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通信电源设备维护指南

通信电源设备维护指南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保障系统稳定、可靠地运行和优质供电,良好的电源设备的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多数项目的检测标准并没有权威的定义,为了便于维护操作,而采取现场可以判断的描述性定义,需要电源设备维护人员灵活把握运用。保护功能检测标准:根据监控单元参数设定或设备出厂整定的参数作符合性检查。

通信电源设备维护指南

为了保障系统稳定、可靠地运行和优质供电,良好的电源设备的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是非常必要的。电源设备维护工作的基本任务是:

①保证向电信设备不间断地供电,供电质量符合标准;

②通过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和定期大修理,保证设备稳定、可靠运行,延长设备使用时间;

③迅速准确地排除故障,尽力减少故障造成的损失;

④经常保持设备和环境整洁,使机房环境符合设备运行的基本要求;

⑤采用新技术,改进维护方法,逐步实现集中监控,少人值守或无人值守。

概括起来说,电源设备维护包括日常维护、机房管理和巡检3个方面。

(一)日常维护

电源设备维护涉及电池、交直流配电设备、油机发电机开关电源设备、空调照明设备、动力环境监控设备以及机房环境等,每种设备维护又包括许多项目。多数项目的检测标准并没有权威的定义,为了便于维护操作,而采取现场可以判断的描述性定义,需要电源设备维护人员灵活把握运用。

1.机房环境和设备维护

(1)温湿度

检测标准:电力电池机房温度范围-5~40℃。

相对湿度:20%~80%。

检测工具:湿度计

检测方法:湿度计测量的为相对湿度,测量时要注意保持水气采集的干净、无污染。

(2)粉尘

检测标准:无明显积尘。

检测方法:对粉尘易于堆积的地方目测检查,如墙角、机柜顶部等。

(3)照明

检测标准:机房照度可以满足机箱内维护操作。

检测方法:对电源设备背离光源的部分做目测检查。

(4)通风

检测标准:电池机房必须有良好通风。

检测方法:定期开启门窗通风,减少机房腐蚀性、易燃易爆性气体富积。

(5)噪声

检测标准:空调、整流模块风扇运行无异常声音,变压器、滤波器无异常声音,噪声符合指标(50dB)要求。

检测工具:指标测试可用声级计

(6)消防器材

检测标准:消防设备布置符合设计规定,消防器材在有效期内并年检标志齐全。

检测方法:符合性、有效性检查,目测方法。

(7)密闭性

检测标准:门窗关闭后,刮风时没有明显的进风啸叫,机房没有屋顶渗漏、窗户与管线进水。

检测方法:目测,耳听。

2.接地系统与过压防护设备维护

(1)接地电阻

检测标准:接地电阻符合参考标准要求(或两次测量没有明显差别)。

检测工具:地阻仪。

检测方法:符合性测试,注意测量辅助点的选取,保证每次测量取点一致,以减少因测量方式不同造成的偏差。

(2)接地连接

检测标准:地网引出点焊接良好,无锈蚀;接地排上接地线连接牢固可靠。

(3)防雷部件

检测标准:防雷接地连接良好;防雷部件无变色、变形、开裂等。

(4)雷击告警

检测标准:防雷器指示灯显示正常,防雷部件过压损坏时能告警。

检测方法:对于有告警结点的压敏电阻防雷器或设计有告警电路的防雷器,模拟压敏电阻损坏时应能告警。

3.电源交流供电检查

(1)电网接地

接地规范:交流用电设备应采用三相五线制引入,零线不准安装熔断器,在零线上除电力变压器近端接地外,用电设备近端不许接地。交流用电设备采用三相四线制引入时,零线不准安装熔断器,在零线上除电力变压器近端接地外,用电设备和机房近端应重复接地。每年检测一次接地引线和接地电阻,其电阻值应不大于规定值。

(2)过压防护

防护要求:进、出变配电室的交流高压馈线超过避雷保护范围时,应分别装置高、低压避雷器

(3)交流断路器配置

检测标准:交流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值:照明回路按实际负荷配置,其他回路不大于最大负荷电流的2倍。

检测方法:根据断路器状态检查,断路器无热变形、接点发黑、接点附近电缆老化、龟裂等。

(4)相不平衡度

检测标准:相不平衡度低于4%(部标)。

检测工具:万用表

检测方法:测量各相电压,将电压差最大值与标称值(220V/380V)比较。

(5)电网波动范围

检测标准:(交流220V)187~242V,(交流380V)323~418V。

检测工具:万用表或查阅日常记录。

检测方法:测量点为受电端子,记录电网电压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一般要利用日常记录。

