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拳击运动教程:提升运动员体能水平的关键

现代拳击运动教程:提升运动员体能水平的关键

时间:2024-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提高拳击运动员的体能水平,主要从发展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着手。另外,拳击运动员的素质训练是体能训练的外在表现,直接反应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关系到运动员训练质量和比赛成绩。通常拳击体能训练包括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相互依赖而不可分割。作为分级别参赛的项目,拳击运动员必须在满足级别体重要求的条件下,在自身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增加自身的瘦体重,尽量保持肌肉的含量。

现代拳击运动教程:提升运动员体能水平的关键

体能是指机体适应、支配、控制及完成各种基本运动的能力,也是完成高水平竞技所必需的基础条件。拳击运动是一项对抗性极强的竞技项目,运动员具备良好的体能,是承受大负荷训练和高强度比赛的基础,是提高竞技水平和运动成绩的支柱,也是预防伤病、延长运动寿命的保证。

拳击运动属于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该项目的特点是以技术为主导,战术和身体素质在该项目中起决定性作用。拳击项目的特点就是双方运动员通过拳头互相击打对方身体有效区域得分,对抗是项目的外部表现,得分是项目的基本属性。比赛中运动员在进攻的同时还要进行防守,对抗的复杂性和高强度对运动员的体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也决定了体能在拳击项目中的作用(表6-1)。

表6-1 拳击项目竞技能力各因素作用等级判别表

(摘自田麦久等《项群训练理论》,1998)

从体能对拳击运动的基本要求上看,运动员需具有很强的乳酸耐受能力、最大摄氧能力、有氧耐力等。在双方的激烈对抗中,运动员除了能够在抓住机会的条件下给予对方准确、有力的击打外,还要能够尽可能地通过躲闪、格挡等手段来有效地防御或化解对方的击打。因此从这一点上讲,运动员的灵敏素质、协调能力和快速反应等均是不容忽视的方面。

根据拳击项目的比赛特点,在3分钟一个回合的比赛中,主要的供能方式是以无氧代谢为主,ATP(三磷酸腺苷)是所有肌肉收缩的能量来源。ATP的能量供应是有限的,它的产生来源于3个不同的能源系统:有氧系统、乳酸系统(无氧酵解)和ATP-CP系统,其中有氧系统维持的时间较长,而无氧系统维持的时间短暂,但这3个途径并非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同时共存,其参与供能活动的频率并无明显界限,只是3个途径在不同的时间段参与的比例不等。拳击运动作为有氧和无氧复合型供能项目,无氧成分所占的比例在70%~80%,有氧成分所占的比例在20%~30%。以上这些特点决定了拳击运动的体能训练不可能仅仅通过单一的训练手段,建立在对能量供应机制详细了解的基础上去实施体能训练,才是更为科学可行的。

拳击体能包括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三大方面,其中身体素质又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5个部分,力量素质在体能训练中处于重要的基础地位。提高拳击运动员的体能水平,主要从发展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着手。另外,拳击运动员的素质训练是体能训练的外在表现,直接反应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关系到运动员训练质量和比赛成绩。因此,发展拳击运动员的素质训练是提高体能训练水平的重要内容。

通常拳击体能训练包括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相互依赖而不可分割。其目的就是通过一般的和专门的体能训练,为运动员学习掌握正确的拳击技术动作,提高竞技能力,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

体能在拳击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拳击体能训练具有重要意义,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能是运动员提高整体竞技能力的必要条件,并且直接影响运动员的成绩。

(2)体能是技术掌握、提高、高质量完成的基础。

(3)体能为战术制定提供更多的选择。

(4)体能对运动员心理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5)体能是长期高负荷训练的保障。

(6)体能训练可以预防损伤,延长选手的运动寿命。

(7)体能是制约青少年运动员能否达到最高竞技水平的重要因素。

拳击项目对抗的特点是建立在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机能上的,拳击运动员必须具备充沛的体力才能去实现技术和战术的应用。我国拳击运动员在体能方面与欧美、古巴的拳击运动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根据拳击对抗的特点,体能的地位又不容忽视。把握拳击体能的特征科学,指导拳击运动员体能训练,对提高运动员体能水平和运动成绩有着重要的意义。

鉴于拳击项目的特点仅仅是靠出拳才能获得得分,因此在同一级别中具有较长的上臂则可以具备较大的攻击半径,使得运动员能够在比赛中辐射更大的攻击范围。手臂较长的运动员在比赛中在较远的距离外便可发动进攻、击中对手并得分,其成功的机会更大。肌肉相对发达是力量、灵敏性和参赛级别综合作用限制的结果,肌肉过于发达便使得运动员的灵敏性受到影响,没有一定的肌肉含量,在攻击时便丧失了力度和杀伤力的优势。

作为分级别参赛的项目,拳击运动员必须在满足级别体重要求的条件下,在自身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增加自身的瘦体重,尽量保持肌肉的含量。究其主要原因,一方面肌肉是力量发挥的基础;另一方面具备较高的肌肉含量也有益于提高自身的抗击打能力;此外,去脂体重较大,身体充实度较高则具有较强的对抗性。(www.xing528.com)

根据以往的相关研究,优秀拳击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特征主要表现为:上肢长、上肢及躯干发达、强健有力的匀称型及较低的体脂百分比是其共同特点。此外,拳击项目又是以力量和耐力为主的项目,运动员需要良好的肌肉力量,因此,要求运动员有较低的体脂含量和较高的瘦体重。

人体机能水平的高低,代谢能力的强弱,对于运动员应对高强度的对抗和训练负荷有着直接的影响,也是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的决定因素之一。拳击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ATP-CP含量高,快肌纤维比例大,无氧供能能力强,血红蛋白含量高,心肺功能良好,有氧代谢和恢复能力强;雄性激素水平比较高,促合成能力比较强,耐受大运动量训练,易恢复。

