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设计中心:管理与共享图形资源,轻松实现多种样式的添加和应用

设计中心:管理与共享图形资源,轻松实现多种样式的添加和应用

时间:2023-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AutoCAD 2010中,通过设计中心,不仅可以管理本地计算机上的图形资源,还可管理局域网或Internet上的图形资源。使用设计中心,可将其他图形文件中的标注样式、表格样式、文字样式、块、图层、线型等直接添加到当前图形文件中,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单击下拉菜单“工具”→“选项板”→“设计中心”,可打开“设计中心”选项板,打开选项板顶部的“树状图切换”按钮,单击“打开的图形”选项卡,显示当前文件,如图3.46所示。

设计中心:管理与共享图形资源,轻松实现多种样式的添加和应用

在AutoCAD 2010中,通过设计中心,不仅可以管理本地计算机上的图形资源,还可管理局域网或Internet上的图形资源。使用设计中心,可将其他图形文件中的标注样式、表格样式、文字样式、块、图层、线型等直接添加到当前图形文件中,从而实现资源共享。

单击下拉菜单“工具”→“选项板”→“设计中心”,可打开“设计中心”选项板,打开选项板顶部的“树状图切换”按钮,单击“打开的图形”选项卡,显示当前文件(如Drawing1.dwg),如图3.46所示。

图3.46 “设计中心”选项板之“打开的图形”选项卡

单击“文件夹”选项卡,找到某图形文件(如扳手.dwg)单击,选中该文件(如扳手.dwg),单击“标注样式”,在右侧的框中列出了该文件(如扳手.dwg)所有的标注样式,右击某标注样式(如“非角度标注”),弹出快捷菜单,如图3.47所示,选择“添加标注样式”,则将选中文件(如扳手.dwg)中的某“标注样式”(如“非角度标注”)添加到当前文件(如Drawing1.dwg)中。

图3.47 “设计中心”选项板之“文件夹”选项卡

【综合实训1】创建图形样板文件myA4与带属性的块block_myA4

本综合实训在第1章综合实训得到的图形样板文件mine的基础上,创建A4图框,并保存成图形样板文件myA4。在图形样板文件myA4的基础上创建带属性的块block_myA4。

Step1:新建文件

启动AutoCAD 2010程序,单击下拉菜单“文件”→“新建”,弹出“选择样板”对话框,选择样板“mine”,单击“打开”按钮。

Step2:创建A4图框

(1)绘制矩形1,半角状态下,矩形的第一角点和另一角点分别输入“0、0”和“297、210”。

(2)向内偏移矩形,偏移距离为5,得到矩形2。

(3)利用“正交模式”绘制长度为130的水平线Line1,起点输入“292,13”。

(4)向上偏移Line1,偏移距离为8,得到Line2;向上偏移Line2,偏移距离为8,得到Line3;向上偏移Line3,偏移距离为8,得到Line4。

(5)利用“正交模式”绘制长度为32的竖直线Line5,起点为Line4的左端点。

(6)向右偏移Line5,偏移距离为12,得到Line6;向右偏移Line6,偏移距离为28,得到Line7;向右偏移Line7,偏移距离为25,得到Line8;向右偏移Line8,偏移距离为12,得到Line9;向右偏移Line9,偏移距离为18,得到Line10。

(7)以Line2为边界,修剪Line6、Line7、Line9和Line10;以Line8和修剪过的Line10为边界,修剪Line1和Line3。

(8)以Line2为边界,修剪Line6、Line7、Line9和Line10;以Line8和修剪过的Line10为边界,修剪Line1和Line3。

(9)选中矩形2、Line4和Line5,从“图层控制”下拉列表中选择“轮廓线层”。

Step3:创建文字

标题栏中要创建的文字如图3.48所示。

图3.48 A4图框中的文字

(1)将“文字层”设置为当前图层。

(2)用“多行文字”命令创建文字“制图”,在绘图区标题栏附近单击作为文字框的第一角点;命令行输入c(选择选项“栏”),点击回车键;再次点击回车键,默认输入栏类型为“动态”;命令行输入12(指定栏宽为12),点击回车键;命令行输入0(指定栏间距宽度为0),点击回车键;命令行输入8(指定栏高为8),点击回车键,弹出“文字格式”对话框和宽为12、高为8的矩形文字框,在文字框中输入文字“制图”;在“文字格式”对话框单击“居中”按钮,从“多行文字对正”下拉列表中选择“正中”,单击“确定”按钮。