4.密封电池的维护

(1)电池端电压

检测标准:全组各单体电池端电压的最大值不低于2.18V/节。

检测工具:数字万用表。

测试方法:逐节电池测量。

测量包括三种状态:充电过程完成时各单体电压,放电20%以上时各单体电压以及均衡充电时各单体电压。但是,不论在哪种状态下检测到某节电池电压异常,均需要对该电池作单独补充电或更换处理,以保证整组电池性能一致。

(2)电池连接(牢固、腐蚀)

检测标准:电缆连接牢固;充放电电缆护层无老化、龟裂现象;均衡充电时电缆无明显发热。

检测方法:通过视觉和触觉判断。

(3)电池外观结构

检测标准:电池外形无鼓胀变形,电池壳体无漏液痕迹。

检测方法:视觉判断。

(4)放电维护

放电维护的基本要求是:

①每年应以实际负荷做一次核对性放电试验,放出额定容量的30%~40%。

②每3年应做一次容量试验,使用6年后宜每年一次。

蓄电池放电期间,每小时应测量一次端电压、放电电流。

5.开共电源设备维护

(1)系统均流

检测标准:各模块超过半载时,整流模块之间的输出电流不平衡度低于5%。

检测方法:通过监控单元观察每个模块的输出电流,计算不平衡度;通过观察各模块上的输出电流显示值,计算不平衡度。

处理方法:当出现模块之间输出电流分配不均衡(不平衡度大于5%)时,可以通过监控单元或模块面板上的电压调节电位器,将输出电流较大的模块输出电压调低至电流均衡,或将输出电流较小的模块电压调高至均衡。

(2)电压电流显示

检测标准:模块电压、母排电压、监控单元显示各输出电压之间偏差小于0.2V,模块显示电流、充电电流、负载总电流代数和不大于0.5A。

检测方法:从监控单元、整流模块读取各电压、电流值,根据以上标准做出判断。

(3)参数设定

检测标准:根据上次设定参数的记录(参数表)做符合性检查。

处理方法:对不符合既定要求的参数重新设定。

(4)通信功能

检测标准:系统各单元与监控单元通信正常;告警历史记录中没有某一单元多次通信中断告警记录。

(5)告警功能

检测标准:发生故障必须告警。

检测方法:对现场可试验项抽样检查,可试验项包括交流停电、防雷器损坏带告警灯或告警接点的防雷器、直流熔丝断(在无负载熔丝上试验)等。

(6)保护功能

检测标准:根据监控单元参数设定或设备出厂整定的参数作符合性检查。

检测时机:运行中的设备一般不易检测此项,只有在设备经常发生交流或直流保护,判断为电源保护功能异常时才做此检测。

检测方法是:通过外接调压器试验交流过欠压保护功能,通过强制放电检测直流欠压保护功能。

(7)管理功能

检测标准:监控单元提供的计算、存储和电池自动管理功能,可查询项末告蝥历史记录,可试验项的电池自动管理功能。

检测方法:模拟告警,监控单元将记录告警信息(检查存储功能),交流下电15min以上,上电后系统进入自动均充—转浮充充电过程(检查电池自动管理功能)。

(8)杂音指标

检测标准:衡重杂音:不大于2mV;峰-峰值杂音:不大于200mV。

检测工具:杂音计、示波器

检测要求:杂音测量时要求将电池与电源设备分离,但为了供电安全,现场操作不容许断开电池,只有在局站通信质量较差,认为电源设备供电质量不合要求时做杂音指标检测。(www.xing528.com)

检测方法:衡重杂音,用杂音计测量,由正负母排输入,杂音计置“电话杂音”测量档,峰-峰值杂音用示波器测量。

(9)耐压测试(停机大修时测试本项目)

耐压测试主要用来测试电源设备的输入对机壳、输出对机壳、输入对输出等之间的绝缘电阻与强度。

检测标准:绝缘电阻,加压直流500V测得电阻大于10MΩ;绝缘强度,交直流输入/输出之间施加电压2000V/50Hz持续一分钟无击穿且漏电流小于30mA,直流输出对地之间施加电压500V/50Hz持续一分钟无击穿且漏电流小于30mA。

