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银行业资产负债比率的管理优化措施

中国银行业资产负债比率的管理优化措施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是配置资金的基本原则,随着环境的变化,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针对性和方法也在不断调整。国际上同等规模的大商业银行,这一比率一般稳定在70%~80%的水平上。在资金配置方面,为了加快我国银行向商业银行标准的接轨,中国人民银行于1994年底以法规形式颁发了《关于对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通知》。

中国银行业资产负债比率的管理优化措施

前面已经论述过,从广义角度来讲,资产负债管理是指银行金融机构按照一定的原则对资金进行合理的配置。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是配置资金的基本原则,随着环境的变化,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针对性和方法也在不断调整。尽管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中国银行业开始了现代化和市场化的进程,但是直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中央银行才正式宣布我国银行业实行商业银行制度。在这以前,我国银行业的资金配置是与计划经济相符合,作为中央政府按计划配置资源的工具,其基本方法是中央银行按照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经济布局、行业政策以及国家总计划,给各国有银行分配信贷规模,或称“总盘子”,各国有银行总行再根据所辖分行的存贷款现状、中央银行分配信贷规模的原则、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再向所属各分行分配信贷规模,或称“对总信贷盘子切块”。国有银行各分行在国家政策和所分配信贷规模的范围内,对合格企业发放贷款。为了调动基层银行工作积极性,上级银行对下级行还相应规定了存款规模,当基层银行实际存款超过存款规模时,多吸收的存款可以超过所分配信贷规模多发放贷款。在这样一种资金安排的原则下,我国各国有银行的资金配置背离了商业银行的三个经营原则,其资金配置结构按照商业银行的标准对照,完全难以解释,且风险极高。以国际上传统的、最重要的反映银行流动性和稳健性的贷存比率(贷款/存款)为参照标准,1993年中国工商银行该比率为115%,中国农业银行为129%,中国银行为149%,中国建设银行为100%,贷差(贷款大于存款的部分)主要依靠向中央银行的借款作为资金来源。国际上同等规模的大商业银行,这一比率一般稳定在70%~80%的水平上。我国银行资金配置的其他指标与国际上商业银行的指标均有很大差异。[2]

1994年,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宣布我国银行实行商业银行制度,这一重大决定推动了我国银行业从政府机构型向商业银行全面转化。我国各银行,特别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开始从组织结构、经营思维方式、资金配置、运作机制、管理制度、操作方法等各方面逐步向真正的商业银行靠拢。在资金配置方面,为了加快我国银行向商业银行标准的接轨,中国人民银行于1994年底以法规形式颁发了《关于对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通知》。这个法规的核心意图是,用规定多项财务指标上下限的方式,引导我国银行按照商业银行三性经营原则进行资金配置,它可以被理解为银行资金配置的风险极限值,或者被理解为我国金融管理当局要求商业银行按照三性经营原则进行资金配置的最起码要求。这套财务指标共分9类、15项:(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