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五年级首次遇到创造性复述如何应对?

小学五年级首次遇到创造性复述如何应对?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见,教材编撰者很重视“创造性复述”的第一次亮相。这一创造性复述的方法很明确——改变身份。这些信息资料的增补,对学生进行创造性复述,无疑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至此,变角色,变内容,变顺序,创造性复述可谓是变化多端,异常灵动。其次,这是“语言上的创造”。

小学五年级首次遇到创造性复述如何应对?

复述,我们都不陌生。从一、二年级的完整复述,到三、四年级的简要复述,再到五、六年级的创造性复述,在实践中,我们对“复述”能力的认识已经储备了较多的实战经验。

复述,就是以言语重复学习中识记的材料。学习材料在记忆的作用下,保鲜期较短,而经由复述,能向长时记忆转变。语文学习中的复述,包含有短暂的强记型复述,但更多的是指向精加工后的精细化复述——复述者通过对信息的进一步加工、组织、转化,使之向长时记忆转移,成为复述者自己储备的信息。

我们要重点理解的是“创造性复述”。先认识什么是“创造”。创造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或事物按一定方式联系起来,主观地制造客观上能被人普遍接受的事物,以达到某种目的的行为。简而言之,创造就是把以前没有的事物产生或者造出来,这明显的是一种典型的人类自主行为。因此,创造的一个最大特点是有意识地对世界进行探索性劳动。

结合对“创造”概念的解读,发现其具备三个特征:联系、目的、自主的行为。所谓“联系”,是指用于创造的信息、条件之间,必须要有关联。不能任意地选取、添加,即便创意天马行空的,也要使其具有一定关联,突出所用素材之间隐藏的关联,才能最终达到创意的目的。少了“目的”,创意就成了痴人说胡话,用作自我麻醉的低级娱乐而已。达成目的,创意才能被接受,被传播,被评价,才真正在他人心中驻扎下来。所谓“自主的行为”,指的就是创意过程的自由度,想怎么创造是自己决定的,创造出来的效果也由自己的决定造成,该怎么做,你自己说了算数。

了解了这些,再看统编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更有方向。这是教科书第一次提出创造性复述的要求,具体表述为“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在这一单元的语文园地中,交流平台还对创造性复述做出了具体的描述与指导。可见,教材编撰者很重视“创造性复述”的第一次亮相。

交流平台中提出“为了让故事更有新鲜感,可以来点小创作”,具体到课文,也有不同的方法。例如“可以把自己设想成故事中的人物,以他的口吻讲。讲《猎人海力布》,用海力布的口吻讲述,会更加亲切,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一创造性复述的方法很明确——改变身份。原先是读者身份,在“故事场域”外,如今是参与者身份,就在“故事场域”之中,以在场的身份去讲故事,可以随时调用,穿插讲述自己的见闻、感受,分享自己内心的隐秘体验,同时还可以用自己的主观意识去判断、去评价、去鉴赏。所有创造增补的内容,切换的角度等,都具备着无限的创意。

交流平台还提出“也可以大胆想象,为故事增加合理情节。如讲《牛郎织女》,可以说说老牛是怎么知道织女下凡的时间。”这一条针对《牛郎织女》的指导,创造性复述的方式为——改变故事内涵。怎么改?借助采集与融入的信息,有的放矢地创意。《牛郎织女》的故事,流传至今的有100多个版本,同时关联着许多有趣的事实,以至于大家几乎对这个故事信以为真,代代相传。例如,为什么在七夕这天,喜鹊似乎很少见?为什么在七夕这天,部分喜鹊头顶的毛会掉落?为什么在七夕这天,天河显得特别明朗,星象也有变化?那只老牛是普通的耕牛么?是传说中的金牛星下凡吗?如果是,神仙怎么会死?王母娘娘为什么要去抓仙女?老牛为什么要帮助牛郎?这些信息资料的增补,对学生进行创造性复述,无疑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学生对信息进行综合利用,整合提取,创造性地加工,也使得复述的故事变得生动起来。

交流平台中还提及一条“可以变换情节顺序,先讲结局,设置一些悬念,引发观众注意。如先说有一块石头是一位猎人变的,再讲海力布的故事。”这样的创造性复述,属于——改变顺序。至此,变角色,变内容,变顺序,创造性复述可谓是变化多端,异常灵动。五年级进行这样的复述练习,有益于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更有助于思维的成熟与发展。

在整个单元的创造性复述指导中,最具创意的莫过于《牛郎织女(二)》中提出的——为连环画配文字。在《牛郎织女(二)》的导读提示中,编者给出如下提示:“如果给《牛郎织女》绘制连环画,你打算画哪些内容?每幅图画配什么样的文字?”教材编者的匠心独运在此淋漓尽致地展露出来。

