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备课要点:研究大纲、理解教材、关注学生、合理教学

备课要点:研究大纲、理解教材、关注学生、合理教学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简单地说,要想备好课,就必须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吃透”教材,针对学生实际,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所谓驾驭和“吃透”教材,不是一般的“懂得”、“了解”,而是全面、系统、熟练地掌握教材。为了“吃透”,还必须广泛参阅各种有关的资料,了解本学科发展的新动向、新成就。

备课要点:研究大纲、理解教材、关注学生、合理教学

教师的教学工作包括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与辅导、学习成绩考试与评定等基本环节,其中备课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因为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所以备课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不可忽视的基本功。

那么,怎样才能备好课呢?简单地说,要想备好课,就必须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吃透”教材,针对学生实际,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1.熟悉教学内容

教学大纲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大纲规定了教学目的和要求,确定了教学进度和重点、难点,指出了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师要把教材中的知识转化为自己头脑中的精神财富,就必须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感知教材,理解教材,进而牢固地掌握教材所规定的教学内容。

教学大纲规定了本学科的总的目的要求和总的原则,并规定了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内容和范围。因此,教师必须熟知教学大纲,并在教学大纲精神的指导下熟悉教材。

熟悉,这意味着对大纲和教材要多次地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前后联系起来思考研究。对教材中的一些基本概念,要弄清它的内涵和外延,对一些规律性的基本知识(定理、定律、法则、公式、原理等),要弄清是如何论证、推导和运用的。熟悉教材的过程,是一个反复研究、逐步深入地掌握教材内容的的过程。

2.掌握教学目的、要求和重点

教师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不仅仅是为了个人增长知识,主要是为了教。掌握知识,是为传授知识和培育人才。这就需要通过钻研大纲和教材,掌握其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师应明确要使学生学习什么和解决什么。这里包括:弄懂什么(理论、原理、定理、法则、公式、规律),学会什么(方法、技能和技巧),发展什么(智力、能力),培养什么(道德品质、习惯),形成什么(思想观点和世界观)。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完成上述一系列任务,就需要在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过程中,掌握各部分知识与完成上述教育目的的内在联系,尤其应注意切实掌握对完成教学任务具有重要意义的教学重点,并通过备课活动,驾驭和“吃透”教材。

所谓驾驭和“吃透”教材,不是一般的“懂得”、“了解”,而是全面、系统、熟练地掌握教材。对其要融会贯通,了如指掌,主要内容要记得牢、讲得出、讲得准、讲得活。为了“吃透”,还必须广泛参阅各种有关的资料,了解本学科发展的新动向、新成就。总之,教师应在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把所掌握的教学目的、要求、重点,转化为自己教学的指导思想,能在实际教学中,自觉地意识到通过所教的内容,使学生明确什么,突出什么,解决什么;并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以实现教学目的。

3.针对学生实际,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主导作用下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因此,备课时应分析学生情况,了解学生的兴趣、特点,摸清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现状和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针对学生实际,确定从何处讲起,讲多少,讲多深,采用何种教学方法。

为使学生顺利地接受教学内容,教师选择教学方法,应从多主面考虑。例如:如何提出问题,创造情境,激起疑问,引起动机,启发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利用直观教具,搞好演示实验,为学生理解新教材创造条件;如何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启发学生经过思考,推导出新的结论,获取新知识;如何通过剖析、类比、解释、辨异等方法,使学生突破难点,解决疑点;如何遵循教材内容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事物的序列,安排好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发展智能,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等等。(www.xing528.com)

4.编写教案,熟悉教具

教案,又称课时计划,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案。编写教案,可以使教师在备课中所考虑的多种教学活动设计,经过进一步的推敲,使之条理化,科学化,并明确地体现于教案文字之中。这是使备课更加系统、准确和深刻的重要一步。教案又为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备忘材料。

教案,一般应包括:

(1)教学目的和要求;

(2)本节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讲授纲要和演示、实验内容;

(3)本课时的教学方法;

(4)课堂教学过程的具体安排,包括复习旧课,讲授和巩固新课,课堂练习及作业布置等内容和时间的安排。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科特点进行教案编写,教案应有详有略,系统、鲜明、实用,不宜过于繁琐。

写出教案后,还要熟悉教案,使教案中的内容融化在自己的脑海中,做到讲课时不离教案,但基本不看教案。否则课堂教学一味照本宣科,学生听起来一定会枯燥无味。熟悉教案,还应使教案所反映的内容在自己的脑子里过过“电影”。通过想象,把自己带入实际课堂的意境之中,想象出在面对学生的教学活动中,如何激疑、答问、启发、诱导……如何运用科学的语言,使学生明确概念;又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感染学生……

同时,对课内所需的各种教具,要做好准备。要熟悉教具的性能、特点及演示方法,做好功能检查和试验性演示。遇有故障和难题,要在课前及时解决,保证课堂演示顺利进行。

总之,备课是教师依据教学大纲、教材和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形成教学能力的过程。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重要保证。但上课不是备课过程的简单再现,不是“背课”,而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再认识,再创造。只有通过备课一上课的不断认识、创造和调整,才能使课堂教学活动获得最佳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