检测工具:兆欧表、耐压测试仪。

测试方法:耐压测试仅在电源设备发生过耐压不足类型故障时做检测,如机壳放电、交流侧故障造成直流侧损坏。耐压测试时要将防雷器、模块内去耦电容等元器件分离后操作。

(10)内部连接

检测标准:插座连接良好,电缆布线与固定良好,无电缆被金属件挤压变形,连接电缆无局部过热和老化现象。

(11)风道与积尘

检测标准:模块风扇风道、滤尘网、机柜风道等无遮挡物、无灰尘累积。

检测工具:毛刷、皮老虎等。

检测方法:对风道挡板、风扇、滤尘网等进行拆卸清扫、清洗,晾干后装回原位。

(12)直流电缆

检测标准:线路设计时确定的容许压降,一般低于0.5V(低阻配电)。

检测方法:记录电缆上流过的最大电流,从设计资料上查阅电缆线经、布线长度,计算线路压降,核对线路压降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13)直流熔断器配置

检测标准:直流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值应不大于最大负载电流的2倍,各专业机房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应不大于最大负载电流的1.5倍。

检测方法:根据各负载最大电流记录来检查熔断器的匹配性。

(14)节点压降与温升

检测标准:1000A以下,每百安培≤5mV;1000A以上,每百安培≤3mV;节点温升不超过40℃。

检测工具:万用表、点温计。

检测方法:用万用表检查节点两端电缆或母线之间的压降,根据流过节点的电流核算节点压降的合理性;用点温计测量节点温升,测量结果必须满足温升限制和压降限制双重标准

(二)机房管理

1.机房管理的一般要求

机房的环境要求

①应保持整齐、清洁;

②室内照明应能满足设备的维护检修要求•,

③室内温湿度应符合本规程的要求。

(2)机房的管理

①应设置灭火装置,各种灭火器材应定位放置,定期更换随时有效,人人会使用;

②保持设备排列正规,布线整齐;

③应配备有仪表柜、备品备件柜、工具柜和资料文件柜等,各类物品应定位存放;

④门内外、通道、路口、设备前后和窗户附近不得堆放物品和杂物,以免防碍通过和工作;

⑤认真做好防火、防雷、防冻、防鼠害工作;

⑥无人值守机房必须安装环境监视告警装置,并将告警信号送到监控管理中心;

⑦维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机房管理细则。

2.代表工具的管理

工具、仪表是专用器材,应认真管理,并做到:

①专人管理,放置整齐,账、卡、物一致;

②定期检验仪表、工具,不合格的工具、仪表不得使用;

③工具、仪表借用时应办理借还手续,禁止私自领取做他用。

3.备品备件和材料的管理

电源室或电源维护中心的备品备件和材料,实行集中管理,专人保管。

①加强零备件的计划管理,每年按时汇总,并办理申报手续;

②贮备一定数量的易损零备件,并根据消耗情况及时补充,为防止零备件变质和性能劣化,存放环境应与机房环境要求相同;

③加强零备件和材料的质量检查,不合格产品不出库。

(三)巡检

作为通信动力设备的核心的通信电源,在使用中处于在线不间断运行状态,不可能通过停机大修等方式实施半年或年度检修,动力维护单位通常采用的做法是对设备作巡检。

巡检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设备进行运行状态、性能指标进行检查和测试的方法。从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费用上考虑,尽量不要单独针对电源设备作巡检。一般每次巡检要求能覆盖所有的动力设备与环境,包括:机房环境、基础电源、油机发电机、电池、低压配电柜、空调、接地系统、防护设备、消防设备、动力环境监控设备等。

通信电源的不间断在线运行方式,也使得巡检中对电源设备检测的全面性受到限制。如何从可检测项中获得完整的设备运行信息。消除设备潜在的事故隐患,是巡检实施中需要认真考虑的,因此,对巡检操作需要良好的策划。

1.巡检策划

(1)巡检目的

电力电池电源设备巡检一般包括春季巡检和秋季巡检,两次巡检的目的是不完全一样的。春季巡检是为了保障设备在潮湿的雨季和雷季中的运行安全,对设备接地系统状况、耐压参数与防雷部件等做检查。秋季巡检是为了保证设备在干燥的冬季,特别是春节期间,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对设备的性能指标、负荷能力、电池容量、供电安全、机房安全等作检查。不论是春季还是秋季巡检都需要检查的项目包括机房温度湿度、设备防尘电线电缆状况、连接点状态等。