首先,这是“形式上的创造”。原先的故事是连续性文本,如今的复述要先构思成连环画,从文到图的改变,就是一种极大的创意。

那么长的故事,到底要改编成几幅连环画?每幅连环画上,到底要画些什么?画面的内容能够包容故事的信息么?这样的改编,这样的创造是烧脑的,必定让学生费尽心思。可以说,要完成这样的构想,先要把故事读懂、读熟、读透。那么长的故事,有多少学生在课堂学习上读得是囫囵吞枣?要读懂、读熟、读透,真的要反复读,要快速读,把书读薄,才能把故事浓缩为几幅图。连环画的创意,还具有“倒逼回读”的作用。

其次,这是“语言上的创造”。当我们创造出“王母抓织女”“牛郎追织女”“天河阻隔”“鹊桥相会”等一幅又一幅连环画的时候,还要再次浓缩,为连环画配文字。一幅画出现,首先配出的文字可以是“画名”——为画起个名字,这类似于列出小标题。从复杂、连续的语言,转化为图,再浓缩为小标题,整个故事就在创意的运作下,浓缩为数十个字。几幅图,数十个字,记住故事不费吹灰之力。

犹如夸张这种修辞手法,有放大夸张,也有缩小夸张,都是一种创造。创造性复述,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都要无限增量,也可以尽量缩减,只要便于达到“传播”的目的,我们可以借助创意,大胆、多元地尝试。

但是,学习活动自然不能够止于此。按照导读提示的要求,当我们构想创造出连环画时,还要为连环画配文字,应该怎么配呢?

第三,这是“学习上的创造”。让学生为连环画配文字,自然不能满足于小标题,不能“抓瞎”,不要很潇洒地说“来吧,你们试一试,想怎么配就怎么配”。在学生初次遇到这一学习项目时,应该尊重学习的规律,先为其展示一个样本,结合样本的解析,为其梳理学习的路径,归纳学习的方法,最后,鼓励大胆、个性、富有创意地自主迁移。在迁移的过程中,发挥个性,融入个体的创意,让课堂成为富有学习意味的教学互动场。(www.xing528.com)

现实中,我们总喜欢豪气地甩出一句话: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然后毫无目的地去应对,学生在茫无边际地盲目探索中产生的,各种各样杂乱的学习结果。这无异于“将自己一军”,让自己陷入尴尬。而这样做,对大部分同学是不利的。大部分的学生需要指导,只有少部分的尖子生能自主抵达目标。这样的随意,让“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实质上是“反学习”的,更不利于集体成长。

缺乏有效的指导,只能造成更加严重的两极分化。所以,我们建议这样做,让学习活动本身也很有创意:

第一步:展示样本

我们可以任意选择一幅连环画,让学生先读图。图上有些什么?以此图为例:图上的织女正在织布;牛郎正在挥鞭与老牛协力耕田。除此之外,图上还有一些简陋的家具,有阡陌纵横的田野,有窗边的翠竹,有远处的天空等。之后让学生明确,图画在说些什么?此幅图在叙述一个美满的生活场景——男耕女织,生活安逸幸福。

接下来可以“瞄准核心意思”“提取关键信息”“概括图中所叙故事”,三步配出图画的文字。配文的结果为: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生活很完美。每日,织女负责纺纱织布,牛郎则辛勤耕作,小日子过得安稳、幸福。

配出的文字,涵盖了画面主要内容,叙述了故事,同时舍弃了一些无关紧要的配景,如:窗台的竹子,角落里的盆子,织布机旁的茶壶等。

第二步:自主实践

完成对一幅连环画配文字的样本建设,让学生获得方法后,再组织学生将其他的图画配好文字,连缀文字后形成创造性的故事复述。借助图画进行复述,不仅能够轻松复述故事,还能较为轻易地记住故事,因为画面产生的作用,是单靠文字无法比拟的。

第三步:延伸拓展

首轮复述完毕后,课后可以组织学生回家向家人复述,也可以提倡阅读已出版的连环画书籍,通过各种渠道继续了解故事,传播故事,让美好的故事代代相传,让古老的文化生生不息。

《牛郎织女(二)》的导读提示提出“为连环画配文字”,这是极具创意的创造性复述要求。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故事,能不断被演绎,被创意,都是为了让故事焕发新生,具有不断被传播的可能。其中,我们熟悉的连环画以及如今风靡的绘本、立体书、有声读物等,各种各样出版物的呈现,更是让创意在文化传播中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连环画,记得我小时候接触这些故事,除了父母讲述之外,更多是通过连环画、小人书获得的。而这个时代,我们更需要唤回这种适合儿童,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让学生在亲近母语,阅读学习中,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人。

统编教科书主导从五年级开始,进行创造性复述。这是第一次提出,往后还有不断提及,持续关注,螺旋上升。结合以上的案例与分析,我们要认识到——对创造性复述的理解,应该是多元的。“创造性”这个词本身,就包含无限创意。可以改变人称,改变顺序,改变情节;也可以借助创意膨大、夸张,也可以提取信息进行浓缩、简化……

创造性复述中所蕴含的各种各样的创意,让能力的训练与创意素养的提升,得到充分发展,从五年级开始,我们不妨跟着教科书,大胆进行创造性复述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