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代书院课艺总集叙录(下)》课程剖析

《清代书院课艺总集叙录(下)》课程剖析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5]魏光焘《续选经正课艺序》:人才与时为变迁, 不因地为优劣。今复辑近数年课艺, 丐序于余。[26]陈灿《经正书院课艺序》:昔阮文达公历任疆圻, 所至以经学陶镕多士, 于粤有学海堂, 于浙有诂经精舍,而于滇独阙如, 余窃疑之。暇日选订书院课艺, 分为四集, 授监院张竹轩广文付诸剞劂, 而请序于余。[27]普津《续选经正书院课艺序》: 书院之歧出于庠序也, 姑不必以正古而多更张, 考其实焉而已。

《清代书院课艺总集叙录(下)》课程剖析

【版本序跋】

题“光绪二十九年癸卯(1903) 六月开雕”, “陈小圃院长选定, 监院张督刊”。

陈荣昌(1860—1935), 字桐村, 号小圃、 虚斋, 晚号困叟, 昆明人。 光绪五年优贡第1 名, 八年(1882) 解元。 九年(1883) 会试中式第94 名, 覆试一等6 名, 殿试二甲21 名, 朝考一等55 名, 选庶吉士。 历官编修、 贵州学政、 国史馆纂修、 武英殿协修、 昆明经正书院山长、 云南高等学堂总教习、 云南教育总会会长、 山东提学使。 民国初回滇,任云南国学专修馆馆长、 《云南丛书》 名誉总纂。 门人私谥文贞。 辑有《滇诗拾遗》 (收入《丛书集成续编》 ), 著有《虚斋文集》、 《虚斋诗集》。[25]

魏光焘《续选经正课艺序》:

人才与时为变迁, 不因地为优劣。 滇省僻处西南, 入中国最晚。 然春秋时庄蹻开疆已至滇池, 至汉武帝元封二年乃置郡治, 后汉永平二年又分置永昌郡于不韦。 其时风气始开, 人文渐启。 元和中蜀郡王追为太守, 大兴学校, 而甘露白乌之瑞见。 滇人许叔入中国, 受五经归, 传其乡人; 张志复游成都归, 以字学教其乡。 于是滇学之盛, 滇才之隆, 遂迥殊畴昔矣。

我朝文教覃敷, 轶唐轹汉。 滇虽边徼, 一时名臣硕彦, 接踵而起者, 指不胜屈。殆金碧之灵, 郁久必发欤? 抑官斯土者, 于学校实能振兴而鼓舞之也夫? 人才恒视学校为废兴。 咸同间逆不共, 蹂躏列郡, 用兵几十余载, 弦诵不作, 礼乐云亡。 近三十年, 始增葺书院, 重筹膏火, 远近肄业者靡不争自濯磨, 以求进取。 日月所课, 裒集成编; 巨制鸿章, 灿然美备。 今复辑近数年课艺, 丐序于余。

余维滇省之人才固较盛于昔矣, 而滇省之形势尤较棘于昔。 昔则内地无忧匮乏,外复有藩封土酋表里捍卫, 故诸生得以刚经柔史, 鼓吹休明。 今者越沦于法, 缅袭于英。 利源既等, 漏厄交涉, 复虞铸错。 况地据天下上游, 蜀粤楚黔, 倚为屏蔽。 士生其间, 若不先储明体达用之学, 一旦繁剧骤膺, 奚从措手? 近复迭奉谕旨, 力矫空谈。 诸生目击时艰, 志规远大, 必于中西学先窥其堂奥, 继计其精深, 将以坐言者起行, 上副朝廷侧席之求, 下厪桑梓绸缪之讨, 不徒以词章考据沾沾自鸣, 是则余之厚望, 而此编特其嚆矢也。 是为序。