放大显示标题栏区域,单击文字“制图”,按住左键拖动使得文字框的边界和如图3.48所示的标题栏中文字“制图”所在的矩形边界重合,松开左键,即将文字“制图”放置到标题栏中对应的位置。

(3)单击文字“制图”,右击选中的文字“制图”,弹出快捷菜单,选择“复制”;在标题栏附近右击,弹出快捷菜单,选择“粘贴”;移动光标,当复制的“制图”文字框和如图3.48所示的标题栏中文字“审核”所在的矩形边界重合时,单击鼠标左键,即将复制的文字“制图”放置到如图3.48所示的标题栏中文字“审核”所在的位置。双击复制的文字“制图”,弹出“文字格式”对话框和文字框,将文字框内“制图”改为“审核”。

(4)在标题栏附近右击,弹出快捷菜单,选择“粘贴”;移动光标,当复制的“制图”文字框和如图3.48所示的标题栏中文字“比例”所在的矩形边界重合时,单击鼠标左键,即将复制的文字“制图”放置到如图3.48所示的标题栏中文字“比例”所在的位置。双击复制的文字“制图”,弹出“文字格式”对话框和文字框,将文字框内“制图”改为“比例”。用同样的方法创建文字“材料”。

(5)用“多行文字”命令创建文字“(日期)”,创建过程同文字“制图”,文字框的大小为宽25、高8;并将文字“(日期)”放置到如图3.48所示的标题栏中“制图”所在行对应的位置。

(6)复制文字“(日期)”,将其放置到如图3.48所示的标题栏中“审核”所在行对应的位置。

(7)用“多行文字”命令创建文字“(图名)”,创建过程同文字“制图”,文字框的大小为宽65、高16;在弹出的“文字格式”对话框中,在“文字高度”文本框中输入10;并将文字“(图名)”放置到如图3.48所示的标题栏中对应的位置。

(8)复制文字“(图名)”,将其放置到如图3.48所示的标题栏中对应的位置;并将文字框内“(图名)”改为“(校名)”。

(9)用“多行文字”命令创建文字“(图号)”,创建过程同文字“制图”,文字框的大小为宽35、高16;在弹出的“文字格式”对话框中,在“文字高度”文本框中输入10;并将文字“(图号)”放置到如图3.48所示的标题栏中对应的位置。

(10)用“多行文字”命令创建文字“(XX)”,创建过程同文字“制图”,文字框的大小为宽18、高12;并将文字“(XX)”放置到如图3.48所示的标题栏中“比例”所在行对应的位置。

(11)复制文字“(XX)”,将其放置到如图3.48所示的标题栏中“材料”所在行对应的位置。

制图者和审核者签名可拍照保存成*.bmp格式,单击下拉菜单“插入”→“光栅图像参照”,弹出“选择参照文件”对话框,找到签名文件双击鼠标左键,弹出“附着图像”对话框,单击“确定”按钮,在绘图区任意位置单击,放置签名。将签名缩放后移动到标题栏的对应位置。单击下拉菜单“修改”→“对象”→“图像”→“边框”,命令行输入0将IMAGEFRAME的值设为0(IMAGEFRAME的值为1时才能编辑插入的图像)。

Step4:保存为图形样板文件myA4

单击下拉菜单“文件”→“另存为”,弹出“图形另存为”对话框,从“文件类型”下拉列表中选择“AutoCAD图形样板(*.dwt)”,在“文件名”文本框中输入myA4,选择默认的保存路径,单击“保存”按钮,弹出“样板选项”对话框,单击“确定”按钮。也可将A4图框创建成有属性的块。

