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聚丙烯腈纤维(PAN)的特点和应用

聚丙烯腈纤维(PAN)的特点和应用

时间:2023-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聚丙烯腈纤维又称腈纶,指含丙烯腈85%以上的聚丙烯腈共聚物或均聚物。丙烯腈含量在35%~85%以上的共聚物纤维,称为改性聚丙烯腈纤维或改性腈纶。聚丙烯腈均聚物结晶度极高,不易染色,手感及弹性都较差,呈现脆性,不能满足纺织加工和服用的要求。在聚丙烯腈均聚物中引入第二单体、第三单体后,大分子侧基有很大变化,增加了其结构和构象的不规则性。

聚丙烯腈纤维(PAN)的特点和应用

丙烯腈纤维又称腈纶,指含丙烯腈85%以上的聚丙烯腈共聚物或均聚物。丙烯腈含量在35%~85%以上的共聚物纤维,称为改性聚丙烯腈纤维或改性腈纶。腈纶柔软,保暖性好,密度比羊毛小,有“合成羊毛”之称,可代替羊毛制成膨体绒线、腈纶毛毯、腈纶地毯

聚丙烯腈均聚物结晶度极高,不易染色,手感及弹性都较差,呈现脆性,不能满足纺织加工和服用的要求。

1.形态结构 腈纶采用湿法纺丝制备。以硫氰酸钠为溶剂的腈纶,其截面是圆形;以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的腈纶,截面是花生果形。腈纶的纵向一般较为粗糙,似树皮状。

湿纺腈纶的结构中存在微孔,微孔的大小与共聚物的组成、纺丝成形条件有关,并影响纤维的力学及染色性能。

2.聚集态结构 聚丙烯腈大分子呈螺旋状空间立体构象。在聚丙烯腈均聚物中引入第二单体、第三单体后,大分子侧基有很大变化,增加了其结构和构象的不规则性。腈纶大分子沿着纤维轴向排列有序,而在垂直于纤维轴的方向上无序排列。(www.xing528.com)

3.化学稳定性 聚丙烯腈大分子主链对酸碱比较稳定,然而侧基氰基在酸碱的催化下会发生水解生成酰胺基,进一步水解成羧基,从而使聚丙烯腈转化为可溶性的聚丙烯酸而溶解,造成纤维失重,比强度降低,甚至完全溶解。

腈纶在具有氧化性漂白剂如亚氯酸钠、过氧化氢和还原剂如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保险粉存在下,呈现良好的稳定性。

腈纶不被虫蛀,这是优于羊毛的一个重要性能,对醇、有机酸(甲酸除外)、碳氢化合物、油、酮、酯及其他物质都比较稳定,但可溶于浓硫酸、酰胺和亚砜类溶剂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