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洁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清洁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时间:2023-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检测机构的混乱和缺乏检测文件审核的规范性,造成各种品牌原辅材料的检测报告缺乏公信力,也带来了印刷企业原辅材料选择的混乱及审核依据不充分等问题。

清洁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1.北京印刷行业清洁生产的现实问题

尽管北京市的印刷企业超过千家,但真正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只有几十家,仅占印刷企业数量的不到4%;利润过千万元的企业更少,仅占印刷企业数量的近2%。印刷属于服务加工业,重资产、人员密集、利润不高,北京印刷业以出版物印刷为主,近年来原材料价格上涨、用工成本增加,以及行业的同质化竞争带来的工价较低,使得清洁生产投入成为企业的较大负担或难以承受之重,导致一些企业不愿开展清洁生产,或即便被迫进行清洁生产,也尽可能规避问题或敷衍了事。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印刷企业会出现末端治理设施未正常使用而遭受环保处罚的原因之一。

2.被审核印刷企业对清洁生产的认识问题

一些印刷企业并不真正了解清洁生产,特别是一些企业负责人忙于企业生产,忙于应付各种环保检查,但却不了解清洁生产并不仅仅是解决生产中的VOCs排放等环保问题,还将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减少生产环节不必要的支出和浪费,提高企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因此,在清洁生产审核中会出现企业负责人没有实质参与清洁生产,对审核报告并不了解;企业并没有很好地配合咨询机构,审核重点、清洁生产目标等难以通过审核;企业员工没有广泛参与,不了解清洁生产要求,生产操作不规范。种种问题经常导致印刷企业难以通过清洁生产审核。

3.清洁生产标准难以覆盖各种生产类型的问题

随着国家针对环境保护、污染物防治和清洁生产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印刷行业也制定了相关的标准,如北京市地方标准《印刷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DB11/1201—2015)、《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印刷业》(DB11/T 1137—2014)等。但印刷产品种类繁多、印刷企业生产类型也不同,在对标中经常会出现标准中的指标难以覆盖的情况,如印钞企业虽采用凹版印刷,但却与非吸收材料塑料薄膜印刷采用的溶剂型凹版印刷在生产工艺特点、产废、排放等方面有很大不同;如某些包装盒印刷企业,虽为包装印刷企业,采用的却主要是与出版物印刷相同的平版胶印工艺,产品产量的表述也有其特殊的方面;如数字印刷,按照“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需要进行强制清洁生产规定,虽然数字印刷机上一般自带VOCs吸附收集装置,但一些国外进口的喷墨墨水(属原辅材料)的挥发性严重超标,国内还没有针对性的标准等。这类问题直接导致清洁生产中企业缺乏明确的标准和审核中对标的不统一性。

4.印刷企业环保原辅材料选用的问题

影响污染物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生产中使用的原辅材料,实现清洁生产最有效的方式是施行生产的源头治理。印刷行业主要的原辅材料包括油墨、润版液(平版印刷)、洗车水、胶黏剂等。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收紧,倒逼了印刷的上游企业——原辅材料制造商,经过几年的研发和改进,除洗车水以外的主要原辅材料基本上满足当前的环保要求。但检测机构的混乱和缺乏检测文件审核的规范性,造成各种品牌原辅材料的检测报告缺乏公信力,也带来了印刷企业原辅材料选择的混乱及审核依据不充分等问题。此外,目前印刷企业使用的洗车水仍未达到环保标准,这成为采用某些方式的印刷企业可免除末端治理的一票否决,从而带来治理过程中更大的二次污染。

5.末端治理技术不够成熟带来的问题(www.xing528.com)

末端治理成为进行清洁生产审核印刷企业的必然选择。尽管在国家的环保政策要求下,诸多研发机构及生产企业转而开展环保治理技术及设施的研发,但毕竟我国开展环保治理的年头还较短,而环保治理的需要却很迫切,必然出现末端治理技术并不成熟就走向了市场的现象。特别是针对不同行业污染物成分和排放速率相差甚远的情况,许多企业只能成为环保治理设施改进的试验场。治理设施经费的较大投入,治理效果投入产出的不对等,以及设施运行费用的剧增,对生产效益并不高的印刷企业成为巨大的负担。特别在末端治理这一新兴技术和装备不断升级换代和技术进步的征途上,印刷企业陷入总难以达标、被动升级换代的循环中。

6.清洁生产审核尺度不尽统一的问题

尽管目前清洁生产审核均依据统一的清洁生产审核法律、法规和标准,但毕竟不同印刷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是由不同的审核专家来参与的。由于审核专家对审核标准掌握的尺度不同,对治理技术的认识不同,对不同类型印刷企业生产情况了解的不同,均会带来审核结果的不同。一些印刷企业的产品和生产方式并没有在清洁生产相关标准上明确,会造成审核专家难以准确“量刑”;一些印刷技术和材料尚不成熟,却被片面夸大了效果,以致误导审核专家的正确判断;对适合不同类型印刷企业末端治理技术的了解和掌握不同,会促使审核专家的决策不同。出现针对同一印刷企业、同一审核材料所提供的建议有较大差异也是现实的问题。

7.审核机构专业性不足的问题

大量印刷企业会聘请审核机构帮助完成清洁生产审核,但审核机构的专业性却良莠不齐。一些企业刚刚起步从事清洁生产咨询工作,对清洁生产内容、清洁生产技术的把握和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的撰写水平差异较大。特别是咨询机构会面向各个不同的行业,完全了解每一类行业的生产特点、工艺、设备、技术等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如果从事印刷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的咨询机构对印刷企业所涉及的相关技术缺乏深入了解,很难很好地把握审核重点和撰写出符合行业现状、企业发展的分析报告,更难于为企业清洁生产出谋划策,也自然很难帮助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

8.危险废物转移不及时的问题

印刷企业生产会产生固态和液态的危险废物,如废润版液、废洗车水、废洗版水、废墨渣、废墨罐、废胶渣、废擦机布、废活性炭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废物必须由有专业资质的回收公司回收和处置,因此印刷企业必须建有独立的、符合贮存要求的危废库。印刷企业只要生产就会产生危废,生产量越大,危废的产生量越大,但由于有专业资质的回收公司太少,印刷企业往往很难及时将危废转移,这不仅造成危废库爆满难以满足贮存要求,还带来了巨大的污染风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