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PCB板参数的设置方法推荐

PCB板参数的设置方法推荐

时间:2023-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6-21“参数选择”对话框这里列出了14类系统参数设置,下面来分别介绍。“Online DRC”:在线DRC检查,选取该项后,PCB设计过程中若有违反设计规则的情况,系统将用绿色标示,提示修正错误。“Display”显示参数设置这主要是设置PCB编辑器显示界面的内部引擎设置,切换到“Display”选项卡,如图6-22所示,下面介绍各参数的含义。“PCB 2D”平面显示PCB电路板的显示设置,默认采用“Altium

PCB板参数的设置方法推荐

选择菜单栏中的“Tools(工具)”→“Preferences(参数选择)”,系统将弹出如图6-21所示的“参数选择”对话框。

图6-21 “参数选择”对话框

这里列出了14类系统参数设置,下面来分别介绍。

(1)“General”常规参数设置

常规参数设置选项卡是对电路板设计中一些常规的操作进行设定。将图6-21所示的编辑器首选项设定对话框切换为“General”选项卡,各参数含义如下:

●“Editing Options”编辑选项区域。

“Online DRC”:在线DRC检查,选取该项后,PCB设计过程中若有违反设计规则的情况,系统将用绿色标示,提示修正错误

“Snap To Center”:中心捕获,选取该项后,当用鼠标左键按住图件时,光标将自动滑至图件的中心。若是元件,光标将滑至元件的第一脚;若是导线,则滑至导线的起点处。

“Smart Component Snap”:智能元件捕获,选取该项后,当用鼠标左键按住图件时,光标将移至图件最近的焊盘。

“Snap To Room Hot Spots”:Room热点捕获,选取该项后,当用鼠标左键按住Room图件时,光标将移至矩形图件距离鼠标左键点击处最近的一角。

“Double Click Runs Inspector”:双击运行监测器,选取该项后,双击图件即可运行监测器。

“Remove Duplicates”:删除重复的图件。

“Confirm Global Edit”:确认全局编辑,当使用全局编辑功能修改图件属性后需要确认。

“Protect Locked Objects”:保护锁定的对象,被保护对象被编辑时需要确认。

“Confirm Selection Memory Clear”:确认清除存储器,当清除选取的内存时需要确认。

“Click Clears Selection”:单击清除所选,只要在编辑区的空白处单击鼠标左键即可清除当前的选择。

“Shift Click To Select”:按住“Shift”键的同时用鼠标左键选中图件。选中后,图件后面的“Primitives”按钮被激活。通常取消对该复选框的选中状态。

“Smart Track Ends”:智能布线末端,选中该项后,进行交互式布线时,若有走线穿过焊盘,则该走线将以焊盘为端点分成两段。

●“Other”其他区域。

“Undo/Redo”:设置撤销和重做的次数。

“Rotation Step”:旋转角度。

“Cursor Type”:光标类型设置,可以设置为“Large 90”,即跨越整个编辑区的十字形大指针;“Small 90”小十字形指针;“Small 45”小×字形指针。

“Comp Drag”:设定元件移动的方式。选择“none”,则元件移动时,连接的导线不跟随移动,导致断线;选择“Connected Tracks”时,导线随着元件一起移动,相当于原理图编辑环境中的拖拽。