(2)巡检要求

巡检往往是在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下实施的,这使得巡检非常容易流于走形式。因此,在巡检策划时必须明确对巡检的要求,并有良好的检查控制措施。对巡检的基本要求一般包括:

明确巡检内容:巡检内容是根据巡检所要达到的目标,确定本次巡检的具体项目,编制每个检查项的操作程序。

规定巡检对象和范围:在维护部门的设备量较多时,每次巡检不可能全检。因此在巡检策划时,要明确界定哪些设备必须检查,哪些设备可以不检查,尽量降低巡检成本。确定巡检对象时,重要局站、事故多发局站、较长时间没有检修的局站优先的原则。

推荐的巡检范围界定原则是:

①安装运行3个月没有返修和巡检的设备;

②距离上次维修超过3个月没有巡检的设备;

③(春季巡检)运行环境可能发生水侵的设备;

④(夏季巡检)周边环境容易遭受雷击的设备;

⑤(秋季巡检)供电电压波动大的局站设备;

⑥偏远的无人值守局站等。

限制巡检时间:巡检要有计划控制,保证巡检工作的效率。

做好费用预算:巡检中会涉及人力、车辆、工具、材料、备件等费用发生,在巡检前一定要做好费用预算,保证巡检工作有较高的投入产出比。

另外,巡检开始前的培训工作和巡检路线安排也很重要。用户在巡检前,可以请电源厂家的服务工程师作巡检前的培训或现场演示。

(3)巡检计划

巡检策划的结果是形成巡检计划,动力设备维护部门可以自行编制巡检计划,巡检计划应包含以下内容:

①人员安排;

②车辆安排;

③工具、材料采购计划;

④巡检实施进度控制表等。

对于巡检实施进度控制表,计划必须做到具体的局站、具体的责任人、具体的实施日期等,以提高计划的可控性,避免操作者随意性。

2.巡检操作

⑴准备

巡检准备的内容比工程准备简单得多,主要是按照巡检计划落实人员安排、车辆安排、工具材料购买等事项,保证巡检能顺利实施。

(2)现场作业

巡检现场作业的主要工作是:检查、试验和测量。检测根据策划报告规定的项目实施,巡检操作项目根据需要从日常维护条例中选取。

(3)巡检记录

巡检一般用表格记录,表格的内容在巡检前确定,可以参考表5-1,一些项目局方可以增删。

表5-1 电力电池设备巡检记录表

3.巡检总结

(1)统计分析

巡检结束后,要对巡检做统计分析,基本分析项目包括:

①巡检覆盖率。巡检覆盖率是指本次巡检局站数量与维护部门维护的局站总量的比值的百分值。

②计划完成率。本次实际完成巡检量与计划完成巡检量的比值的百分值。

③问题统计分析。根据表5-1“电力电池设备巡检记录表”的巡检项目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统计,在检测内容不多时可以直接安装检查内容分项统计。

④预算执行分析。策划时预计的费用与实际完成费用的比较分析。

(2)巡检报告

报告目的:巡检报告写作的目的是对巡检工作做一个总结,特别是巡检中发现的问题的分析总结,同时也要对今后维护工作提出建议或对策。巡检报告也是上级领导对相关工作做决策的依据之一。

报告内容:巡检报告应该包括的主要内容是:数据统计、数据分析说明、问题与对策建议等。

数据统计包括巡检覆盖率、计划完成率、预算执行分析、问题分类统计等;

数据分析与说明是对每一个数据作说明和解释,即面向结果分析原因;

问题与对策部分主要是经过详细分析后,总结出维护中需要解决的2~3个关键问题或有代表性的问题,做出对策分析,并制定整改计划。

(3)巡检记录文件

巡检报告撰写完成后,除了将巡检报告送交上级主管部门审查并作为工作决策参考外,动力设备维护部门还要将巡检的过程文件归档,作为设备维护记录之一。巡检记录文件一般包括:

①巡检策划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审批件;

②巡检计划书:巡检执行部门主管审批件;

③巡检单:每个局站一张表单,集中归档;

④巡检过程记录:如电池测试记录、监控系统打印报表、有人站日常记录等;

⑤巡检总结报告:归档文件主体。

以上报告和文件编目时作为巡检报告附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