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宋代兵学的成就和特点:全面解析

宋代兵学的成就和特点:全面解析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宋代是中国传统兵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形成了中国兵学史上的第二次高潮。虽然说,军事的强弱有多方面的原因,兵学盛衰并非唯一决定因素,但是,兵学作为与军事实践关联最密切的学术,宋代兵学之盛与军事之弱的强烈反差无疑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也是我们必须试图解答的问题。深入探究宋代兵学的成就、特点及其成因,或许有助于理解这一矛盾现象。

宋代兵学的成就和特点:全面解析

宋代是中国传统兵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形成了中国兵学史上的第二次高潮。[1]从宋仁宗朝开始,宋廷渐次兴办武学、设立武举,颁定“武经七书”,兵学首次取得官学地位,这大大推动了兵学的发展。据许保林统计,两宋兵书共559部,3865卷,是东汉隋唐五代兵书总部数397部的1.4倍,总卷数1702卷的2.3倍。[2]不但兵书数量激增,兵书种类也更为完备,出现了第一部大型综合性兵书《武经总要》,第一部军事制度史专著《历代兵制》,第一部名将传略《十七史百将传》,第一部军事类书《兵筹类要》,第一部系统探索守城战法的《守城录》等。兵书之外,各种论兵文章更是汗牛充栋,涌现出很多优秀的论兵文章。如辛弃疾《美芹十论》、倪朴《拟上高宗皇帝书》等,既有很高的战略思维水平,又切合实际、因时建策,使儒家理念、兵学思想、战争谋略有机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在军事改革、军政建设以及边防斗争等实践层面,宋代也涌现出范仲淹韩琦王安石、王韶、岳飞政治家和统兵将帅,他们以兵学理论为指导,对现实军事问题提出了卓越的见解,推动了宋代军事的变革和发展。

宋代兵学虽然取得了超迈前代的成就,但是,宋代又是一个以“积弱”著称的朝代:北宋未能收复幽燕故地,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王朝,在与西夏的斗争中,也并未取得明显优势,后亡于新兴之金;南宋偏守江淮以南的半壁江山,与金对峙一个多世纪,始终卑事金廷,最终为元所灭。虽然说,军事的强弱有多方面的原因,兵学盛衰并非唯一决定因素,但是,兵学作为与军事实践关联最密切的学术,宋代兵学之盛与军事之弱的强烈反差无疑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也是我们必须试图解答的问题。深入探究宋代兵学的成就、特点及其成因,或许有助于理解这一矛盾现象。(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