光绪壬寅(1902) 仲冬, 滇黔使者兼署抚滇使者邵阳魏光焘撰。

魏光焘(1837—1916), 字午庄, 湖南邵阳人。 年少从军, 屡立战功。 历官平庆泾固化兵备道, 甘肃按察使布政使新疆布政使, 新疆、 云南、 陕西巡抚, 陕甘、 云贵、 两江、 闽浙总督。 著有《勘定新疆记》 (收入《西北史地文献》 第3 卷)、 《慎微堂诗稿》、《慎微堂文稿》、 《慎微堂奏议》、 《慎微堂笺启》、 《新疆志略十四年》。 《晚晴簃诗汇》 录其诗1 首。[26]

陈灿《经正书院课艺序》:

昔阮文达公历任疆圻, 所至以经学陶镕多士, 于粤有学海堂, 于浙有诂经精舍,而于滇独阙如, 余窃疑之。 既而访诸滇人士, 或谓公尝拟于翠海侧承华圃构治经学舍, 未果行而卸任去。 是说也, 盖不为无因云。

光绪庚寅(1890) 春, 余以云南府兼权盐法道事。 时督滇者为仁和王公, 抚滇者为镇远谭公, 皆孜孜以培植边士、 振兴文教为亟务。 余因请之二公, 度地于翠海侧湖山清旷之区, 创建书院, 专课经古之学, 曰经正书院, 取“经正民兴、 斯无邪慝”之意。 并奏蒙御书“滇池植秀” 匾额, 悬之院中。 建藏书楼, 广购书籍储之。 聘品粹学博之儒为主讲, 筹设内课高材生正额膏火二十四名, 副额膏火十二名, 外课生膏火八十名, 详订课程规条刊诸石。 于是士之入院肄业者, 既得诗书启发, 师友渊源,而又有弦诵之资, 无身家之累, 莫不踔厉奋兴, 专心致志, 日以实学相切劘。 十数年来, 经明行修之士多出其中, 相继掇巍科, 登词馆。 即乡里聘师者, 一闻院中士, 咸争先延致。 近日遴选教习及师范游学各生, 率皆取材院中。 而袁生嘉谷者, 在院肄业最久, 复以廷试经济特科第一人蒙恩授职编修。 佥谓斯院之设, 于滇中文教不无裨益。

陈小圃太史主讲有年, 矜式端严, 训课肫挚, 咸以经师人师相推重。 暇日选订书院课艺, 分为四集, 授监院张竹轩广文付诸剞劂, 而请序于余。 阅之, 类皆佩实衔华, 彬彬雅雅, 言之有物, 一洗从前空疏谫陋之习, 洵乎滇之多材, 材之可造也如此。 因回忆建院时, 王公、 谭公与余筹款订章, 口讲指画, 勤勤恳恳, 光景犹在目前。 今院中之士稍有成就, 斯集之刊刻有成, 谭公独不及见之, 质诸王公, 其可感叹为何如也。

而余尤重有望于滇人士者: 方今变书院为学堂, 恭读光绪二十七年(1901) 八月初二日上谕, 其教法当以四书五经、 纲常大义为主; 十二月初一日上谕, 务期端正趋向。 大哉圣谟, 此薄海人士所当恪遵者。 士生今日, 固宜讲求时务、 西学, 扩充见闻, 博通经济, 为切实有用才, 断不可墨守老生常谈, 硁硁然自画自封; 而要之根柢所在, 趋向所宗, 必先崇经术以正人心, 明人伦以固邦本, 于平权、 自由悖谬不经诸邪说, 皆当峻其防闲, 绝其渐染, 以期为吾道之干城、 国家之桢干。 是书院虽变, 而经正民兴、 斯无邪慝之旨, 固自有天不变道亦不变者。 滇人士勉乎哉!

