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水平二基本运动技能的关键概念要点

水平二基本运动技能的关键概念要点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跪立,两臂胸前屈臂,向下后摆,臀后坐,上体前倾;接着两臂迅速向前上方摆至斜上举时制动,同时展髋、提腰,脚背和小腿用力压垫,使身体向前上腾起,迅速提膝,收腿成蹲立,直立。两腿伸直并腿坐垫,上体前屈,胸部靠近大腿,两手触脚面,接着后倒,收腹举腿压臂,当脚尖至头上方时,两臂在体侧用力下压,向上伸腿展髋,同时两臂屈肘,两手撑于腰背的两侧(肘内夹),成肘、头和肩支撑的倒立姿势。

水平二基本运动技能的关键概念要点

1.跳绳

(1)单脚交换跳短绳。两手握绳两端,由后向前摇绳,绳接近地面时,左(右)脚跳起,右(左)脚提膝,脚从绳上跨过,接着右(左)脚落地,左(右)脚屈膝提起,绳由脚下通过。每摇一圈绳,交换脚一次。

(2)“8”字跳长绳。将学生分成甲、乙两组,各站成一路纵队,分别站在绳子同侧的两端。正摇绳,甲队第一人跑入跳一次后,从反面跑出绕到异侧摇绳人后站在乙队排尾;乙队第一人在甲队第一人跑出后,立即跑入跳一次,从反面跑出,绕过异侧摇绳人后站在甲队排尾,依次轮流跑完。

2.技巧

技巧是三、四年级体操教学的主要教材内容之一,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简易便行、实用性强、贴近生活,深受学生喜爱。技巧练习是人体的基本活动,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和劳动的质量有积极作用,对发展学生灵敏、柔韧、协调等素质,增强肌肉力量以及时空感,提高平衡能力都有明显的作用;还能培养自信、勇敢、坚毅、顽强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技巧动作也是一些运动项目的辅助练习和自我保护方法,并为以后学器械体操动作奠定基础。

(1)前滚翻。直立、蹲撑,两手与肩同宽体前撑垫,两脚蹬地(腿蹬直),重心前移,使头后、肩、背、腰、臀依次着垫,当滚至背部着垫时,迅速屈膝收腿,两手抱小腿,团身向前滚动成蹲立。

(2)后滚翻。背向滚翻方向蹲撑,两脚提踵,上体略前倾,两手同时用力推垫,向后倒体团身滚动,同时迅速屈肘两手于肩上(手背尽量靠近肩胛,掌心向上指尖向后)使臀、腰、背、肩、颈、头依次着垫,当肩部着垫时,用力推垫翻转成蹲撑,站立。

(3)跪跳起。跪立,两臂胸前屈臂,向下后摆,臀后坐,上体前倾;接着两臂迅速向前上方摆至斜上举时制动,同时展髋、提腰,脚背和小腿用力压垫,使身体向前上腾起,迅速提膝,收腿成蹲立,直立。

(4)肩肘倒立。两腿伸直并腿坐垫,上体前屈,胸部靠近大腿,两手触脚面,接着后倒,收腹举腿压臂,当脚尖至头上方时,两臂在体侧用力下压,向上伸腿展髋,同时两臂屈肘,两手撑于腰背的两侧(肘内夹),成肘、头和肩支撑的倒立姿势。

3.器械体操

小学器械体操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支撑跳跃和低单杠两项,是三、四年级的主要教材内容之一。通过器械体操的教学,可以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发展跳跃、支撑和悬垂能力,增强上下肢、腹背肌力量,改善与提高平衡能力和时空判断力。对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果断和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具有特殊的作用。

(1)跳上成跪撑—向前跳下(跳箱高30~50厘米)。助跑,双脚踏跳(单起双跳),两手支撑横放跳箱(与肩同宽),提臀收腹,压膝前送成跪撑;两臂用力由后摆至前上方并制动,同时脚面和小腿用力下压器械,使身体向上腾起,迅速展体,落地时屈膝缓冲,两臂斜上举。

