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垂直防坠物防护方案简介

垂直防坠物防护方案简介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洞口”坠落事故施工人员在某建筑工地楼层面上施工。事发后,潘某被立即送医院抢救,但因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死亡。原1.2m宽的洞口,防护时应当设置网格,而该工地只是用盖板防护,且班前被人抽去部分盖板,留下了40cm×25cm的洞口。另外,潘某安全意识淡薄,擅自离岗,且未戴安全帽作业,是造成此次事故的间接原因。

垂直防坠物防护方案简介

随着城镇建设的发展,新建和改造项目增多,使建筑物的密集程度增加,建筑施工场地越来越小,有时与周边居民或行人共用通道,高处作业对所建建(构)筑物下方的作业人员和路过人员的安全产生直接威胁,还有在下方有高压线路、房屋等情形存在。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针对环境要求做相应的硬防护设施,防止上方施工坠物对下方人员和设施安全的影响。

硬防护设施,应根据下方的保护范围大小确定硬防护架的宽度;应经过必要的计算,设计其骨架的组合和悬吊绳(杆)的拉力;设在底层的硬防护棚架,应做成双层,两层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700mm,并应满铺50mm厚木板,用于遮挡作业人员和过路人员的场区通道,上方还应增加防雨措施。对于高层建筑,还应在首层硬防护上方每隔4层增加一道水平防护,临近操作层的下一层必须有一道水平防护;需通过车辆的防护通道,高度必须在4.5m以上,并设置限高警示标志和不可停留标志。

建筑物一侧有道路时,也可搭设成门架式安全通道,即通道两侧为立杆支撑,通道上方设两层顶盖,两层顶盖之间的距离一般为700mm(图8.4);与悬挂式硬防护的做法一样,靠建筑物一侧应设硬质隔离挡板,以免侧向掉物,造成对人员、车辆的安全损害。

不论悬挂式硬防护还是门架式安全通道的上方边缘,均设置高度不小于1.2m的防护栏杆并满挂安全网,栏杆下部应有高度不低于400mm的挡脚板。

“洞口”坠落事故

施工人员在某建筑工地楼层面上施工。工人潘某在没有征得班长邵某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停工离岗,但潘某没有从原来上班时上楼的北楼梯下楼,而把南楼梯的预留洞口误作为楼梯,从该洞口摔至底层地面。事发后,潘某被立即送医院抢救,但因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死亡。该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8万元,间接经济损失3万元。

1.事故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

违反规范规定,未对预留洞口作可靠防护。原1.2m宽的洞口,防护时应当设置网格,而该工地只是用盖板防护,且班前被人抽去部分盖板,留下了40cm×25cm的洞口。(www.xing528.com)

(2)间接原因

工地安全检查及班组作业前对作业环境的检查不仔细,未能及时发现洞口防护出现的漏洞,因而未能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另外,潘某安全意识淡薄,擅自离岗,且未戴安全帽作业,是造成此次事故的间接原因。

2.事故的结论和教训

这起事故反映出该施工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上存在漏洞,说明该企业平时对职工的教育不够,纪律不严,管理人员及作业班组工人的安全意识不强,对不戴安全帽作业的现象未能纠正,没有按照规范要求实施防护,也未能检查发现和解除施工动态过程中出现的新隐患。

3.事故的防范措施

为防止同类事故的发生,应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①认真执行《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中关于洞口、临边防护方面的规定。

②施工生产管理人员加强对安全生产各项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安全生产中的责任意识,正确采取各种防护措施,减少安全生产中的随意行为。

③针对临时劳务人员流动频繁、安全意识淡薄等特点,加强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做好安全生产三级教育和平时教育工作,使他们掌握本工种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