Step5:新建文件

启动AutoCAD 2010程序,单击下拉菜单“文件”→“新建”,弹出“选择样板”对话框,选择样板“myA4”,单击“打开”按钮。

Step6:删除标题栏中的部分文字

保留文字“制图”“审核”“比例”和“材料”,删除标题栏中的其余文字。

Step7:修改文字样式

单击下拉菜单“格式”→“文字样式”,弹出“文字样式”对话框,在“高度”文本框中输入0(否则定义块的属性时无法改变文字高度),单击“置为当前”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是”按钮,单击“文字样式”对话框的“关闭”按钮。

Step8:定义块的属性

(1)定义属性“图名”。单击下拉菜单“绘图”→“块”→“定义属性”,弹出“属性定义”对话框。设置“文字设置”组合框时,从“对正”下拉列表中选择“居中”,在“文字高度”文本框中输入10;设置“属性”组合框时,在“标记”文本框中输入文字“(图名)”,在“提示”文本框中输入文字“请输入图名”,在“默认”文本框中输入文字“(图名)”;其他采用默认设置;单击“确定”按钮,在标题栏附近单击放置属性“图名”;放大显示标题栏区域,单击属性“图名”,按住左键拖动将属性“图名”放置到标题栏的对应位置。

(2)定义属性“图号”。属性“图号”定义过程同属性“图名”,设置“属性”组合框时,在“标记”文本框中输入文字“(图号)”,在“提示”文本框中输入文字“请输入图号”,在“默认”文本框中输入文字“(图号)”。

(3)定义属性“校名”。属性“校名”定义过程同属性“图名”,设置“属性”组合框时,在“标记”文本框中输入文字“(校名)”,在“提示”文本框中输入文字“请输入校名”,在“默认”文本框中输入文字“(校名)”。

(4)定义属性“比例”。属性“比例”定义过程同属性“图名”,设置“文字设置”组合框时,从“对正”下拉列表中选择“居中”,在“文字高度”文本框中输入5;设置“属性”组合框时,在“标记”文本框中输入文字“(XX)”,在“提示”文本框中输入文字“请输入比例”,在“默认”文本框中输入文字“(XX)”。

(5)定义属性“材料”。属性“材料”定义过程同属性“比例”,设置“属性”组合框时,在“标记”文本框中输入文字“(XX)”,在“提示”文本框中输入文字“请输入材料”,在“默认”文本框中输入文字“(XX)”。

(6)定义属性“制图日期”。属性“制图日期”定义过程同属性“比例”,设置“属性”组合框时,在“标记”文本框中输入文字“(日期)”,在“提示”文本框中输入文字“请输入制图日期”,在“默认”文本框中输入文字“(日期)”。

(7)定义属性“审核日期”。属性“审核日期”定义过程同属性“比例”,设置“属性”组合框时,在“标记”文本框中输入文字“(日期)”,在“提示”文本框中输入文字“请输入审核日期”,在“默认”文本框中输入文字“(日期)”。

Step9:创建外部块

(1)命令行输入wblock,弹出“写块”对话框。

(2)在“源”组合框中,点选“对象”单选框;“X”“Y”“Z”文本框均输入0;点选“保留”单选框,单击“选择对象”按钮,选中所有对象,点击回车键。

(3)在“目标”组合框中,单击“文件名和路径”文本框右侧的“浏览”按钮,弹出“浏览图形文件”对话框,输入文件名“block_myA4”,选择保存路径,单击“保存”按钮,单击“确定”按钮。

