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利用故设疑问法进行启发教育

如何利用故设疑问法进行启发教育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提问者有时处于对答问者进行启发教育的地位,为了取得“投石激浪”的良好效果,常常故设疑问,以此启发答问者的心智,随着对问题的解答而晓之以理。敏捷的记者们于是接过话头,探问美国的秘密。提出这个问题是故设疑问,醉翁之意不在酒,目的是诱使记者作出“不是保密的”回答,记者也只能作出如此回答,否则他要陷于自相矛盾的泥坑。基辛格故设疑问,迫使记者不知不觉就范。

如何利用故设疑问法进行启发教育

提问者有时处于对答问者进行启发教育的地位,为了取得“投石激浪”的良好效果,常常故设疑问,以此启发答问者的心智,随着对问题的解答而晓之以理。

有时提问者为了由被动变为主动,也常常故设疑问,使答问者处于被动地位,以实现提问者的某种主观动机。

基辛格巧难记者

美苏关于限制战略武器的协定刚签署,基辛格就在莫斯科一家旅馆里,向随行美国记者团介绍这方面会谈的情况了。当时已是凌晨1点,他竟毫无倦意。

苏联生产导弹的速度每年大约250枚。”基辛格微笑地透露道:“先生们,如果在这里把我当间谍抓起来,我们知道该怪谁啊?”

敏捷的记者们于是接过话头,探问美国的秘密。

“我们的情况呢?我们有多少潜艇导弹在配置分导式多弹头?有多少‘民兵’导弹在配置分导式多弹头?”一个记者问道。(www.xing528.com)

基辛格耸耸肩道:“我不确切知道正在配置分导式多弹头的‘民兵’导弹有多少。至于潜艇,我的苦处是,数目我是知道的,但我不知道是不是保密的?”

记者说:“不是保密的。”

基辛格反问道:“不是保密的吗?那你说说是多少呢?”

记者自知上了当,只好“嘿嘿”一笑。

基辛格面对随行记者探问美国潜艇导弹的秘密,佯装有苦处:“数目我是知道的,但我不知道是不是保密的?”提出这个问题是故设疑问,醉翁之意不在酒,目的是诱使记者作出“不是保密的”回答,记者也只能作出如此回答,否则他要陷于自相矛盾的泥坑。基辛格接过记者“不是保密的”话头,便反问:“那你说是多少呢?”基辛格故设疑问,迫使记者不知不觉就范。记者自知上当,只得“嘿嘿”一笑而了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