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讨西方对东方的多重理解——东方学研究的演进与影响

探讨西方对东方的多重理解——东方学研究的演进与影响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萨义德将“东方学”定义为西方文化对东方的不同理解途径,包括想象、夸大、突出以及对文化事实的曲解。《东方学》是他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任教时期出版的第一部学术著作,萨义德笔下的“东方”包括所有伊斯兰国家、北非和沙特阿拉伯地区。在《东方学》这部著作中,萨义德并没有将“东方”这一概念延伸到东亚地区。西方和中国第一次带有“东方学”的碰撞可以追溯到清乾隆时期。

探讨西方对东方的多重理解——东方学研究的演进与影响

文学批评家爱德华·沃第尔·萨义德的代表著作《东方学》是一部关于西方世界中东世界文化进行发现与探索的论著。萨义德将“东方学”定义为西方文化(泛指欧洲与美国)对东方的不同理解途径,包括想象、夸大、突出以及对文化事实的曲解。作为一个美国公民以及在耶路撒冷长大的巴勒斯坦人,萨义德在耶路撒冷时期就开始发展自己的学术兴趣与研究方向:被殖民主义笼罩的中东地区文化。《东方学》是他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任教时期出版的第一部学术著作,萨义德笔下的“东方”包括所有伊斯兰国家、北非和沙特阿拉伯地区。在《东方学》这部著作中,萨义德并没有将“东方”这一概念延伸到东亚地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欧洲人眼中的“远东地区(东方)”概念在改变,逐渐扩大到了靠近中东地区的亚洲区域。

西方和中国第一次带有“东方学”的碰撞可以追溯到清乾隆(1711~1799,1735~1796年在位)时期。1792年,英国使臣乔治·马嘎尔尼作为第一个来到清朝的欧洲使者[6],与乾隆皇帝商讨贸易条款。当时清朝正处于鼎盛时期,乾隆皇帝觉得与英国的贸易合作是可有可无的,所以马嘎尔尼此次访华并没有签订任何额外的贸易协定,这也是西方第一次真正意义来到了中国,一个比中东“更远的远东地区”(Far From Far East)。康乾之治后,清朝逐渐走向衰败之路,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开始经历社会制度的变更,由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这也意味着西方各国通过侵略这种方式,逐渐开始接触并了解中国这个“更远的远东地区”。在这过去的几百年历史长河中,在西方各国与中国的文化碰撞中,中国这个“更远的远东地区”的文化开始循序渐进地对西方文化、历史和美学有了深远的影响,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镜花水月”展览就是一次映射西方与中国百年文化碰撞的视觉呈现。(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