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成果推广效果在印刷教育领域得到显著应用

研究成果推广效果在印刷教育领域得到显著应用

时间:2023-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项成果在北京印刷学院、全国开设印刷工程专业的二十多所高等学校、几十所开设印刷课程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和印刷行业得到推广应用,收到显著效果。学生科研活动发表学术论文9篇,EI论文检索1篇,学生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技术4项。

研究成果推广效果在印刷教育领域得到显著应用

本项成果在北京印刷学院、全国开设印刷工程专业的二十多所高等学校、几十所开设印刷课程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和印刷行业得到推广应用,收到显著效果。

(1)推动北京印刷学院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化,得到广泛认可

近五年来,通过专业课程的立体化教学体系建设,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队伍、教材、网站、资源库和实习基地建设得到极大增强,课程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2008年,《现代印刷机械原理与设计》获得北京市精品教材称号,2010年,“印刷设备概论”课程获得北京市精品课程,课程教学团队获得北京印刷学院优秀教学团队称号,课程负责人获得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第二届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优秀裁判员奖”,2011年,《印刷设备概论》教材获得北京市精品教材称号,“印刷设备实习基地”获得北京印刷学院特色实践创新基地称号,2012年,课程负责人获得北京市教学名师称号,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成果获得北京印刷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两项。课程教学团队完成教改项目9项,发表教改论文16篇,承担科研项目24项,发表科研论文63篇,获得18个教学或教师奖项,取得专利17项,聘请5位行业专家兼职授课,青年教师参加专业培训达到52人次。活跃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强大的校内校外教学团队和特色实践创新平台,推动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化。

课程教学体系建设的“以人为本”理念和立体化建设思路在北京印刷学院20多个专业的上百门优质课程、精品课程建设中得到推广应用。例如在“印刷机械设计”“机电控制基础”“机械设备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包装机械概论”“印刷设备管理与维护”等一系列专业课程中推广,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激活了课程教学活力,教师授课更加精神饱满,学生上课更加认真,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教学效果更加凸显。学生对课程和教师的评教分数持续上升,主观评价丰富多彩。近五年,所有主讲教师的学生评教成绩均在90分以上。多名教师相继获得“我最尊敬的老师”“雅昌教育教学奖”“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和“实践教学突出贡献奖”等荣誉。

(2)推动了北京印刷学院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形式多样的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改变了专业课程的教学定式,强化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思想和“因材施教”教学规律的实践。“现场教学”“讨论课教学”“个性化作业”和“分阶段考试”等多项教学方法改革成果应用于印刷工程、包装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自动化、数字印刷和工业设计本科专业的“印刷设备概论”必修课程教学中,年均达到20个班570多人,课程应用学生面总计达到约2800多人;“模块化教学”和“协作式教学”等实践教学方法改革成果应用于印刷工程、包装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和自动化本科专业,以及印刷设备操作与维护和印刷设备与技术专科专业的“印刷设备概论”实习课程教学中,年均达到21个班560多人,课程应用学生面总计达到约2800多人。较大学生面的不同教学环节的针对性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推动了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与改革,在全校几十门专业课程教学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推广应用,如印刷工程专业的“印后加工技术”课程和包装工程专业的“包装印刷技术”课程教学中。

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潜力,培养了学生们的学习主体意识,建立起学生们的探索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们的实践创新能力。近年来,学生参与课程教师的科研项目16项,学生参与市级和校级大学生科研计划项目达上百项;学生科研活动发表学术论文9篇,EI论文检索1篇;参与专业竞赛获奖10项,分别取得国家级和市级奖励;学生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技术4项。(www.xing528.com)

(3)推动了专业课程实践创新平台建设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自主开发建立的独具特色的“印刷设备实习基地”,不仅丰富了课程教学体系的立体化,满足了专业课程的教学需要,为课程的现场教学、模块化教学、协作式教学环节提供了支撑平台,而且为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提供了教学支撑,更为大学生科技活动、国家创新创业计划、大学生专业竞赛计划和二课堂活动等学生创新活动计划提供了应用平台。基地承担本科“印刷设备概论”“印刷机械设计”“印后加工设备”“印刷设备管理与维护”等课程的现场教学、专题讨论、主题授课和开放式教学,应用学生达年均约700人次,承担专科印刷设备操作与维护、印刷设备与技术专业的“印刷机结构原理”课程的现场教学应用学生达年均约90人次,承担本科印刷工程、包装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自动化专业的“印刷设备实习”实践课程,惠及学生达年均约500人次,承担本科、专科“印刷机结构实习”实践教学课程的学生达年均约180人次,承担本科“印刷机械设计”课程的课程设计学生年均约120人次,承担毕业设计、大学生科技活动、大学生专业竞赛计划和大学生实践创新等实践活动的学生年均约200人次,全年约有1800人次学生应用该实践创新平台。

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加强,科研和创新精神得到养成,专业创新能力得到锻炼,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和大学生科研计划的学生和项目逐年增加,参加校级、市级和国家级专业竞赛的本专科学生人数快速增长,2010年的第二届和2012年的第三届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多人在经过基地培训后分别取得国家级大奖和市级奖项。学生科研活动发表学术论文9篇,EI论文检索1篇,学生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技术4项。

(4)推动了兄弟高校专业课程改革与印刷行业技术进步,得到盛赞

作为课程改革成果的市级精品教材《印刷设备概论》在其他兄弟院校得到应用,如西安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印刷工程专业开设的印刷设备课程均选用《印刷设备概论》精品教材教学或作为教学参考书,并对教材的内容与体系的先进性、科学性和专业性给予高度评价,并派人来校学习取经六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

已出版两版的《平版印刷工》培训教材在印刷行业得到广泛应用,被指定作为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的指定教材。本校继续教育学院举办的印刷技术和印刷管理培训班一直选用《印刷设备概论》精品教材作为培训教材,全国众多印刷企业的职工培训均选用《印刷设备概论》精品教材作为职工的技术培训教材,如中国钞票印制总公司、中国日报社、中直机关印刷企业等。印刷行业的上百家企业管理人员、生产技术人员和设备管理人员选用《印刷设备概论》教材作为专业参考书籍

本成果的精品课程网站、特色资源库等课程教改成果上网公开开放展示,不仅为学生们的课外自学提供了方便的平台,还为学生们的就业和继续教育提供了产业链资信参考,备受学生们的关注。同时,也为印刷行业提供了丰富的专业资讯,为社会印刷设备知识普及提供了资源,得到行业技术人员的夸奖,开放以来的点击率或下载率达到近万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