【综合实训2】创建工程图以及图纸的输出

本综合实训主要练习缓冲衬垫视图的创建过程、块的插入和图纸的输出。为了练习更多的编辑命令,缓冲衬垫工程图采用了三个视图。

一、创建如图3.49所示的工程图

图3.49 要创建的工程

Step1:新建文件

启动AutoCAD 2010程序,单击下拉菜单“文件”→“新建”,弹出“选择样板”对话框,选择样板“mine”,单击“打开”按钮。

Step2:创建如图3.50所示的俯视图过程(一)

(1)从“图层”工具栏的“图层控制”下拉列表中选择“中心线层”,将“中心线层”设置为当前图层。

(2)绘制中心线。绘制长度为100的水平线Line1;利用“对象捕捉追踪”,沿着Line1的中点竖直向上追踪距离为50的点作为起点,竖直向下绘制长度为100的竖直线Line2。

图3.50 创建俯视图过程(一)

(3)绘制两个同心圆。将“轮廓线层”设置为当前图层;以直线Line1和直线Line2的交点为圆心,分别绘制直径为40的圆circle1和直径为100的圆circle2。

(4)绘制正四边形。调用“正多边形”命令,边的数目为4,正多边形的中心点为圆circle1的圆心,外切于圆(直径为150),得到正四边形。

(5)创建环形阵列array1。以正四边形的左上角顶点为圆心绘制半径为40的圆circle3;调用“阵列”命令,弹出“阵列”对话框;选择“环形阵列”,拾取圆circle1的圆心,从“方法”下拉列表中选择“项目总数和填充角度”,项目总数和填充角度分别为4和360,选择圆circle3作为构造环形阵列的对象。

(6)修剪图形。以正四边形为边界,修剪环形阵列array1的4个圆,得到4段四分之一圆弧,从左上角开始,顺时针依次命名为arc1、arc2、arc3和arc4;再以圆弧arc1~圆弧arc4为边界,修剪正四边形,得到4条直线,从最上方开始,按顺时针方向依次命名为Line3、Line4、Line5和Line6。

Step3:创建如图3.51所示的主视图过程(一)

绘制矩形。利用“对象捕捉追踪”,沿着Line3的左端点竖直向上追踪距离合适的点作为矩形的第一个角点,移动光标,在动态输入框中输入150后按Tab键,输入20后点击回车键,确定矩形的另一个角点。

Step4:创建如图3.52所示的主视图过程(二)

图3.51 创建主视图过程图(一)

图3.52 创建主视图过程图(二)

(1)分解矩形。调用“分解”命令,将矩形分解成4条直线,假定矩形最上方的水平边为直线Line7,其余3条边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为直线Line8、Line9和直线Line10。

(2)绘制竖直线Line11和水平线Line12。分别捕捉直线Line7的中点和直线Line9的中点作为竖直线Line11的起点和中点;分别捕捉直线Line10的中点和直线Line8的中点作为水平线Line12的起点和中点。

(3)偏移直线。选择竖直线Line11作为要偏移的对象,分别向左和向右偏移20,得到竖直线Line13(左)和竖直线Line14(右);选择直线Line11作为要偏移的对象,分别向左和向右偏移50,得到竖直线Line15(左)和竖直线Line16(右)。

(4)设置中心线。选中Line7,从“图层”工具栏的“图层控制”下拉列表中选择“中心线层”,可以看到设置完成后,当前图层未发生改变,还是“轮廓线层”。

Step5:创建如图3.53所示的俯视图过程图(二)

(1)绘制圆circle4。利用“相切、相切、半径”法绘制与圆弧arc1和直线Line3均相切、半径为10的圆circle4。

(2)绘制圆circle5。利用“相切、相切、半径”法绘制与圆弧arc2和直线Line3均相切、半径为10的圆circle5。(www.xing528.com)

(3)创建环形阵列array2。拾取圆circle1的圆心,从“方法”下拉列表中选择“项目总数和填充角度”,项目总数和填充角度分别为4和360,选择圆circle4和圆circle5作为构造环形阵列的对象。

Step6:创建如图3.54所示的俯视图过程(三)

图3.53 创建俯视图过程(二)

图3.54 创建俯视图过程(三)