拳击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评价可以选择心率、血红蛋白、最大无氧功、肺活量、最大摄氧量、磷酸肌酸激酶、血清皮质醇、血尿素血细胞比容等。

拳击竞技能力的结构特点是鼓励主动进攻,绝对胜利的比例减少,相持能力(技术与体力)的作用加大,重视全面、突出绝招。在双方激烈的格斗对抗中,必须以对手的身体为攻击目标,进攻取胜,不但要击中对方的身体,还要避免和减少对手击中自己。在比赛中运动强度很大,运动员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极度紧张和高度兴奋状态,这对运动员运动素质要求极高,特别是对力量、速度和耐力素质。美国著名业余拳击教练员曾经说过:“现代拳击运动的风格,须具备最大程度上的身体素质和优秀技术。”以下从运动素质的五大方面阐述其特征。

力量素质是指人体肌肉神经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无论是在劳动、工作中,还是在体育健身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均来源于人体肌肉的收缩。力量素质是体能的构成要素,是决定运动成绩的基础性因素,与其他运动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掌握运动技术、提高体能水平、夺取比赛胜利的前提与保证。

拳击规则鼓励强有力的击打,体现出运动员的力与美,比赛中运动员在相互的攻击与防守过程中,具有多次重复最大用力和爆发用力且强度大、时间较长的特点。强有力的出拳不但是得分的手段,也会对对方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力量耐力是使每次进攻都能达到较好攻击效果,是比赛胜利的保障。优秀的拳击运动员不仅要有出色的爆发力,还要有良好的力量耐力。

拳击技术动作中出拳时的运行过程是靠下肢先发力,躯干的转动和上肢动作几乎同时进行。其主要肢体负荷的重量是下肢负荷身体的重量、躯干产生的旋转惯量、上肢负担上肢重量。这3种重量在拳击运动员的运动生涯中是相对不变的,训练的目的是在不增加重量的基础上不断加快动作的速度。

此外,动作运行后击中目标瞬间的冲击力,除与拳击技术结构合理的力学特征有关外,与肢体运行速度和重量的乘积有关,与相关的多组织群瞬间发力对目标产生快速冲击力有关。因此,在正确的掌握技术和现有体重的条件下,出拳的速度至关重要。

速度素质是指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快速能力包括:在要求急速运动反应的状态下,表现紧急反应的能力;保障各种直接决定动作速度特征的有机体活动迅速运作的能力。

拳击比赛复杂多变,战机稍纵即逝,这就要求运动员在比赛中不但要有发现战机的能力,更要有把握战机的能力。只有运用准确的判断和快速有力的出拳才能得点、得分。运动员在比赛中利用移动与对手保持一个合适的距离,通过突然的前进、后退和改变方向进攻或防守,快速移动是拳击运动员克敌制胜的关键

拳击运动制胜规律中最重要的就是反应快、出拳快、移动快和变化快。就拳击运动员而言,良好的复杂反应能力和动作速度是至关重要的。

耐力素质是指人体在长时间进行工作或运动中克服疲劳的能力,也是反映人体健康水平或体质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拳击运动专项耐力的特点是以无氧代谢供能为主,所以要提高拳击运动员的专项耐力水平,主要是发展运动员的无氧代谢能力。

无氧耐力工作是在机体长时间处于供氧不足的状态下进行的,无氧耐力的发展水平主要取决于3个因素:①无氧代谢能力是决定无氧耐力的重要因素;②能源物质(ATP、CP和糖原)的储量;③肌肉、关节、韧带等支撑运动器官对长时间强度工作的承受能力。

柔韧素质指的是人体各关节的活动幅度,以及肌肉、肌腱和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身体关节的柔韧性较好,不仅动作幅度大,还有助于技术动作的学习和掌握,特别是高难度动作的掌握。另外,好的柔韧性还可以有效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拳击柔韧素质特征体现在项目对运动员肩部、髋部的柔韧性要求较高,在肩部和髋部柔韧性较好的条件下,运动员的灵活性则较强,这样就能从不同角度发挥最大的力量去击打对方。此外,脊柱和颈部的柔韧性也异常重要,在这种条件下运动员可以有效地抵抗和缓冲直接击打在头部的冲击。另一方面,拳击运动对选手的踝关节柔韧性要求也较高,比赛中灵活的步法也有赖于良好的踝关节柔韧。柔韧性训练是拳击训练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在柔韧训练时,要根据拳击专项的特点来进行针对性的科学训练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灵敏素质是指人体在各种突然变换的条件下,快速、协调、敏捷、准确地完成动作的能力,是人的运动技能、神经反应和各种身体素质的综合表现。

在拳击运动中每一个动作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力量、速度、耐力和柔韧等素质,通过力量特别是爆发力量,控制身体的加速或减速;通过速度,特别是爆发速度,控制身体移动、躲闪、变换方向的快慢;通过柔韧保证力量、速度的发挥;通过耐力保证持久的工作能力,这些素质的综合运用才能保证动作的流畅和击打效果。

在拳击比赛中完成躲闪动作是以各项素质为基础的,反应判断的快慢决定相应躲闪动作的快慢,速度力量又决定了反应动作的快慢,离开其他素质和运动技能根本谈不上有灵敏素质,而灵敏素质只有通过熟练的动作才能表现出来,单纯的灵敏素质是不存在的。在拳击比赛中,运动员在没有做出躲闪之前根本无法衡量运动员在躲闪方面的灵敏素质。因此发展灵敏素质需要结合专项技术来进行,同时兼顾其他各项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