光绪二十九年癸卯(1903) 十月, 云南督粮使者贵阳陈灿撰。

陈灿, 字昆山, 贵州贵阳人。 同治八年(1869) 举人, 光绪三年(1877) 进士。 历官吏部主事, 云南澄江、 雄楚、 顺宁、 云南知府, 迤南道、 粮储道、 按察使、 布政使, 甘肃按察使、 布政使。 辛亥后解组归里。 著有《宦滇存稿》 五卷。[27]

普津《续选经正书院课艺序》:

【略】 书院之歧出于庠序也, 姑不必以正古而多更张, 考其实焉而已。 书院之学之教之政, 远于古义也, 则不可不极辨也。 何也? 往不可追, 来犹可谏。 方今朝廷鉴于制举空疏之弊, 振兴法制, 将以求诸致用之才。 凡天下学者教者, 宜不待勥而知所以返其积重者矣。 故揆之今日, 政教之势, 风声之树, 以士林为最先。 士林观摩之术, 器识文艺又相表里者也。 主教者能体汲汲求才之意, 力溯古先圣王储才致用之教, 虽以今日书院跻于古之庠序可也, 又何彼文明之可言, 而学变敚主之可患哉!

云南经正书院, 亦既建设有年所矣, 其课士宗旨别于他书院之教法, 大底以诗古文辞相摩濯, 盖犹愈于锢溺制举之俗学者。 昔尝汇征课士之艺而梓行之, 倘所谓袭馨撷英, 以扬达材、 励末进者非耶? 今兹复有续选课艺之刻, 其旨盖犹旧也。 于时天下之局, 变故方殷, 需才尤亟。 则朝廷之所以望士, 与士之所求效用于时而相观以取益者, 又有进矣。

余掌鹾纲于滇者十余年, 书院膏火之所出, 延师讲学之主名, 规例皆鹾署事。 是故余非教士之官, 而于教士之事盖犹得与闻也。 今刻课艺, 征序于余, 余乃明夫古今政教迁变之故为多士告, 兼以因时求才、 进退关键者望之多士, 又不知其以余言为河汉无极否也?

光绪癸卯(1903) 孟春, 滇南盐法使者长白普津撰。

普津(1847—?), 镶白旗满洲存寿佐领下人。 由监生报捐员外郎, 指选六部。 历官刑部员外郎、 郎中, 湖南盐法长宝道, 云南盐法道。[28]

【课艺内容】

凡经学16 题24 篇, 史学21 题39 篇, 杂文6 题9 篇, 赋8 题13 篇, 古近体诗25 题107 首, 经文5 题9 篇。

【作者考略】

收录课艺较多者: 李堃(李坤) 26 篇, 李楷材22 篇, 钱良骏11 篇, 蒋谷、 季珅10篇, 吴琨、 金为铭9 篇, 丁庶凝8 篇, 张璞7 篇, 李法坤、 李熙仁、 朱焜6 篇, 张鸿范、袁嘉端、 吴克仁、 孙光祖4 篇, 丁建中、 路安衢、 李湛阳3 篇。 其他作者一二篇不等: 梁必仁、 李学仁、 李润增、 袁丕承、 尹钟琦、 秦光玉、 褚焕章、 李朝福、 傅景星、 张含英、周文龙、 施汝钦、 张儒澜、 崔淮、 李上理、 陈开乾、 张权、 陈琮、 戴鸿文、 陈瑸、 席聘士、 朱润、 刘璧、 石镜清、 席聘臣、 马灿奎、 刘桂清、 董国英、 孙文达、 张崇仁、 张澍、施文显、 吴鸿钧。 每篇作者前皆注明考官姓氏、 官职和生徒等级、 名次, 如“崧督宪课正取一名李堃”、 “裕抚宪课正取五名李楷材”。

李堃(李坤)、 丁庶凝、 张鸿范、 李学仁、 秦光玉、 张儒澜、 马灿奎, 见《滇秀集初编》。(www.xing528.com)

