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焊接结构生产项目化教学改革方案

焊接结构生产项目化教学改革方案

时间:2023-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工作过程导向教学,也是一种项目化教学方法。

焊接结构生产项目化教学改革方案

4.1.1 项目课程

经过焊接专业的系统设计后,下一步就是课程的整体设计、单元设计、项目选择、优质课程资源建设等等。项目课程已经成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主导模式,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远远地超越了我国历次职业教育改革。

一、为什么要进行项目课程改革

上一章简述了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其目的是为了本章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从专业到课程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意味着项目课程的开发从专业层面过渡到课程层面,课程开发走向更加深入的细节。为什么要教改?我们首先看看学科课程和职教课程差异:

学科课程的评价标准:

1.备课充分、选材适当、概念准确、讲授透彻;

2.语言简练、知识系统、重点突出、难点分散;

3.操作规范、理实结合、教学互动、精讲多练;

4.因材施教、启发引导、精神饱满、指导耐心;

5.鼓励创新、手段先进、方法多样、管理得力

6.为人师表、敬业投入、教书育人、德智统一。

职教课程的评价标准:

1.课程是否突出“能力目标”。职业院校很重要的一条教学原则,就是就业导向。学生到这里来,首先是来训练企业需要的、实用的就业能力的,他必须能在未来的职业岗位上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接受知识、积累知识、记忆知识。

2.课程的内容是否以项目、任务为主要载体。知识可以学习,但能力只能训练而来。能力用什么训练?用“做事”来训练,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来训练。做什么事?首先是做学生未来职业岗位上的事,最好直接解决未来职业岗位上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所以说,能力训练的载体不是语言文字图形公式,而是项目和任务。

3.课程是否以学生为主体。职业教育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学生必须充分行动起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自己动手、动脑操练,反复动手训练,能力才能形成。

4.课程是否具有“系统的应用知识”。“知识”并不是“能力”,知识与能力不等同,但相互促进。职业院校的学生是学习系统的应用知识,而不是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或“专业理论”,这是高职与普通高校的区别之一。[1]

二、项目课程

职业院校的项目课程是“以工作任务为课程设置与内容选择的参照点,以项目为单位组织内容并以项目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项目课程是以工作任务为核心选择课程内容,作为项目课程内容的知识和技能是完全职业化的,是与工作任务密切相关的[2]

三、项目教学

项目课程需要靠项目教学来完成,才能实现课程知识、能力、素养目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因此“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工作过程导向教学,也是一种项目化教学方法。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法以职业活动为基础,综合考虑了实际工作的方式、内容、对象、组织、步骤等过程,同时按照职业教育教学的特点,以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为流程设计教学,使学生能够迅速而有效地学到未来工作所需的相关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4.1.2 项目课程标准

在课程标准与教材处理上,有些教师,拿着教材编写课程标准,即先有教材后有标准,这样做,从教学上比较合理,但这是一个错误的做法。必须先有课程标准,才能选用适合的教材。(www.xing528.com)

课程标准是对其门具体课程的目标、内容、组织及教材编写与实施要求等要素的规定,是重要的教学文件。由于各个院校文档规范模板或要求不同,所以,课程标准在格式和内容上有一定的差异,但大致情况相同,下面以某校课程标准为例说明:

第一部分:课程基本信息,包含课程名称、课程代码、课程类型、授课时间、学时、学分、前续课程和后续课程等等。

第二部分:课程概述,包含课程性质和修读条件。

第三部分:课程目标设计,包含总体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

如史维琴编写的《焊接工艺评定》选择了四个项目,分别是分离器焊接工艺评定及规程编制,冷凝器焊接工艺评定及规程编制,ASME压力罐焊接工艺评定及规程编制和编制中和釜焊接工艺规程。每个项目设计的应用知识和能力训练均不相同。

第四部分:课程内容设计,包含模块设计(模块(或子项目)名称)和详细设计(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教学方建议和课时)。

示例: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的详细设计见表4-1所示:

表4-1 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的详细设计

第五部分:课程实施建议,包含实训条件、师资条件和教材与教学资源

第六部分:考核方案

第七部分:教学建议等等。

课程标准中的重要内容,一定要具体,明了,便于实施,特别是项目的选择,决定了这门课程的成败,换句话说,项目的大小、适合不适合、对接行业企业程度、教学条件能不能实施等等。

4.1.3 课程项目与教学内容

课程中的大型综合项目是整个课程的骨干,该项目设计的优劣往往决定了整个课程的成败,项目选择可以是通用的,也可以是对接面向就业的行业企业。项目设计的步骤出错往往导致设计结果出错。

1.项目设计的步骤

第一步,设计“项目工作”自身。建议在设计课程项目时,先设计一个只考虑工作本身,不考虑“教学要素”的项目。按照企业工作的要求,设计一个详细的、完整的项目工作过程:角色、要求、数据、背景资料、图纸、计划、流程、各种可能的问题、验收的标准、奖罚标准、工作的步骤等。初步设计出项目的整体情境和阶段情境,覆盖该工作可能涉及的所有主要内容。也就是说,先把“要做一件什么具体的事情”想清楚。这个阶段特别要注意,先把工作的完整性要求放在第一位,暂不考虑教学要求。画出完成此“项目”的工作流程图。这个部分主要展示教师的专业工作经验和能力。

第二步,项目的“教学设计”。在尽可能保留上一步设计的“工作过程的完整性”的前提下,将教学要素考虑进去:①在项目的什么情境下,引出什么问题,用什么方式进行教学;②何时用行动引导,何时项目应当暂停,从而进入教学;③何时进行知识传授,何时进行知识和技能的总结,何时引出何种知识,抽象知识怎样与正在进行的操作进行对照融合;④何时引入对比的结果,怎样从具体工作引向一般结论等。这个阶段特别要对照知识的系统描述进行检查,特别是检查应用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这个部分主要展示教师的教学经验和能力,先有项目自身工作的完整设计,然后才有项目的教学设计。

第三步,将考虑了教学要素之后的项目落实到单元教学。根据项目工作和教学需求,准备充分的背景资料,建立课程的教学数据库,然后将这个大的项目分解到每次课中去,设计每次课的项目任务及其单元情境。设计每个单元教学的“教案”,将工作过程与教学过程有机融合在每次课的教学中。

如果一门课总共要上N次,就要为N次课设计N个以上的单元情境,用这些情境覆盖实际岗位中的“常规操作、错误操作、环境意外、紧急情境和违规操作”等各种情况,让学生通过“体验”认知并训练能力。力争每次课的情境都生动、精彩,不是重复枯燥的操作训练。课程让学生感到“真有趣、真有收获”,这样的课程整体设计就成功了。这部分是对教师企业实践经验、专业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综合考验。[3]

根据湖南支柱产业,《焊接结构生产》选择“工程机械焊接结构生产(梁的焊接、柱的焊接、桁架的焊接和底座的焊接)”、“化工容器焊接结构生产(封头的焊接、筒体的焊接和法兰、支座等的焊接)”、“机械零部件焊接结构生产(机床床身的焊接、减速机箱体的焊接和轮的焊接)”、“船舶及舾装件的焊接(纵向骨架的焊接、横向骨架的焊接和混合骨架的焊接)”和“车辆制造”五个项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