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特点及优化方法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特点及优化方法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学生的神经系统特点是:兴奋性较强而抑制性较差,幼儿时期是神经系统发育最快的时期,到小学高年级时可接近成人水平。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特征为:内容游戏化、形式多样化、动作节奏化。小学生的神经兴奋性较强,节奏感强的动作容易激发小学生运动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要强调动作节奏化,可以有效避免学生产生枯燥感、厌倦感。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特点及优化方法

(一)体育健康学科特征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本质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就是要把“立德树人”融入体育教育中,把“健康第一”贯彻到体育教育中,做好运动育人,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小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掌握技能、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同时,实现小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

(二)小学生生理发展特征

小学生的年龄一般处在6~12岁之间,这一年龄阶段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快速增长期,生理机能和身体素质快速发展。由于心肺功能的增强、骨骼肌肉的生长和神经系统的发展,小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参加较为激烈的体育活动,但与成人相比,他们的骨骼和肌肉处在发育阶段初期,比较脆弱。

小学生的运动系统特点是:骨骼中软骨成分较多,骨骼弹性较大,易变形;小学生关节较为灵活但稳定性较差;相比于成年人小学生肌肉含水分较多、肌肉力量小,易疲劳。

小学生的氧运输系统特点是:心脏容积较小,心脏肌肉的力量较差、心输出量较小、肺的机能较差。

小学生的神经系统特点是:兴奋性较强而抑制性较差,幼儿时期是神经系统发育最快的时期,到小学高年级时可接近成人水平。

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发展的敏感期大多集中在儿童少年时期,在小学阶段要重视在敏感期发展相应的身体素质,为日后的运动技能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www.xing528.com)

小学生感知、注意、记忆的特点是: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记忆最初仍以无意识记、具体形象识记和机械识记为主。

小学生想象、思维的特点是:想象是从形象片断、模糊向着越来越能正确、完整地反映现实的方向发展;思维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很大程度上与感性经验相联系,具有具体形象性。

小学生情感的特点是:低年级小学生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不稳定;高年级小学生已经具有较稳定的情感,希望获得他人尊重的需要日益强烈,道德情感也初步发展起来。

小学生意志的特点是:小学生身体器官、系统生长发育很快,精力旺盛、活泼好动,自制力不强、意志力较差,易冲动,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

小学生对体育的好奇心、模仿性很强,对体育锻炼和技能练习有欲望、有活力,但兴趣短暂、韧性差、情绪波动较大,仅对活动本身和活动结果发生兴趣,因此,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应在教学内容选择和教学方法运用方面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

(四)体育与健康教学特征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必须适应和满足儿童身心发展需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为小学生营造较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小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特征为:内容游戏化、形式多样化、动作节奏化。

小学生好奇心强,愿意对事物进行探索,因此体育与健康课程要遵从小学生好玩的天性,在教学中要强调游戏化内容,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小学生自制力、意志力不强,兴趣的持久性差,对单一、重复的练习易感到厌倦,在教学中要强调形式多样化,以多种练习来激发、维持并增强学生的兴趣。小学生的神经兴奋性较强,节奏感强的动作容易激发小学生运动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要强调动作节奏化,可以有效避免学生产生枯燥感、厌倦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