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迟到》解读:童年舒适圈中的挣扎

《迟到》解读:童年舒适圈中的挣扎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迟到》一文节选自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中的最后一篇《爸爸的花儿落了》,收录在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迟到》一文用回忆的方式讲述了“我”上一年级时有赖床的毛病,因此经常迟到。首先,主人公由迟到至逃学,展示出一个儿童面临的任性而为,无力走出舒适圈的困境。可见,上述对《迟到》主旨的理解与全篇主旨是相互呼应的。

《迟到》解读:童年舒适圈中的挣扎

《迟到》一文节选自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小说城南旧事》中的最后一篇《爸爸的花儿落了》,收录在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此文是自传体小说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的叙事散文特征。《迟到》一文用回忆的方式讲述了“我”上一年级时有赖床的毛病,因此经常迟到。一天下雨了,“我”又面临迟到,这次竟想索性逃课不去上学了。爸爸得知后,用鸡毛掸子打了“我”,“我”被迫去上学。之后,爸爸赶到学校给“我”送夹袄和铜板,从此“我”改掉了上学迟到的毛病。

(一)事件结构

总体来看,本文结构仍是较为典型的困境解决结构,只是困境解决的方式尤为动人。

1.陷入困境。

“我”上一年级的时候,因为懒惰经常迟到被罚站,但又有自尊心,知道害羞,所以每天早上“又愁又怕”地去上学,由于没有改变的意识,这形成了周而复始的循环,“我”陷入迟到困境。

2.困境加深。

一个大雨的早晨,“我”又起晚了,面对上学前烦琐的准备工作,想到上学后的严重后果,年幼的“我”不顾母亲的催促,“勇敢地赖在床上不起来”,决定不去上学,将“懒惰”的缺点不自觉地升级为严重的“逃学”错误,突破了以往固有的循环,也引起了爸爸的关注。

3.困境顶点。

父亲面对“我”的逃学,一改往日的不介入,先是命令“我”“起”,然而任性的“我”完全忽视了父亲的底线,面对父亲严厉的警告“居然有勇气不挪动”,催化了事件向恶性发展。

4.困境解决方法。

父亲被“我”彻底激怒,拿起鸡毛掸子打“我”,最终“我”带着伤痕被迫去上学。“我”挨打后到学校,虽然迟到了,但是没有被罚站,在和大家一起“静默”的时候,父亲赶到学校为“我”送夹袄和铜钱,缓解了“我”的委屈,也让“我”感受到父亲严厉背后的那份深沉的爱,这一次的迟到与以往相比,变得截然不同。(www.xing528.com)

5.结局。

“后来怎么样,我已经不记得了”,但自那以后,“我”由原来的周而复始的迟到,变成了最早到校的学生。那次迟到成为一个转变的契机,促成转变的是爸爸的严厉,更是他严厉背后的深深的爱。

(二)事件与主旨的关系

文章以清晰的事件组织全文,是典型的情节型叙事作品,文章的主旨也渗透在事件的脉络中。对困境解决型的作品,把握文章主旨要关注如下几个关键点:谁陷入怎样的困境,谁解决了困境,是如何解决的,方法怎么样。阅读者顺着这些关键点思考的过程,就是向主旨靠近的过程。小学生在理解本文时可能会认为父亲通过打“我”解决了“我”的迟到问题,而忽略了父亲对“我”的爱以及“我”是如何陷入迟到困境的。教师在教学中常常强化父亲对“我”的爱,而往往忽视了“我”的困境。把握困境解决结构,有助于全面理解作品的主旨。

首先,主人公由迟到至逃学,展示出一个儿童面临的任性而为,无力走出舒适圈的困境。其次,父亲用打和逼的方式推动“我”获得了突破困难的体验。第一个新体验是下雨天迟到,“我”没有被罚站;第二个新体验是老师引导“我”反思自己的行为。第三个新体验是父亲到学校给“我”送来花夹袄和两个铜板,让“我”感受到深沉的爱意。最后,“我”在父亲理性的爱的帮助下发生了转变,在困难面前,态度由任性、退缩转变为积极、主动。“我”由原来又愁又怕地奔向学校,变成带着自在、轻松、主动、高兴心情上学,把上学当成了一种享受。由此我们清晰地看到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

综合起来看,作品的主旨是,“我”在作为一个孩子时曾经把一个困难想得过大、过难,选择用逃避的形式面对它,爸爸则教导“我”采取直面而不是退缩的方式迎接困难,虽然爸爸采用打的方式强迫“我”直面困难,显得有些粗暴,但后来“我”通过爸爸给“我”送夹袄和铜板的事,领悟到爸爸如此严厉是为帮助“我”克服自己人生路上遇到的困难,帮助“我”学会面对困难、学会成长。困境解决结构帮助读者将思维聚焦于人物陷入怎样的困境,在谁的帮助下解决了困境,是如何解决的,解决的效果怎么样。这样的思维路径有助于读者从整体上全面理解作品的主旨。

(三)节选部分与全篇的关系

将节选部分放回《爸爸的花儿落了》中,可以检验上述主题与文章整体意思是否一致。原文中讲述的“银行寄钱”“毕业发言”等一系列事件中,爸爸都在帮“我”树立在困难面前硬着头皮闯过去的人生观价值观。正因为有这样的锤炼,所以在得知父亲去世时,作为一个小学刚刚毕业的孩子,“我”能够镇定、安静地接受命运的安排,用年少的肩膀担起家庭的责任,这是父亲教诲的结果。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勇敢地闯过去,这是父亲给予“我”的教诲,也是“我”对父亲人生观、价值观的传承。可见,上述对《迟到》主旨的理解与全篇主旨是相互呼应的。

(四)第一人称与儿童视角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林海音的作品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儿童视角展开叙事。这主要源于她内心深处有着对父亲在世时幸福、快乐的童年时光的回忆。但随着十三岁时父亲的离世,这一切戛然而止,林海音的生活色彩彻底改变了。这份童年情结挥之不去,因此她在作品中,总是以儿童的眼光去看世界,通过孩子的观察和透视,揭示为成人所难以体察或忽略的生存景观。本文是据林海音的亲身经历所写,在写这篇文章时她已是成人,但她仍用第一人称,用六七岁的自己的视角再现这件事,用孩子的视角看父亲和老师,展现作为孩子的“我”内心情感的变化。随着情节的发展,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孩子在父亲给予的帮助下成长的历程,人物形象有血有肉,真实而鲜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