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沟通高手的骨子里是逻辑大师

沟通高手的骨子里是逻辑大师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戴正是某高校的大学生,不但学习成绩优异,而且在书法上也有很深的造诣。戴正不服气,找到协理这次书法大赛的督导想要一个说法。督导虽然还想发火,但是戴正说得也有道理。同时,复赛榜旁边多了一张通告,上面说明在统计复赛名单时漏填了戴正的名字,现在加上并向其致歉等。这是他的逻辑圈,事实上这也是大部分人所共知的事实。如果戴正一直强调自己的书法水平,那么他将很难说服督导。

沟通高手的骨子里是逻辑大师

在沟通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逻辑,并且都在试图把别人带入自己的逻辑圈,也就是让对方认同自己的逻辑,从而实现说服对方的目的。而被说服的一方,恰恰是因为进入了对方的逻辑圈,在谈话中处于一种被动地位,结果只能跟着对方的思路节奏走,轻而易举地被说服。

所谓逻辑圈,是人们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论证理解和区分客观世界的思维范畴。一个人的逻辑圈,往往影响个人对事物的分析、行为的判断,以及做出的决定。假设在一个人的逻辑圈中,他认为这件事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很难说服他作出改变。因为他有自己的判断依据,他认为他的想法即真理,说服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还可能引发对方的反感和抵触。

一位男孩大学毕业后心情焦虑,他害怕真正步入社会,不想面对种种竞争,想在家里做网站自主创业父亲见儿子每天窝在家里,规劝道:“老在家里多无聊,你还年轻,要多出去经历,多看看世界。”

父亲的这句话,是在告诉儿子“外面的世界比在家里更有趣”这个逻辑。如果儿子认同这个逻辑,就会同意父亲的说法。但此刻儿子觉得自主创业没有什么不好,于是反驳“外面有什么好?几十个人,甚至几百个人抢一个饭碗,没意思。在家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还能赚钱,这才有意思。”

“你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父亲又尝试用自己的逻辑说服儿子,“多出去见识世界,会增加你的见闻和学识,当你越来越优秀,种种焦虑也会随之消失。”

儿子也找出理由反驳父亲:“打工没有前途,看看那些亿万富豪都是自己给自己打工。”

这对父子的对话,就是各自观点的阐述。而他们所持的种种观点,说到底其实都是自身逻辑推导后的结果。你把你认可的观点说出来,我把我认可的观点说出来,各自都有各自的逻辑,又不完全了解对方的逻辑,只是站在自己的逻辑上沟通,于是各种交锋、各种讨论、各种争吵就出现了。

美国咨询业领军人物安妮特·西蒙斯曾说:“影响力的魅力并不在于我们说了什么,而在于我们如何去说以及我们是谁。”

在沟通过程中,一方要想说服另一方,就要找出对方的逻辑,可以补充对方的观点,也可以印证对方的观点,最重要的是引导对方得出自己想要的结论。如此,我们不需要运用威逼、利诱和操纵等手段,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就能影响和改变他人,使别人按照我们的方式去思考和行动!

戴正是某高校的大学生,不但学习成绩优异,而且在书法上也有很深的造诣。前段时间,他参加了学校举办的大学生书法比赛。他很自信,觉得以自己的水准通过初赛应该没问题,可是复赛名单公布时他却榜上无名。不可能!戴正不服气,找到协理这次书法大赛的督导想要一个说法。

戴正刚把情况反映上去,督导就打断了他的话:“没有进入复赛,那只能说明你水平不够。你现在最应该做的是回去好好练习,而不是跑到这里来胡闹!”(www.xing528.com)

督导说得非常严厉,戴正有些想要退缩,但是很快他冷静了下来,继续说道:“其实,我也不愿意为这点小事跑来跑去。但是,我总得为自己负责,也为比赛的公平负责吧!”

“为比赛的公平负责?”督导质疑道。

接下来,戴正朗声解释道:“复赛榜上没有我的名字,真的只有水平不够一种可能吗?难道评委们就不会错评漏评?你只是从我的角度上看问题,为什么不从评委身上找找原因呢?我相信自己的水平,也相信评委的水准,可人难免有疏忽的时候,为什么我们不核实一下?一切不就一目了然。”

督导虽然还想发火,但是戴正说得也有道理。确实,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于是,他沉思了一会儿,回答道:“这样吧,我去评委那里核对一下。如果是评委们错评漏评,我再去校长那边反映情况。最终结果如何,还是那句话,要看你自己的水平。”

一天后,戴正的名字上了复赛榜。同时,复赛榜旁边多了一张通告,上面说明在统计复赛名单时漏填了戴正的名字,现在加上并向其致歉等。

督导并不了解戴正的书法水平,他只知道一个人没进复赛,自然是水平有问题!这是他的逻辑圈,事实上这也是大部分人所共知的事实。如果戴正一直强调自己的书法水平,那么他将很难说服督导。于是他改变战略从比赛的公平负责说起,这是督导的工作职责所在,对方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太多的事实证明,身在自己既定的逻辑圈中,有时候很难看出事情的真正面貌,所以我们需要从“山外着眼”。这个“山外”就是跳出自己的逻辑圈,多站在对方的逻辑圈思考,想想对方言语背后存在的逻辑,进而从另外一个全新的角度进行说服。

我们与他人的对话,所有语言都是为背后的逻辑服务的。一条理由就其本身来说只是一个独立的观点,它不能反映逻辑关系。只有论证和推理,才存有逻辑关系。

对于任何一个支持结论的理由,我们都应该对它进行分析。一层一层深入地探究下去,只要给出的理由能够支撑观点,能提供全面的证据并加以印证,形成合理的论述,即这些理由是在什么样的前提下才会成立,这样说出来的话就给人一种强大的逻辑力量,进而让对方跟着你的思维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