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修兴龙庵碑序:众人捐资修庙之功德表现

修兴龙庵碑序:众人捐资修庙之功德表现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碑残,断为三块。碑文记载兴龙庵建自乾隆年间,现已破败不堪,在乡约段成科的倡导下,众人捐资重修,竣工之后,立碑以表众人功德。修兴龙庵碑序□庠生员苏江左撰从来事无常新而弗故,理无终□而不败。我兴龙集东岳庙后有兴龙庵者,建自乾隆四十一年。而乡约等功成竖碑,嘱予作序。于是他把街坊邻居、士商人士都召集到庙里,讨论修庙事宜。段乡约等人在庙宇竣工之后竖立碑刻时,嘱托我作序。

修兴龙庵碑序:众人捐资修庙之功德表现

【题解】

修兴龙庵碑序。碑立于道光年间,高132 厘米,宽66 厘米,厚13 厘米,青石材质。碑残,断为三块。头部为半圆形,中间上部是一球形图案,如海浪状,上面有如烈焰状图案。球形图案下方是竖行楷书“皇清”二字。两边各有一条龙,龙嘴都朝向“皇清”,龙尾在上,被烈焰般的云彩缠绕着,龙爪强劲有力,整个龙的形象栩栩如生。碑文记载兴龙庵建自乾隆年间,现已破败不堪,在乡约段成科的倡导下,众人捐资重修,竣工之后,立碑以表众人功德。

修兴龙庵碑序

□庠生员苏江左撰

从来事无常新而弗故,理无终□而不败。能于未然而存已然之心于前,虽故可使重新;于□□□□□至之患于后,即败不难再成,然□可为。凡事豫则立者,望其有是人难为;不豫则废者,期其□□□□□。

我兴龙集东岳庙后有兴龙庵者,建自乾隆四十一年。考其由来,系苏国贵三人经理开创,迄今□□□□,神像旧染,木石毁伤,兼之墙屋偏陂而几颓,户牖绳枢以难堪。不有远虑以预备,必至近忧而难□。□□有段乡约讳成科者,目瞩神伤,起预防之心,思仍旧之贯[1],乃定之矣,若犹未也[2]。既而思之,恨独步难□,□会集街士商于庙,议叙时毕□者。苏、黄、周、王、董等闻叙其事,亦有是心,俱愿与之取烦,执事乡约大□□与众先择期兴工,后卜吉时□,不数月而工成告竣。恢恢乎庙宇重新而改观,赫赫然神明添威而□□。岂非此庙之剥果蒙泉有□□之占,寔由于巽庚蛊甲得敬事之人也哉!是以睹此庙而瞻其盛者□□曰:“微段乡约等夫人之力不及此。”而乡约等功成竖碑,嘱予作序。记之曰:因善士之力以及于此,其□□乐施不可没也,为我□□。予即众公之说,不必分轻与重,区劳与逸,第裒多益寡[3]、称物平施[4]。曰善不积不足以成名,金不施不足以成事。积善积金,虽属二致,成名成事,总归一途。《易》曰“同功而异位”,此之谓□□义于斯,庶功德无量,故可传之后世于不朽云。是为序。

褒庠增生何□仁书

……(捐资人姓名及钱数略)

道光□□□□重阳后十日 敬立(www.xing528.com)

【注释】

[1]仍旧之贯 出自《论语·先进》:“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意思是:“照老样子下去,怎么样?何必改建呢?”

[2]乃定之矣,若犹未也 出自《石碏谏宠州吁》,选自《左传·隐公三年》。指“就应该定下来,若是还没有……”

[3]裒多益寡 减有余以补不足。

[4]称物平施 根据物品的多少,做到施与均衡。

【译文】

人世间的事情从来都不是常新不旧的,道理也是没有自始至终常立不变的。能在事情未发生时就考虑到发生之后的事,那么可以使已经旧了的再次成为新的。……即使在后来失败了,东山再起也不是难事,还可以重新来过。凡事事先做准备,就会获得到成功,希望人们做事都能如此,但是做起来难啊;不事先做准备就会失败……

我境兴龙集东岳庙后面有个兴龙庵,建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考证其历史,是苏国贵等三人经营管理开创的。至今已经……年了,神像黯淡,木料基石毁坏,再加上房屋的墙壁偏斜几乎倒塌,简陋的房屋已经承受不了了。没有做较长远的考虑来防备将来的不测之事,一定会导致眼前的忧虑而难以解决。乡约段成科,对庙宇的颓败看在眼里、伤在心上,于是有了防备将来的想法,就计划按照以前的规模,这样定下来了;若是还没有,就要考虑到一人的力量难以成事。于是他把街坊邻居、士商人士都召集到庙里,讨论修庙事宜。苏、黄、周、王、董等人,听到这件事,也有向善之心,都愿意为修庙出力。管事的乡约和大家一起先选定日期开工兴建,然后占卜吉时,没几个月就修好了庙宇。庙宇变得宽阔广大、焕然一新、显赫盛大,使神明增添了威严之态。这不是因为这座庙的修缮得到了神灵福泽后世的启发,而是由于它得到了恭敬奉事之人由始至终的认真对待!因此,看到这座庙盛景的人说:“要是没有段乡约等人的力量就不会有今天的盛况。”段乡约等人在庙宇竣工之后竖立碑刻时,嘱托我作序。我就写下这样的话:因为众善士的力量,庙宇才有今天的盛景,他们的乐善好施功不可没。为此,我按照公众的提议,不分轻重、劳逸,只管减少多余的来补充不足的,均衡对待。俗话说,不行善不足以成名,不集资不足以办成事情。行善集资虽然属于不同范畴,但是成名成事殊途同归。《周易》上说“功能相同,位置不同”,这是说在庙里多行善事,则功德无量,因而可以流传后世,永垂不朽。以此作为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