●“Autopan Options”自动边移区域,该区域设置当光标移至编辑区的边缘时图纸移动的样式和速度设定。

“Style”提供了7种自动边移的样式。

“Disable”:禁止自动边移。

“Re-Center”:每次边移半个编辑区的距离。

“Fixed Size Jump”:固定长度边移。

“Shift Accelerate”:边移的同时按住“Shift”键使边移加速。

“Shift Decelerate”:边移的同时按住“Shift”键使边移减速。

“Ballistic”:变速边移,指针越靠近编辑区边缘,边移速度越快。

“Adaptive”:自适应边移,选择此项后还需设置边移的速度。

●“Space Navigator Options”导航选项,选中“Disable Roll”将禁止导航滚动。

●“Polygon Rebuild”:重新覆铜。设置覆铜后,当移动电路板时,会自动重新覆铜。

●“File Format Change Report”文件格式变化报告。

“Disable opening the report from older version”:打开较旧版本的文件时禁止产生报告。

“Disable opening the report from newer version”:打开较新版本的文件时禁止产生报告。

(2)“Display”显示参数设置

这主要是设置PCB编辑器显示界面的内部引擎设置,切换到“Display”选项卡,如图6-22所示,下面介绍各参数的含义。

图6-22 “Display”设置页

●“Display Options”。

“Use Flyover Zoom”:使用“Flyover Zoom”技术。

“Use Ordered Blending in 3D”:在3D显示时采用顺序混合。

“Use Alpha Blending”:采用Alpha混合。移动图件时产生透明感。一般不选中。

“Draw Shadows in 3D”:在3D显示时使用阴影显示。

●“Highlighting Options”高亮选项设置。

“Highlight in Full”:全部高亮,设置当图件高亮显示时是整个图件填满高亮显示还是仅仅高亮显示边框。

“Use Transparent Mode When Masking”:掩膜时使用透明模式。

“Show All Primitives In Highlighted Nets”:勾选有效时,在单层模式下显示所有层的对象(包括隐藏层中的对象),当前层高亮显示。取消该项,则单层模式下仅显示当前层的对象;多层模式下所有层的对象都以Highlighted Nets颜色显示出来。

“Apply Mask During Interactive Editing”:交互式布线时使用掩膜功能。

“Apply Highlight During Interactive Editing”:交互式布线时使用高亮功能。

●“Default PCB View Configurations”默认PCB电路板显示设置。

“PCB 2D”平面显示PCB电路板的显示设置,默认采用“Altium Standard 2D”。

“PCB 3D”三维显示PCB电路板的显示设置,默认是“Altium 3D Blue”,可在右边的下拉框中自行设置配置方案。

“PCB Lib 2D”平面显示PCB元件库时的显示设置,默认采用“Altium Standard 2D”。

“PCB Lib3D”三维显示PCB元件库时的显示设置,默认是“Altium 3D Blue”,可在右边的下拉框中自行设置配置方案。

●“Layer Drawing Order”:层绘制顺序设置按钮,即重新显示电路板时各层显示的顺序。单击“Promote”按钮提升绘制的优先级,或单击“Demote”按钮降低绘制顺序的优先级,单击“Default”按钮则恢复至默认的顺序。

(3)“Board Insight Display”板观察器显示参数设置

复杂的多层电路板设计使得电路板的具体信息很难在工作空间中表现出来。Altium Designer 17为我们提供了Board Insight板观察器这一观察电路板的利器。Board Insight具有Insight透镜、堆叠鼠标信息、浮动图形浏览、简化的网络显示等功能,后面将详细介绍Board Insight的参数设置。

将首选项对话框切换到“Board Insight Display”选项卡,这里主要设置板观察器显示参数的设置,如图6-23所示。

●“Pad and Via Display Options”焊盘和导孔显示选项。

“Use Smart Display Color”:使用智能颜色显示,焊盘和过孔上显示网络名和焊盘编号的颜色由系统自动设置。若不选择该项,还需自行设定下面的几项参数。