(2)跳上成正撑—前翻下。面对器械站立,两手正握杠与肩同宽;两腿微屈下蹲,两脚用力蹬地跳起,两臂用力压拉杠,使大腿上部贴紧杠,挺胸抬头,稍前倾,两臂伸直夹紧,两腿并拢伸直,绷脚面,保持身体平衡;然后低头、上体前屈、腹部紧贴杠、屈两臂控制身体前翻下,屈膝成蹲悬垂。

4.小篮球

小篮球是小学三、四年级球类教材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深受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内容。小学三、四年级的小篮球教学是在水平一阶段的基础上,突出篮球运动的游戏性、竞争性和集体性,激发学生参加篮球锻炼的兴趣,提高篮球活动能力,为水平三阶段小篮球运动技术的学习和运动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基础。

(1)原地运球。运球时,两脚左右或前后开立,两膝弯曲,重心落在两腿之间,上体略前倾,五指自然分开,用手指和指根部位触球(掌心不触球),以肩为轴,同时上臂带动肘关节和小臂,通过手腕、手指用力按拍篮球上部,做出随球与迎球的动作,目视前方。

(2)行进间运球。向前运球时,目视前方,上体稍前倾,以肘为轴,用力按拍球的后上方,同时后脚蹬地运球行进,球的落点在同侧脚的侧前方,跑动的步伐与球弹起的节奏协调一致。手、臂动作与原地运球相同。

(3)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两臂垂肘持球于胸前,眼看传球目标。传球时,两脚蹬地,膝关节蹬伸,身体重心前移,两臂迅速向传球方向前伸出,两手翻腕、拔指将球传出。接球时,两臂自然向前伸出迎球,手指向前自然张开,两拇指成“八”字形,当球触手后,两臂随球将球持于胸腹间。

(4)原地双手胸前投篮。双手持球于胸前,两脚前后开立,两膝微屈,右脚跟提起,重心稍前移;投篮时,两眼瞄准篮圈,两臂随着腿的蹬伸用力及身体的伸展,由胸前向前上方伸出,大拇指稍用力,手掌稍向外翻,两手均匀用力,全身动作协调一致,将球投出。

5.小足球

小足球是采用小足球与游戏相结合的形式,在小场地上进行的球类活动,它深受小学生喜爱。小学三、四年级以学习简单的基础动作为主,提高基本活动能力,体验运动乐趣,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小足球活动对场地条件要求不高,形式简便易行,实用性较强,锻炼身体的效果较好,对增进健康、愉悦身心、锻炼意志等具有重要意义。

(1)脚内侧踢球。直线助跑,支撑脚踏在球侧15厘来处,踢球腿在摆动中膝关节外展,脚掌绷紧与地面平行,用脚内侧击球的后中部,采用推送或敲击的方法将球踢出。(www.xing528.com)

(2)脚背正面踢球。正面直线助跑,支撑脚踏在球侧10~15厘米处,膝关节微屈,脚尖正对球的方向。踢球腿以髋为轴,大腿带动小腿,由后向前摆动,脚面绷直,小腿用力弹出,用脚背正面击球的后中部将球踢出。

(3)脚内侧接地滚球。支撑脚脚尖正对来球,膝关节微屈,接球腿提膝稍外展,脚尖微翘,脚掌与地面平行,使脚内侧正对来球;当球滚到体前时,接球脚自然伸出迎球,触球的一刹那接球脚顺势后撤,以缓冲来球力量,将球接在脚下。

(4)脚底接地滚球。支撑脚脚尖正对来球方向,膝关节稍屈;接球腿屈膝抬起,脚尖翘起,用脚掌前部位接停来球。

(5)脚内侧运球。支撑脚在球的侧前方,膝关节稍弯曲,身体前倾,运球脚屈膝提起,用脚内侧推球的后中部前进,随后运球脚自然着地。

(6)脚背正面运球。身体保持正常跑动姿势,上体稍前倾,步幅适中;运球腿屈膝提起,髋部前送,脚背绷紧,脚尖向下,用脚背正面部位接触球的后中部,推送运行。

6.乒乓球

乒乓球运动在我国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普及性,是小学生十分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乒乓球运动对于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提高人体基本活动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1)正手发球(从右手为例)。发球时,左脚稍前,身体略右转,左手掌心托球置于身体右侧前方;将球向上抛起,同时右臂内旋使拍面稍前倾,身体向后引拍;当球从高点下落至稍高于球网时,右臂从身体右后方向右前方发力挥拍,击球的中上部。