李楷材(1873/1871—1903), 字儒臣, 号少传, 楚雄人。 髫龄作《滇南怀古赋》, 见赏于朱庭珍(1841—1903), 因从之游, 学大进。 入庠食饩, 有文名。 入经正书院, 与袁嘉谷(1872—1937) 为文字交, 甚相得。 其诗沉郁绵丽, 出入温、 李、 钱、 刘间。 坠楼死, 年三十一(一作三十三)。[29]

钱良骏(? —1916), 字小帆, 昆明人。 廪生。 留学日本宏文学院、 法政大学。 回国后任贵州法政学堂教习、 云南自治筹办处调查科长师宗知事行政公署总务科长、 宜良知事。 民国五年(1916) 以蒙自道尹署秘书长委充河口督办, 在任一月即染瘴病殁。 著有《伯良诗稿》 二卷、 《大阪博览会纪游诗》 一卷、 《双江旅行记》 一卷。[30]

蒋谷, 字怀若, 昆明人。 光绪二十八年(1902) 乡试亚魁。 二十九年(1903) 任云南高等学堂史学教员, 旋赴日本学速成师范。 归国后任云南法政学堂提调、 昆明劝学所总董, 后任山东学务公所专门课长、 云南督辕文案。 民国间官法制局长、 团务局长、 图书馆长、 政务厅内务科佥事、 军府秘书。 卒年七十余。 工古文, 下笔迟重, 每成一篇, 无不精当。[31]

吴琨(1876—?)[32], 字石生, 昆明人。 光绪二十八年(1902) 举人, 三十年(1904)进士。 日本法政大学毕业。 官云南实业司长、 富滇银行总理、 财政厅长。 与修《续修昆明县志》、 《续云南通志长编》。 著有《说文说余稿》。[33]

张璞, 字拙仙(一作拙轩、 琢仙), 号宏西(一作弘西) 居士, 会泽人。 光绪二十九年(1903) 举人。 民国三年(1914) 官蒙化知事。 十一年(1922) 官实业厅水利总局局长。 十二年(1923) 与陈荣昌 (1860—1935) 等结螺峰莲社, 弘扬净土宗。 十九年(1930) 任云南省佛教协会监察委员, 又任云南佛教居士林名誉指导。[34]

李法坤, 字雪园, 昆明人。 副贡。 云南省高等法院录事。 工书。[35]

李熙仁(1872—?)[36], 字缉甫, 号皞臣、 少澄, 昆明人。 光绪二十八年(1902) 举人。 三十年(1904) 进士。 官江西知县。 中年殂谢, 士论惜之。[37]

袁嘉端(1878—1910), 字少凝, 石屏人, 嘉谷(1872—1937) 弟。 郡庠生, 以赀试吏于蜀, 官邻水知县。 不及一年, 庶政毕举。 以积劳卒, 年三十三。 海盐任寿彭辑其所为诗古文辞、 公牍、 家书为《遗爱集》。[38]

孙光祖, 曲靖人。 留学日本。[39]

路安衢, 南宁人。 光绪二十九年(1903) 举人。[40]

李湛阳(1875—1920), 字觐枫(一作劲风), 鲁甸(一作恩安) 人, 寄籍重庆, 耀庭(1836—1912) 子。 副贡生, 捐候补道台。 光绪二十八年(1902) 赴日本大阪博览会考察商务, 肄业宏文学院速成师范班。 历任广东商务局总办, 将弁学堂会办、 总办, 广东巡警道, 重庆蜀军政府财政部长, 资政院多额纳税议员, 约法会议议员, 参政院参政。 著有《礼园杂记》。[41]

梁必仁, 曾任景东县立高等小学堂校长。[42]

袁丕承, 石屏人, 嘉乐(1856—1891) 子, 嘉谷(1872—1937) 侄。[43]

褚焕章, 云南县人, 克昌(1815—1860) 曾孙。 庠生。[44]

张含英, 字伯华, 晋宁人。 廪生。 赴日本学实业, 旋入同盟会。 历任铁路公司总稽查、 讲武学堂物理教员、 云南陆军兵工厂监督。 护国之役, 供给子弹, 颇著劳绩。 为人刚直廉洁, 而孤僻奢侈。 晚年至粥不给以殁, 闻者哀之。[45]