(1)修剪图形。以圆弧arc1~圆弧arc4和直线Line3~直线Line6为边界,修剪环形阵列array2的8个圆,得到8段圆弧。

(2)修剪图形。以得到的8段圆弧为边界,修剪arc1~圆弧arc4和直线Line3~直线Line6。

Step7:创建如图3.55所示的主视图过程(三)

(1)修剪图形。以水平线Line12为边界,修剪竖直线Line13、竖直线Line14、竖直线Line15和竖直线Line16。

(2)修剪图形。以修剪过的竖直线Line15和竖直线Line16为边界,修剪水平线Line12。

(3)将水平线Line7分解成3段。调用“打断于点”命令;选中水平线Line7;单击修剪过的竖直线Line15和水平线Line7的交点,在交点处将水平线Line7分解成两个对象。

再次调用“打断于点”命令(不要采用直接回车的方法);再次选中水平线Line7;单击修剪过的竖直线Line16和水平线Line7的交点。

(4)将修剪过的水平线Line12分解成3段。调用“打断于点”命令,在修剪过的竖直线Line13和水平线Line12的交点、修剪过的竖直线Line14和水平线Line12的交点处将水平线Line12分解成3段。

(5)将水平线Line9分解成3段。调用“打断于点”命令,在修剪过的竖直线Line13和水平线Line9的交点、修剪过的竖直线Line14和水平线Line9的交点处将水平线Line9分解成3段。

Step8:创建如图3.56所示的主视图过程(四)

图3.55 创建主视图过程图(三)

图3.56 创建主视图过程图(四)

创建12个半径均为2的圆角。调用“圆角”命令;命令行输入r,点击回车键(选择“半径”选项);输入2,点击回车键(指定圆角半径);输入m,点击回车键(选择“多个”选项);靠近要创建的圆角位置,依次单击要创建圆角的两条边。

放大图3.56如图3.57所示,可以发现:水平线Line7的中间段Line7_2、修剪过的水平线Line12的中间段Line12_2和水平线Line9的中间段Line9_2均未与圆角相交。自左向右,假定与水平线Line7_2未相交的圆角为fillet1和fillet2,与水平线Line12_2未相交的圆角为fillet3和fillet4,与水平线Line9_2未相交的圆角为fillet5和fillet6。

Step9:创建如图3.58所示的主视图过程(五)

图3.57 主视图过程图(四)的放大

图3.58 创建主视图过程(五)

调用“延伸”命令;以图3.57中圆角fillet1~圆角fillet6为边界,靠近圆角fillet1和圆角fillet2的位置分别单击水平线Line7_2,靠近圆角fillet3和圆角fillet4的位置分别单击水平线Line12_2,靠近圆角fillet5和圆角fillet6的位置分别单击水平线Line9_2。

Step10:创建如图3.59所示的左视图

(1)调用“复制”命令,将主视图过程(五)复制到其正右方的合适位置。

(2)将“剖面线层”设置为当前图层。

(3)调用“图案填充”命令,弹出“图案填充”对话框;图案选择“ANSI37”,拾取左边填充边界内的任意一点。

(4)调用“图案填充”命令,弹出“图案填充”对话框;图案选择“ANSI37”,拾取右边填充边界内的任意一点。

Step11:创建如图3.60所示的主视图过程(六)

图3.59 创建左视图

图3.60 创建主视图过程(六)