“Font Colors”:字体颜色,焊盘和过孔上显示网络名和焊盘编号的颜色。单击后面的颜色块设置。

“Transparent Background”:使用透明的背景,针对焊盘和过孔上字符串的背景,选取该项后不用设置下一项背景颜色。

图6-23 板观察器显示参数设置

“Background Color”:背景颜色,即焊盘和过孔上显示网络名和焊盘编号的背景颜色。

“Min/Max Font Size”:最大最小字体尺寸,针对焊盘和过孔上的字符串。

“Font Name”:字体名称选择,在后面的下拉框中选择字体。

“Font Style”:字体风格选择,可以选择“Regular”正常字体、“Bold”粗体、“Bold Italic”粗斜体和“Italic”斜体。

“Minimum Object Size”:对象最小尺寸,设置字符串的最小像素。字符串的尺寸大于设定值时能正常显示,否则不能正常显示。

●“Available Single Layer Modes”单层模式选项。

“Hide Other Layers”:非当前工作板层不显示。

“Gray Scale Other Layers”:非工作板层以灰度的模式显示。

“Monochrome Other Layers”:非工作板层以单色的模式显示。

(4)“Board Insight Modes”板观察器模式参数设置

切换到“Board Insight Modes”板观察器模式选项卡,如图6-24所示。

图6-24 板观察器模式设置

●“Display”显示区域。(www.xing528.com)

“Display Heads Up Information”:显示板观察器,即当光标处在编辑区时,显示光标所在位置的网络或图件的信息,如图6-25所示。

“Use Background Color”:设定板观察器的背景颜色,在后面的颜色块中设定背景颜色。

“Insert Key Reset Heads Up Delta Origin”:按“Insert”键复位光标的相对增量,即“dx”“dy”值。

“Mouse Click Resets Heads Up Delta Origin”:鼠标单击复位光标的增量值,即“dx”“dy”值归零。

“Hover Mode Delay”:悬停模式延迟,光标在编辑区停留多长时间后开始显示堆叠信息,在后面的文本框中填入具体数值或拖动滑块设置延迟值,延时显示堆叠信息对比如图6-26所示。

“Heads Up Opacity”:堆叠显示的不透明度,填入具体百分数值或拖动滑块进行设置。

“Hover Opacity”:光标悬停时的板观察器背景的不透明度,填入具体百分数值或拖动滑块进行设置。

图6-25 板观察器

图6-26 信息的堆叠显示

●“Visual Display Modes”和“Font”区域:该区域设置板观察器堆叠显示信息的具体内容,后面的选框可以设定是光标移动时“Heads Up”显示,还是光标停留时“Hover”显示;后面的“Font”区域则设置显示的字体信息。板观察器中可显示的信息如下:

“Cursor Location”光标所在位置坐标。

“Last Click Delta”离上次鼠标单击位置的坐标增量。

“Current Layer”当前层的名称。

“Snap Grid”捕获网络的间距。

“Summary”光标所指图件的数量。

“Heads Up Shortcuts”板观察器快捷键。

“Violation Details”违反设计规则的具体信息。

“Net Details”网络详细信息。

“Component Details”元件详细信息。

“Primitive Details”图件的详细信息。

●“Heads Up Preview”和“Hover Preview”预览区域:这两个预览区域分别提供光标移动和光标停留时板观察器显示信息的预览。

(5)“Board Insight Color Overrides”板观察器颜色覆盖

●“Base Pattern”基本模式有六种,一般选择第二种,如图6-27所示。

(6)“Board Insight Lens”板观察器透镜参数设置

板观察器还提供了一个观察透镜,用于观察电路板的细节,切换到板观察器透镜参数设置选项卡,如图6-28所示。

●“Configuration”配置区域:

“Visible”:是否使用板观察器提供的透镜放大显示对象。

“X Size”“Y Size”:透镜的横轴和纵轴的尺寸。

“Rectangle”:采用矩形透镜。

“Elliptical”:采用椭圆形透镜。

图6-27 板观察器颜色覆盖

●“Behavior”特性区域:

“Zoom Main Window to Lens When Routing”:在自动布线时缩放主窗口到观察透镜。

“Animate Zoom”:根据电路板缩放等级自动调整观察透镜缩放等级。

“On Mouse Cursor”:选取该项后,观察透镜随光标移动,否则将固定在屏幕的某处。

●“Content”内容区域:

“Zoom”:缩放,设置透镜放大的倍率,可在文本框中直接填入数值或拖动滑块指定。

“Single Layer Mode”:单层模式,可以设置为“Not In Single Layer Mode”,或“Monochrome Other Layers”在透镜中单色显示其他层。