周文龙, 字郁云, 昆明人。 少精敏, 怀经世志。 家贫, 为人俑书奉养母。 暇辄从主人假观所藏书, 得魏源(1794—1857) 《经世文编》 及《海国图志》, 读而私好之。 挟其策屡客官府幕, 草具文牍, 颇出新意, 所至被礼遇。 入储材馆, 上书论变法自强事甚辩, 抚臣张凯嵩(1820—1886) 颇嘉异, 以为得所未闻。 又撰《治滇策》 十余万言。 卒年五十四。 曾倡立报馆, 阻时议不行。 后钱用中(1864—1944) 主辑《云南日报》, 继成其业,故滇人士皆推文龙为新学先进。[46]

施汝钦(1872—1926), 字少云, 号书隐, 昆明人。 光绪二十年(1894) 举人, 二十七年(1901) 肄业京师大学堂。 二十九年(1903) 进士。 官贵州龙里知县, 以盗案忤上官, 遂罢归。 曾任云南图书博物馆馆长。 著有《滇云耆旧传》、 《醉经庐诗文存》、 《志道录》、 《古诗源补》。[47]

李上理(1864—?), 字治堂, 河西(一作通海) 人。 监生。 宣统二年(1910) 官贵州绥阳知县, 宣统间官黔西、 开州知州。 民国二年(1913) 官普安知事, 十一年(1922)官云南澄江知事, 十三年(1924) 官华宁知事。[48]

陈开乾, 字健庵, 昆明人。 早年官舍资县佐。 后因家人为庸医所误, 乃愤而学医。 民国七年(1918) 在普洱设立官医局, 救治瘟疫。 著有《伤寒论串解》、 《杂病论串解》。[49]

陈琮(1873—1940), 字韫斋, 澄江人。 云南省立师范学堂毕业。 先在路南、 澄江任教, 后在昆明开设寿生医馆。 工画。[50]

席聘臣(1879—1930), 字莘农, 号上珍, 昆明人。 光绪二十八年(1902) 举人。 选送京师大学堂, 留学日本第一高等学校、 西京帝国大学。 毕业归国, 奖法政科进士, 授翰林院庶吉士。 历任山东学务公所专门课长、 云南财政司副司长、 审计分处处长、 监督财政参事、 中央参议院议员、 财政会议代表、 司法部首席秘书。 著有《养浩斋诗存》 四卷、《养浩斋文存》 三卷、 《中国贤女传》 二卷、 《泰西贤女传》 一卷、 《结婚须知》 一卷、《燕市琐谈》 二卷、 《中国道德思想史》 若干卷, 译有《永久和平论》、 《权利战争论》。[51]

孙文达, 字采臣, 昆明人。 光绪二十年(1894) 举人。 二十七年(1901) 肄业京师大学堂。 三上春官不第, 以截取知县分发广西, 署象州知州。 以功补贺县, 擢署思恩府事。 未到任, 以劳病呕血卒。[52]

张崇仁, 昆明人。 光绪二十三年(1897) 举人。 二十九年(1903) 肄业京师大学堂。著有《冈村居士诗集》 一卷。[53]

张澍(1877—1957), 字雨甘, 昆明人。 贡生。 曾为私塾先生, 历任嘉知事、 云南学务公所售书处经理、 图书博物馆主任、 文史研究馆馆员, 参与编辑《云南丛书》、 《新纂云南通志》。[54]

待考者: 季珅、 金为铭、 朱焜、 吴克仁、 丁建中、 李润增、 尹钟琦、 李朝福、 傅景星、 崔淮、 张权、 戴鸿文、 陈瑸、 席聘士、 朱润、 刘璧、 石镜清、 刘桂清、 董国英、 施文显、 吴鸿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