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冷战初期:苏美实力对比与核军备竞赛

冷战初期:苏美实力对比与核军备竞赛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冷战起始阶段,苏联的综合国力与美国还有明显差距,还不足以对美国的优势地位构成实质性挑战。事实上,从冷战开始直到1978年,在美苏核军备竞赛中,美国都居于优势地位,无论是核弹头数量,还是运载工具如洲际弹道导弹、潜射导弹及远程战略轰炸机的数量,美国都全面领先于苏联。至于苏联宣称的“战略超越”和美国承认的“导弹差距”,都是冷战时期两个霸权和两大阵营间虚虚实实斗争的惯用策略。

冷战初期:苏美实力对比与核军备竞赛

互联网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冷战时期,其原型是专门为军事对抗而研制的通信指挥控制系统。从某种意义上说,互联网是冷战的产物,具有与生俱来的对抗基因。

冷战是指1947年至1991年间,美国领导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和苏联为首的东方社会主义阵营在政治、外交、军事和经济领域的全方位竞争和对峙,亦称东西方对抗(图1-1)。冷战起始阶段,苏联的综合国力与美国还有明显差距,还不足以对美国的优势地位构成实质性挑战。20世纪60年代,苏联开始强势扩张,特别是在军事领域挑战美国,美国则毫不退让,在各个领域展开针锋相对的回应,其中就包括竞相发展能够彻底摧毁对方的核武器及远程运载工具。

图1-1 美苏冷战[图片来源:纪录片《冷战风云录》(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988年)](www.xing528.com)

1957年8月,苏联先于美国成功试射了一颗射程约6 000公里的洲际弹道导弹,这意味着美国的主要城市和战略目标都在苏联的核打击范围之内,继而10月又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进一步增强了攻击美国本土的能力。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兴奋地声称,“世界的力量对比已开始发生根本变化”,“苏联既然能把火箭送到几十万公里的宇宙空间,也就能把强大的火箭百发百中地发射到地球上的任何一点”。这种威胁对美国政府的震慑和对美国社会的冲击是巨大的,“一场信心危机像由狂风吹动的森林大火一样席卷了整个美国”。

1958年8月,美国国会参议员约翰·肯尼迪宣称美国与苏联之间已经开始出现“导弹差距”,除非能够快速弥补差距,否则美国将会失去威慑苏联的能力。肯尼迪当时正在参选总统,他的警告很快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关注和行政部门的重视。1959年年初,美国国防部长尼尔·迈克尔罗伊也承认美国和苏联存在“导弹差距”,他称从美国情报部门得到的数据估计,到1960年年初,苏联的洲际导弹可能比美国多1/3。这就在美国社会形成了一种“恐苏”氛围,当时美国人普遍认为,苏联军事实力飞速发展,尤其是在远程导弹方面已经全面领先于美国,直接威胁美国本土安全,美国正处在历史上最危险的关头。

事实上,从冷战开始直到1978年,在美苏核军备竞赛中,美国都居于优势地位,无论是核弹头数量,还是运载工具如洲际弹道导弹、潜射导弹及远程战略轰炸机的数量,美国都全面领先于苏联。至于苏联宣称的“战略超越”和美国承认的“导弹差距”,都是冷战时期两个霸权和两大阵营间虚虚实实斗争的惯用策略。而美国国防部不断地渲染威胁是希望从国会申请更多预算,当然苏联的核威胁也是确实存在的。

对于美国国防部管理层来说,新战略形势下亟需应对的一个关键性挑战是:在遭受苏联的军事打击特别是核打击时,美军的作战指挥系统如何维持正常运转,如何保证总统、国防部长、各联合作战司令部的指挥官以及前线部署的战斗人员之间还能继续军令通达,并组织战略和作战部队进行有效反击。换言之,维系全球分布的美军联合作战能力的军事通信、指挥、控制、情报系统的一个或多个节点遭到攻击后,如何保证整个系统的运行不受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