●“Hot Keys”透镜显示的快捷键设置:

“Board Insight Menu”:板观察器菜单,快捷键为“F2”。

“Toggle Lens Visibility”:切换是否使用透镜,快捷键为“Shift+M”。

“Toggle Lens Mouse Tracking”:切换透镜是否跟随光标移动,快捷键为“Shift+N”。

“Toggle Lens Single Layer Mode”:切换是否使用单层模式,快捷键为“Ctrl+Shift+S”。

“Snap Lens To Mouse”:光标捕获透镜时,光标位于透镜的中央,快捷键为“Ctrl+Shift+N”。

图6-28 板观察器透镜参数设置

“Change Lens Zoom”:透镜缩放。

“Auto Zoom To/From Lens”:自动缩放。

(7)“DRC Violations Display”DRC错误显示

DRC错误显示参数设置如图6-29所示。

(8)“Interactive Routing”交互式布线参数设置

交互式布线参数就是设置手工布线时一些常规属性的设置,切换到“Interactive Routing”交互式布线选项卡,如图6-30所示,下面介绍各项参数设置的意义。

●“Routing Conflict Resolution”:布线冲突解决方案。该区域设置当交互式布线遇到冲突时程序所采用的处理方式,可采用下面的5种解决方案:

“Ignore Obstacles”:忽略障碍物,继续进行交互式布线。

“Push Obstacles”:遇到冲突或障碍物时将障碍物推开,继续进行布线。

“Walk around Obstacles”:遇到冲突或障碍物时绕过障碍物,继续进行布线。

“Stop At First Obstacle”:在遇到第一个障碍时停止。

“Hug And Push Obstacles”:遇到冲突或障碍物时绕过障碍物,根据情况推移或绕过障碍物进行布线。

图6-29 DRC错误显示参数设置

●“Interactive Routing Options”交互式布线选项区域。

“Restrict To 90/45”:限制走线只能45°或90°。

“Follow Mouse Trail”:跟随鼠标轨迹。

“Auto Terminate Routing”:自动结束布线。当完成一条布线时,自动断开布线。

“Auto Remove Loops”:自动移除回路。当交互式布线形成回路时,系统会自动移除旧的布线,自动移除回路的效果如图6-31所示。

“Allow Via Pushing”:允许过孔推挤。

●“Interactive Routing Width Sources”主要设置交互式布线时走线宽度和过孔尺寸。

“Pickup Track Width From Existing Routes”:采取现有走线的宽度,选取该项后当在现有走线的基础上继续走线时,系统将直接采用现有走线的线宽。

“Track Width Mode”:走线宽度模式,“User Choice”,用户选择宽度模式,布线过程中按下Shift+W键,弹出布线宽度选择菜单。用户可在其中选择线宽:“Rule Minimum”,使用布线规则中的走线最小宽度;“Rule Preferred”,使用布线规则中首选宽度;“Rule Maximum”,选择布线规则中的最大宽度。

图6-30 交互式布线参数设置

图6-31 自动移除回路

“Via Size Mode”:过孔尺寸模式。“User Choice”,用户选择尺寸模式。布线过程中按下Shift+V键,弹出过孔尺寸选择菜单。“Rule Minimum”,使用布线规则中的最小过孔尺寸;“Rule Preferred”,使用布线规则中首选过孔尺寸:“Rule Maximum”,选择布线规则中的最大过孔尺寸。

●“Dragging”设置拖拽布线时,保持走线角度的模式。只有选中“Preserve Angle When Dragging”项时才可以选择下面的选项。

“Ignore Obstacles”:忽略障碍。

“Avoid Obstacles(Snap Grid)”:避开障碍,但是走线捕获网络。

“Avoid Obstacles”:避开障碍,走线不捕获网络。

剩下的6种设置大家可按照系统默认设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