(2)反手发球(以右手为例)。发球时,右脚稍前或平站,身体略左转,左掌心托球置于身体左侧前方,左手将球托起向上抛起,同时右臂外旋使拍面稍前倾,身体左后方引拍。当球从高下落至稍高于球网时,右臂从身体后方向前方发力挥拍,击球的中上部。

(3)正手推挡球(以右手为例)。右脚稍站前或两脚开立平站,身体离台约30厘米,持拍手臂微屈并做外旋,肘部自然靠近身体右侧,右手持拍于腹前,当来球处在反弹上升前期时,球拍略前倾,前臂和手腕外旋迅速用力向前推压,击球的中上部。推球时,前臂稍外旋,手腕外展,上臂向前顺势挥动。

(4)正手攻球(以右手为例)。左脚稍前,离台约30厘米,手臂微弯并做内旋,以上臂后引为主,将球拍引到身体侧后方,球拍面略前倾,手臂向左前方迎球;击球时,上臂带动小臂在球的上升期击球的中上部。

7.武术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体育项目,其内容丰富,便于教师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小学三、四年级武术教学内容,主要是在复习巩固水平一阶段武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基础上,重点学习武术基本动作和简单的武术组合动作,提高武术动作的准确性和连贯性,初步了解武术的特点,培养学生学练武术的兴趣,使学生热爱祖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1)正踢腿。两腿并立,两臂侧平举立掌,左脚上半步,重心前移成左腿支撑,右脚尖钩起向前额处猛踢;然后右脚放松下落至左脚侧,再上半步,踢左腿。如此交替进行。

(2)侧踢腿。并步站立,两手侧平举,侧平视;右脚向左侧跨一步,重心移至右腿上,接着左腿勾脚尖向体侧踢起,同时左臂屈肘落于右胸侧立掌,右手上举亮掌;踢后左脚落地向左侧跨半步,接着右腿再上一步成两腿交叉,重心移至右腿,两臂还原成侧平举立掌。如此循环。

(3)仆步压腿(以左仆步为例)。右腿屈膝全蹲,脚尖外展,开胯,左膝伸直仆平,脚尖内扣,挺膝成左仆步;两手分别抓握两脚外侧,臀部向下振压,尽量贴近地面,然后换成右仆步压腿。仆左腿为左仆步,仆右腿为右仆步。

(4)弹踢。并步站立,两手叉腰。右腿屈膝提起,大腿抬平,右脚绷直,当提膝接近水平时,迅速猛力向前平踢,使力量达于脚尖,左腿伸直或微曲支撑,上体正直。

(5)摆掌。并步站立。两手成掌,同时从右、向上,经头向左侧平举成立掌,右臂屈肘,右掌附于左臂肘内侧,上体微向左转,眼看左掌。

(6)撩掌。弓步双分掌,右腿弯曲,左腿蹬直。左腿蹬直,右腿弯曲,上体左转成左弓步;左掌变钩向左、向右、直臂划平弧成反钩置于体后;右臂内旋,由后向下,沿右腿向左腿前上方撩起,掌心斜向前上方;眼看前方。

(7)穿掌。开步站立,成双摆掌。右手成掌,自左向右、向上,经头向右划弧劈掌,使掌指向上,小指侧向右,与眉同高;左手变拳收于左腰间;上体右转45°,右手收至腰间,掌心朝上,左手自腰间下、向后、向上,经头向右下盖按,屈腕横掌于右肩内侧,掌心斜向前下;右手自腰间向左手背上穿出,掌心朝上,同时提左膝,上体左转45°,目视右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