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方传统对构成方法的理解

西方传统对构成方法的理解

时间:2023-06-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东西方服饰文化由于在哲学、美学、文化上的差异,因而对两种构成方法的传统认识也存在差异。自古希腊、古罗马讲究悬垂皱褶、不匀称造型以及具有动感的奥古斯特雕像类服装开始,直至哥特时期隆胸、卡腰、蓬松型裙身立体型服装,逐步形成符合近代、现代的西方服饰文化,服装的三维立体造型成为服饰文化对形体构造的主要思维标准,由此而产生构成立体形态的最直接、最形象的构成方法——立体构成。

西方传统对构成方法的理解

西方服饰文化一般指自古希腊古罗马始至现代的欧美服饰文化。东方服饰文化一般指以中国、日本、印度等亚洲地区为主的服饰文化。东西方服饰文化由于在哲学美学、文化上的差异,因而对两种构成方法的传统认识也存在差异。

根据苏格拉底等人“美善合一”的哲学思想,古希腊、古罗马服装讲究比例、匀称、平衡、和谐等整体效果。中世纪基督教强调人性解放,影响到美学上以人为主体、宇宙空间为客体的对立关系为内容的立体空间意识。这种决定使欧洲人在服装的造型空间上视服装为自我躯体对立空间的占据,在服装上必须表现为三维立体造型的认识。自古希腊、古罗马讲究悬垂皱褶、不匀称造型以及具有动感的奥古斯特雕像类服装开始,直至哥特时期隆胸、卡腰、蓬松型裙身立体型服装,逐步形成符合近代、现代的西方服饰文化,服装的三维立体造型成为服饰文化对形体构造的主要思维标准,由此而产生构成立体形态的最直接、最形象的构成方法——立体构成。

东方特别是东亚受儒教、道教“禁欲律性”哲学思想的支配,其服饰文化在形式上更多地表现为含蓄。由于东方宇宙观强调“天人合一”,在艺术表达上追求意想,因而在服装造型上表现为一种抽象空间形式,象征性表达人与空间的协调关系。自周朝的章服至近代的旗袍、长衫,基本上都是以平面构成的衣片构成平面形态的服装,适应立体形态的人体,达到三维的空间效果,因而在服装构成方法中更偏重于平面构成方法。(www.xing528.com)

这种哲学、艺术观的东西方差异形成了东西方服饰文化的差别,也产生了传统的构成造型的技术方法的不同。时至今日,西方乃至整个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由于经济的发达和自由化,服饰无论是品种还是造型都有极大的发展,因而对立体构成的应用无论从主观意识还是从客观条件上的主流,民族的服饰(旗袍、和服等)大多已成为在特定场合穿着的服饰。这种倾向不可避免地反映到构成技术的应用上。近年来我国服装产业直接使用立体构成技术设计款式纸样的情况日益增多,但主流仍是前述的第二模式和第三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