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苍山暮色,心与尘隔

苍山暮色,心与尘隔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幅《柴门倚杖图》肖像是按照王渔洋本人的意思,以唐代王维的诗句“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为主题而作,这首诗也被禹氏写在画面右上角。《柴门倚杖图》画像主王渔洋美髯潇洒,戴斗笠,着长服,倚杖微笑而立,有若思状,显示出渔洋山人的优雅诗意。《柴门倚杖图》着力刻画人物的表情,传情写照人物思想。

苍山暮色,心与尘隔

此幅《柴门倚杖图》肖像是按照王渔洋本人的意思,以唐代王维的诗句“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为主题而作,这首诗也被禹氏写在画面右上角。作者所描绘的是一位年事已高、饱经宦场风云、面有倦容、两眼深邃很有洞察力的文人。布局、用笔、赋色都与诗句情趣相一致,人物与环境的安排都与主题相协调,称得上是一幅构思严谨、笔墨周到之作。

因为肖像画不同于山水画花鸟画画家可以率性发挥,好的肖像画是像主和画家良性互动的结果。王渔洋是当时的名流,对画像的布局安排自然会有自己的要求,禹氏按照他的设想勾勒出作品的梗概,离席后再细细作画,完成之前还要和像主共同商量,以期达到最佳效果。这个过程只有相处融洽,才会合作得愉快。

《柴门倚杖图》画像主王渔洋美髯潇洒,戴斗笠,着长服,倚杖微笑而立,有若思状,显示出渔洋山人的优雅诗意。其衣纹用柳叶描,轻逸飘洒而又流利灵动。人物面部及手足等细部则施以工笔,面部采用明代肖像画家曾鲸的墨骨画法:用墨线勾出轮廓后,根据不同对象的肤色和不同部位的深浅,用淡墨和淡赭石按面部结构层层渲染,以显现出结构上的明暗凹凸变化。这种以色晕为主的画法,略带西法,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肖像画的质感和立体感,人物形象饱满而神形兼备,呼之欲出。人物背后有柴门绿柳,柳树下方一丛小草,是补景。旁边是湖水,碧波荡漾,溪流向远处淡化,跳跃的浪花让人仿佛听到了潺潺的水声,把动植入静的画面,更增添了山中的寂静。近景葱郁的丛林、横卧的青山施以重彩,层层渲染;隔湖远山无际,淡墨勾出,略施颜色。青绿山水,是禹之鼎常用笔法。白描和工笔穿插并用,整个作品画面人体比例恰当、光线透视明显、构思用色奇巧,令人赞叹折服。

禹之鼎和王渔洋,一个是供奉内廷的“肖像国手”,一个是位列九卿的高官衙吏兼领袖文坛的“一代诗宗”,两位同时代历史人物的交往可谓顺理成章。在两人交往的20年间,禹之鼎为王渔洋画过许多肖像画,有据可考的还有:《城南雅集图》(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人们赞誉为中国传世人物画之一的《王士祯放鹇图卷》(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禅寂图》(仅见于民国图书);《荷锄图》(现藏美国)……据张庚《国朝画征录》记载:康熙三十五年(1696),禹之鼎曾为王渔洋画戎装小照,王石谷补景,陈香泉题名《北征扈从图》。后人缪荃孙在端方寓中见过此画,并有著录。不过该件作品至今未见实物。由这些画作可见两人之间的友谊是十分深厚的。

展开这幅手卷,一股静谧柔和的氛围慢慢升腾,任你被尘世烦扰得多么躁动不安,静观此画,相信都能安静下来。作者用简约朦胧的画笔,对主人公远离喧嚣的人群、退隐山林的心态做了写意的勾勒,通过人与自然的交流传达出一种感悟和心有灵犀,营造了“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的静穆悠远、自然冲淡的意境。这种向往山林、向往幽静的题材是禹之鼎为王渔洋所画肖像画中经常出现的。这种神韵,如果不是画家深知王渔洋的为人本性,是不会绘得如此传神的。加之禹之鼎一生中与众多文人墨客的交游耳濡目染了他们的文人气质与情调。禹之鼎在为王渔洋绘《放鹇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中曾把王渔洋和陶渊明相比,画卷题诗:(www.xing528.com)

五柳先生本在山,偶然为客落人间。

秋来见月多归思,自起开笼放白鹇。

从《柴门倚杖图》和禹之鼎为王渔洋所作其他画像可以看出:禹之鼎很少绘无背景的单身立、坐像,画作也鲜有人为雕琢或理想化、概念化的痕迹。他的肖像画,往往把人物置于特定的情节和环境之中,展现主人公的具体活动和生活环境,力求真切反映他们的行为举止和思绪心态,因此富有真实性和亲切感。这种情景肖像图的传统手法,禹之鼎运用得娴熟自如。他还根据被画对象的诗意来构图,《柴门倚杖图》所绘场景和右上角王维的诗句结合得惟妙惟肖:柴门常常表现隐居生活和田园风味,倚杖则表现年事已高和意态安闲。柴门之外,倚杖临风;听晚树鸣蝉、秋水叮咚;看渡头落日、墟里孤烟,画中人物那安逸的神态、潇洒的闲情,和“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的陶渊明颇有几分相似。《柴门倚杖图》着力刻画人物的表情,传情写照人物思想。《柴门倚杖图》突出地反映了禹之鼎作品的艺术特色:配景有致,构思巧妙,用笔精练。

禹之鼎绘《放鹇图》局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