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类学整体观对管理学的意义探析

人类学整体观对管理学的意义探析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类学整体观要求研究从整体出发,将人类活动看成一个整体、一个系统。系统管理学派把系统观点、系统分析和系统管理看成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三个方面。(二)系统管理的整体优化根据企业的具体运营特征,我们以企业人流、物流、信息流为导向,实现系统管理的整体优化。从人类学整体观方面,学者们窥探出了系统理论,

人类学整体观对管理学的意义探析

人类学整体观要求研究从整体出发,将人类活动看成一个整体、一个系统。这样的思想也在影响着管理学的发展。系统管理学是从系统“整体”的角度研究人类管理活动规律性的一门学科,它应用系统科学的思想、方法全面分析和研究企业及其他组织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重视对组织结构和模式的分析,并通过建立系统模型进行分析、研究。

最早明确地把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家是美国生物学家贝塔朗菲(Bertalanffy),1937年他首次提出“一般系统论”(GST)的概念。一般系统论的发展为系统管理学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随着一般系统论的发展、成熟,西方一些学者把它应用于管理科学,形成了系统管理学派,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管理学家约翰(RA.Johnson)、卡斯特(FE.Kast)和罗森茨韦克(J.E.Roserlzweig)。1963年他们3人共同出版了《系统理论和管理》一书。该书从系统概念出发,建立了企业管理新模式,成为系统管理学的奠基性著作[25]

系统管理学派从系统观点出发,认为企业是由人、物资、机器和其他资源在一定的目标下组成的一体化系统,它的成长和发展同时受到这些组成要素的影响,在这些要素的相互关系中,人是主体,其他要素则是被动的,并且企业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同周围环境(顾客、竞争者、供货者、政府等)之间存在着动态的相互作用,并具有内部和外部的信息反馈网络,能够不断地自动调节,以适应环境和自身的需要。在企业内部又包含着若干子系统,如目标和价值子系统、技术子系统、社会心理子系统、结构子系统、管理子系统等。系统管理学派把系统观点、系统分析和系统管理看成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三个方面。他们用系统观点来考察企业及其管理,强调整体的作用,认为企业就是一个人造的系统,与周围的环境之间存在着动态的相互作用,并具有内部的和外部的信息反馈网络,能够不断地自行调节,以适应环境和本身的需要。系统管理学派主张,在进行系统分析时,应首先紧密围绕建立系统的目标;其次,应从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使局部利益服从于整体利益,既要考虑当前利益,又要考虑长远利益;还要做到抓住关键问题,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系统思想不仅在过去掀起了一阵系统管理研究热潮,在今天的企业管理中仍然被广泛运用。基于系统管理理论的思想,考察、分析和解决现代企业管理问题要着眼于整个系统,要以合作的精神,从企业大系统的全局出发,为了全局利益可以牺牲局部利益。当我们对一个企业系统实施管理时,就是管理着一组有特定目的和目标的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要素的组合体,而当要解决其中任何一部分的问题时必须同时考虑到对企业系统其他部分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根据轻重缓急,予以通盘考虑,逐次解决。

(一)建立系统管理体系

按照系统管理理论的观点,将企业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在企业中建立完善的系统管理体系,并通过该体系了解并理顺企业内各部门的管理职能。一般而言,企业的生产经营组织主要由五个子系统组成,包括:研发系统(承担产品开发、包装设计、员工培训等职能)、采购系统(承担原料采购、库存管理等职能)、生产系统(承担生产加工、装配合成等职能)、销售系统(承担营销推广、运输及售后服务等职能)、管理系统(承担管理、组织与控制等职能)[26]。企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以及自身的特点来建立各个子系统,并使企业内部人员明确地了解并熟悉各子系统的职能,完善企业整个系统管理体系。

(二)系统管理的整体优化

根据企业的具体运营特征,我们以企业人流、物流、信息流为导向,实现系统管理的整体优化。

1.人流管理

现代企业管理的本质是对人的管理,人力资源是企业拥有的无法用货币衡量的巨大资本,企业的一切运营活动都离不开各个岗位上的工作人员。企业要想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争得一席生存之地,拥有可用的人才是重中之重,同时还必须在对人才的管理上进行投入,制定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从根本上保证企业的人力资源流转的科学性和经济性,从最大程度上为企业带来最大的效益。(www.xing528.com)

2.物流管理

企业的产品从生产到最后到达消费者的手中需要通过四个环节,企业应从这四个环节对企业的产品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与控制。首先是产品设计环节,企业要想控制产品的质量、成本与安全性等,都必须在设计环节把紧关卡,衡量企业自身的开发能力后考虑自行开发或者外包开发,从根本上节约资源;其次是生产环节,要制定严格的工艺程序,严格产品的生产,每一环节进行适度的产品合格检验,在避免浪费的同时保证质量;再次是存货储存管理环节,无论是半成品产成品都需要按照指定的存放方法与地点进行储存,最大限度避免存货的损耗与破损;最后是销售环节,在制定合格价格的基础上,完善货物出入库的管理规定,安全运输货物至客户手中。

3.信息流管理

现代社会科技飞速发展,信息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尤为重要。企业要想保持市场地位甚至是扩大市场份额,都需要掌握企业内外部的第一手信息,以便及时和准确地做出决策。企业应该制定通畅的信息收集、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与信息反馈流程,以便于对企业内外的各种事件做出及时反映,将企业的损失降到最低。

(三)对系统管理体系实施分层级控制

企业作为一个整体体系,在这个整体体系中运用系统管理的思想,可以将其视为管理者、执行者、监督者共同组成的一个体系。企业在具体运营中,由最顶端的管理者做出决策,并向下层的执行者传递指令,执行者收到指令后做出相应的具体行为活动,而监督者则监督执行者行为的过程与结果,并向管理者进行反馈,以便管理者找出出现差异的原因,制订新的计划,发出新的指令,最终得到期望的结果。三个层级依次循环运作,保证企业这个系统整体的流畅运转。因此,企业可以分别对这三个层级进行管理与控制,分配给各层级相应的职权的同时,使其承担相应的责任,从而不断提高各层级的能力与行动速度,最终有利于整个企业提高运营效率,达到效益最大。

企业是一个整体,整体系统是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一个复杂的层次结构,但是不管其结构如何复杂,各子系统都要为整体系统所设定的目标服务,如果哪个子系统的功能不健全都可能会影响到整体系统功能和目标的实现。

人类学整体观方面,学者们窥探出了系统理论,不仅将系统理论用于社会学的研究之中,还将其用于管理学,并创造了系统管理学派。系统管理学派将管理的对象视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是具有永恒价值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