(1)选择除了矩形和中心线以外的所有对象,单击“图层控制”下拉列表中的“虚线层”,所选对象变成虚线。

(2)打开“图层特性管理器”,关闭“轮廓线层”和“中心线层”,使矩形和中心线不可见且不可打印。

(3)选中所有对象(图3.60中的所有虚线),单击下拉菜单“修改”→“特性”,弹出“特性”对话框,将线型比例改为0.2。

(4)打开“图层特性管理器”,打开“轮廓线层”和“中心线层”。

Step12:拉长中心线并修改线型比例

(1)调用“拉长”命令;命令行输入de,点击回车键(选择“增量”选项);输入5,点击回车键(输入长度增量);依次单击三个视图中所有中心线靠近两端的位置。

(2)选中三个视图中所有中心线,单击下拉菜单“修改”→“特性”,弹出“特性”对话框,将线型比例改为0.2。

Step13:缩放图形

(1)单击下拉菜单“修改”→“缩放”,调用“缩放”命令。

(2)选中所有对象;单击circle1的圆心(指定基点),输入0.5回车(指定比例因子)。

Step14:尺寸标注

(1)将“尺寸标注层”设置为当前图层。

(2)单击下拉菜单“格式”→“标注样式”,弹出“标注样式管理器”对话框;从样式列表框中选中“非角度标注”,单击“修改”按钮,弹出“修改标注样式:非角度标注”对话框;在“主单位”选项卡中,修改“测量单位比例”组合框中的“比例因子”,在“比例因子”文本框中输入2(和Step11中的0.5对应),单击“确定”按钮,返回“标注样式管理器”对话框;单击“关闭”按钮。

(3)俯视图尺寸标注,如图3.61所示。半径尺寸R10或R40前无须添加文本“8X”或“4X”。若有四个相同的直径尺寸φ80,则在“φ80”前添加文本“4X”可采用如下方法:选中直径尺寸φ80,单击下拉菜单“修改”→“对象”→“文字”→“编辑”,弹出“文字格式”对话框和矩形文字框;在φ80前添加4X,4和大写字母X之间、X和φ之间均空一格;仅选中X,将其字体改为“黑体”(这样可使X看起来更像乘号),单击“确定”按钮。

(4)主视图尺寸标注如图3.62所示。

(5)左视图尺寸标注如图3.63所示。

图3.61 俯视图尺寸标注

图3.62 主视图尺寸标注

图3.63 左视图尺寸标注

Step15:插入块

(1)单击下拉菜单“插入”→“块”,弹出“插入”对话框。

(2)单击“浏览”按钮,找到块block_myA4双击鼠标左键。

(3)在“插入点”组合框中,取消勾选“在屏幕上指定”复选框;“X”“Y”“Z”文本框均输入0。

(4)在“比例”组合框中,取消勾选“在屏幕上指定”复选框;勾选“统一比例”复选框;“X”文本框输入1。

(5)在“旋转”组合框中,取消勾选“在屏幕上指定”复选框;“角度”文本框输入0。

(6)取消勾选“分解”复选框;单击“确定”按钮,弹出“编辑属性”对话框。

(7)“编辑属性”对话框的设置如图3.64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将块block_myA4设置的比例(比例为1)、旋转角度(角度为0)插入指定的位置。

(8)双击块block_myA4的任意位置,弹出如图3.65所示的“增强属性编辑器”对话框,可修改块block_myA4的属性。

图3.64 设置“编辑属性”对话框

图3.65 “增强属性编辑器”对话框

Step16:移动图形

(1)调用“移动命令”,选中三个视图上的所有对象,将其移动到块block_myA4的A4图框内,以保证主视图放置的位置合适为准。

(2)打开状态栏上的“正交模式”,选中俯视图上的所有对象,将其上下移动调整和主视图之间的距离。

(3)选中左视图上的所有对象,将其左右移动调整和主视图之间的距离。

Step17:输入如图3.66所示的技术要求

(1)将“文字层”设置为当前图层。

(2)调用“多行文字”命令,创建如图3.66所示的技术要求,放置到标题栏上方合适位置。

Step18:创建如图3.67所示的签名

图3.66 技术要求

图3.67 创建签名

方法参照本章综合实训1中的Step3。

Step19:保存为图形文件“缓冲衬垫工程图.dwg”

单击下拉菜单“文件”→“保存”,弹出“图形另存为”对话框,在“文件名”文本框中输入“缓冲衬垫工程图”,选择保存路径,单击“保存”按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