大事故尤其是涉及危险物质的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危险性极大,必须对应急人员自身的安全问题进行周密考虑,包括安全预防措施、个体防护等级、现场安全监测等,明确应急人员进出现场和紧急撤离的条件和程序,保证应急人员免受事故的伤害。

① 抢救与救援。抢救与救援是应急救援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其目的是为了尽快地控制事故的发展,防止事故的蔓延和进一步扩大,从而最终控制住事故,并积极营救事故现场的受害人员。尤其是涉及危险物质的泄漏、火灾事故,其消防和抢险工作的难度和危险性巨大。该部分应对消防和抢险工作的组织、相关消防抢险设施、器材和物质、人员的培训、行动方案以及现场指挥等做好周密的安排和准备。

② 泄漏物控制。危险物质的泄漏或失控,将可能引发火灾、爆炸或中毒事故,对工人和设备等造成严重危险,而且,泄漏的危险物质以及夹带了有毒物质的灭火用水,都可能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同时也会给现场救援工作带来更大的危险。因此,必须对危险物质进行及时有效地控制,如对泄漏物的围堵、收容和清消,并进行妥善处理。

5.恢复程序

恢复程序是说明事故现场应急行动结束后所需采取的清除和恢复行动。现场恢复是在事故被控制后进行的短期恢复,从应急过程来说意味着应急救援工作的结束,并进入另一个工作阶段,即将现场恢复到一个基本稳定的状态。经验教训表明,在现场恢复的过程中往往仍存在着潜在的危险,如余烬复燃、受损建筑物倒塌等,所以,充分考虑现场恢复过程中的危险,制定恢复程序,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6.预案管理

应急预案是应急救援工作的指导文件。应对预案的制定、修改、更新、批准和发布作出明确的管理规定,保证定期或在应急演习、应急救援后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针对各种变化的情况以及预案中所暴露出的缺陷,不断地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根据《电力企业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电力企业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每三年至少修订一次,预案修订结果应当详细记录。

第二十七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电力企业应当及时对应急预案进行相应修订:

1)企业生产规模发生较大变化或进行重大技术改造的;

2)企业隶属关系发生变化的;

3)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形成重大危险源的;

4)应急指挥体系、主要负责人、相关部门人员或岗位职责已经调整的;

5)依据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发生变化的;

6)应急预案演练、实施或应急预案评估报告提出整改要求的;

7)电力监管机构和有关部门提出要求的。

作为电力施工企业,属于流动性很强的企业,其工作场所、工作内容经常发生变化,一个施工现场一个模式,一个自然环境,所以,不论工程大小,每一个工程,每一个项目,都应有相应的应急预案,每接受一项新任务都要制定(修订)适合该项目的应急预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