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霓裳续谱》:记录清代以前俗曲的总集

《霓裳续谱》:记录清代以前俗曲的总集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霓裳续谱》是一部记录清代中叶以前俗曲作品的总集,是清代较早正式刻印的此类出版物。该俗曲集虽称《霓裳续谱》,但并不包含工尺谱或其他宫谱,仅包含俗曲的唱词,书中还记录了演员所扮角色、演唱时使用什么乐器等信息。除收录俗曲作品,王廷绍在《霓裳续谱》的“序”中还论述俗曲产生、来源及流变的复杂性和多元性,论述它与民歌、曲艺、戏曲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其词曲或从诸传奇拆出,或撰自名公巨卿。

《霓裳续谱》:记录清代以前俗曲的总集

《霓裳续谱》是一部记录清代中叶以前俗曲作品的总集,是清代较早正式刻印的此类出版物。目前,该书的最早版本是清乾隆六十年(1795)集贤堂的初刻本。据考证,该俗曲集由天津三和堂老曲师颜自德传曲,由他人记录,并由王廷绍点订而成。据赵景深先生考证,王廷绍是乾隆五十七年(1792)壬子举人、嘉庆四年(1799)己未进士,纪昀(晓岚)曾做过他的座师。该俗曲集虽称《霓裳续谱》,但并不包含工尺谱或其他宫谱,仅包含俗曲的唱词,书中还记录了演员所扮角色、演唱时使用什么乐器等信息。

该俗曲集主要收录的是乾隆中后期流行于北京、天津、直隶的俗曲、时调作品六百多首,共涉及【西调】【呀呀呦】【岔曲】【马头调】【边关调】【秦吹腔花柳歌】【秧歌】【莲花落】【打枣竿(挂枝儿)】【寄生草】【剪靛花】【叠落金钱】【黄鹂调】【玉沟调】【劈破玉】【番调】【北河调】【利津调】【盘香调】【一江风】【银纽丝】【倒搬桨】【玉娥郎】【螺蛳转】【重叠序】【粉红莲】【重重序】【两句半】【扬州调】【滩簧调】等三十余种曲调的唱词。

此部俗曲集中的作品一方面体现了俗曲在清初的进一步发展,如【西调】【岔曲】【寄生草】等曲调的流行,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时人发展俗曲的音乐变体的具体手法,例如【寄生草】又进一步发展出【寄生草尾】【寄生草带白】【垛字寄生草】【番调寄生草】等变体,【岔曲】又进一步衍生出【平岔】【数岔】【垛字岔】【慢岔】【起字岔】等。由此可以看出“一曲多变”手法在清初俗曲中的具体运用。当然,这种手法并非此时才出现,而是在先秦以前、单曲反复形成初现时既已形成的一种音乐发展手法。它历经了汉魏时期的相和歌、清商乐,隋唐时期的大曲和变文,宋元时期的多种说唱、戏曲及器乐体裁,直至明清时期仍被继续传承。这是中国传统音乐一脉相承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具体呈现。(www.xing528.com)

除收录俗曲作品,王廷绍在《霓裳续谱》的“序”中还论述俗曲产生、来源及流变的复杂性和多元性,论述它与民歌、曲艺、戏曲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其词曲或从诸传奇拆出,或撰自名公巨卿。逮诸骚客,下至衙巷之语,市井之谣,靡不毕具……诸师皆以口相授,相沿既久,或习其调而忘其词,或习其词而讹其字,或调或词并失传。许多名曲,因无蓝本渐归湮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