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校园暴力: 成长中的隐忧

校园暴力: 成长中的隐忧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近年来校园暴力却呈现低龄化、群体性、网络化特点,女生之间的暴力逐渐增多。“不吃亏”的理念也助长了校园暴力情绪。矫治比严惩更迫切这几例恶性事件背后,都有着共同因素:施暴者和受害者都是未成年人,施暴手段残忍。同学关系是校园生活的重点,未成年人遭遇校园暴力在各国都有类似的情形。

校园暴力: 成长中的隐忧

陕西女孩被殴“失联”;浙江庆元初中生暴打一小学生;安徽一名小学生因无钱“上供”被虐……这些近来发生的校园暴力让人吃惊、令人发指。

是什么让处于花季的孩子们成为施暴者和受害者?在这些触目惊心的事件背后,该如何反思、管住校园暴力?

校园暴力事件所引发心理“后遗症”难以消除

“我走了,无期,不见”——这张纸条,记录下陕西省蓝田县一个初中女孩难以言说的痛苦。这名女孩因被嫁祸“在其他宿舍偷钱”,而被几名同学殴打讹钱。女生在给父亲留下字条后“失联”:“我真的没去309、306宿舍(盗窃),她们12个人,王某、贾某某、冯某……王某又是拿脚踢我,又是扇我,还不是想讹钱……我走了,无期,不见。”

半个多月后,女孩家人辗转多地,终于在西安一家面馆找到了她。尽管随后她就读的蓝田玉山中学对12名涉事学生进行了处分,但父亲告诉记者,女儿回来一个多月了,心理阴影无法消除,她还是不愿意上学,“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把自己封闭起来,让他感到无奈、痛心。

这样的校园暴力事件并非个例。安徽一名小学生因无钱“上供”被逼喝尿;在仅有7人的班级里,班干部借“权力”横行霸道,多次以检查作业和背书为名,向同班同学索要财物。深圳龙岗区某学校2名学生,因不满对方在QQ空间“互黑”对方,通过网络约架,引起十几人在学校门口互殴。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几名初中生把1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关在黑屋子里暴力殴打,并用香烟头烫伤小孩……

显然,校园暴力事件是教育之殇,不仅给孩子造成恐惧,留下心理阴影,也造成孩子对他人、对社会的仇视与抵触。恶性事件屡禁不绝,人们会问:这些施暴的孩子都怎么了?在他们意识深处,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他们做出如此暴行?家庭、学校、社会,该如何反思、检讨,担负起应有的责任?

青少年施暴呈低龄化、群体性、网络化特点

20世纪80年代,校园暴力也曾引起社会的关注。然而,近年来校园暴力却呈现低龄化、群体性、网络化特点,女生之间的暴力逐渐增多。专家分析,从思想意识的角度反思这类事件的多发,这其实是长期积淀的社会问题的外露。

青少年的自我认识、人格均处于成长期,其行为模式多来自于效仿。一些社会戾气、成人施暴行为,随着网络传播后更易被未成年人效仿,导致孩子不自觉地拿起暴力武器,从中获得“存在感”与“成就感”。

从社会深层次原因来看,“独生子女”式的社会结构、过分溺爱的家庭教育、缺乏道德评价的学校教育等问题更值得深思。(www.xing528.com)

现在孩子个个都是掌上明珠,有些孩子在层层庇佑下,社会认知差,缺乏责任心。另外,现在的孩子比富心理严重,这使得孩子容易产生集团式的歧视、阶层性的划分。

“不吃亏”的理念也助长了校园暴力情绪。其实,孩子“绝不吃亏”的情绪被带到生活的各个领域。

在教育理念方面,现在的家长一门心思让孩子上名校,对于孩子如何处理自己情绪、如何交际,如何培养孩子性情,思考得却很少。这些隐蔽的心理问题,为暴力行为埋下了伏笔。学校“以成绩为标准,以名校为目标”的教育理念,也让老师们仅抓学习,而忽视了道德教育

矫治比严惩更迫切

这几例恶性事件背后,都有着共同因素:施暴者和受害者都是未成年人,施暴手段残忍。同时,对于施暴后果,施暴者并不清楚。

虽然有关部门给予了关注和重视,但一些地方的教育部门会常以涉事者是“未成年人”等为处理原则,可能会出现大事化小等情形。施暴者没有得到相应的处分,极易再次施暴,且对身边的未成年人造成不良的示范效应。

专家指出,对这类事件一定要引起足够重视,预防校园暴力必须让家庭、学校、社会各司其职,在加大道德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大司法力度,将矛盾化解于无形、防患于未然。

同学关系是校园生活的重点,未成年人遭遇校园暴力在各国都有类似的情形。据了解,韩国将人性教育列为中小学必修课,日本加强学校教育和咨询服务。有些国家,15岁至18岁的未成年犯罪,基于案情的严重程度,可以考虑当作成年人对待。

多名专家指出,将法治教育内容列入中小学生教学计划,将学校与课堂建设成为法治教育的主阵地。严加惩戒不是目的,教育矫治才更为迫切。

(作者:李华、陈昌奇、杨一苗;选自新华网2015年6月24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