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拳击运动教程:拳击基本技术及特点

现代拳击运动教程:拳击基本技术及特点

时间:2024-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拳击的基本技术简单实用,是所有其他技术的精髓和灵魂。在实际比赛中,基本姿势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攻守技术的效果。美洲拳击运动员在比赛中善于正面面对对手,架势舒展手臂伸展幅度较大,而欧洲运动员则侧对对手的架势与对手保持相持状态,抱架幅度相对较小。基本步法是拳击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欧洲运动员善于运用该步法配合其进攻对手。

现代拳击运动教程:拳击基本技术及特点

拳击的基本技术简单实用,是所有其他技术的精髓和灵魂。任何技术的变化、运用都是在基本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衍生而来的。但是,基本技术只是拳击技术规范化和理想化的单个技术动作,在比赛实践中,基本技术需要根据时机、距离、节奏、时间差、对手技战术风格以及自身条件加以变形才能有效地使用。

基本姿势也称攻防姿势,是使自己身体处于最有利于进攻和防守的一种姿势。其作用是使身体随时处于攻防的最佳状态,进而攻之,退而守之,保护自己,利于快速进攻与反击。在基本姿势中,左脚在前称为左势,右脚在前称为右势(图2-5)。

图2-5 基本姿势

低头收下颌,前额朝向对方,双目注视对方眼睛,脸部表情自然;左臂在前,右臂在后。左拳略高于肩,防护左面颊,左肘屈大于90°,自然下垂防护身体左侧;右拳置于肩前,防护右面颊,右肘屈小于90°,自然下垂防护右侧;重心在两腿之间,与中心投影线成三角形,形成最佳的基本姿势(图2-5)。初学拳击时掌握好这个基本姿势,以此为基础,再进行下一步的训练内容。而在下一步进行进攻训练时,你就会领会到基本姿势的重要性。在实际比赛中,基本姿势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攻守技术的效果。

保持好两臂的角度,并把双拳抬高到自己眼睛的高度;将右拳置于右下颏下、将左拳举到肩的高度,适当收紧左肘部;上体自然,微前含胸,避免两肩过分耸起,保持自然姿态。身体向左或向右扭动时,以腰部和髋关节为转动轴。

(1)左手臂位于身体正前方,左拳套的高度与眼睛高度持平,这样的姿势足以给对手前手的进攻制造了障碍,如果想绕过前手臂的防守来达到进攻的有效性,势必增加技战术安排来实施。

(2)后手臂紧靠身体的右侧,从头到腹部都必须很好的保护,针对直拳的进攻,可以进行格挡或拍击防守;针对摆拳的进攻,可以进行格挡防守。

(3)收紧的下颚完全把颈部埋藏在手臂和锁骨之间,避免了后手直拳的进攻。

(4)平稳的重心、微微弯曲的膝关节非常利于脚步的起动,同时也为进攻拳的发力做好了储备。

(1)从拳击技术运用效果角度出发,每一次的进攻、防守和反击技术运用必须是从基本姿势的状态下发起的,这样既保障了出拳的速度和角度,又掩盖了进攻意图,不会给对手前兆。

(2)对于防守来说,好的基本姿势同样给对手进攻制造了第一道防守屏障。

(1)美洲拳击运动员在比赛中善于正面面对对手,架势舒展手臂伸展幅度较大,而欧洲运动员则侧对对手的架势与对手保持相持状态,抱架幅度相对较小。

(2)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国际拳击联合会提高了得点拳的标准,运动员和教练员更加重视防守能力的培养,随之出现了一种类似19世纪全守势基本姿势,手臂高抬,两只拳头举在头部前方,使得运动员面部和上体都埋在两臂之间,从形式上看防守更为严谨,从比赛防守效果来看确实能有效格挡住对手的进攻,目前这种姿势被拳击界称作为“抱头防守”。

基本步法是拳击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步法的移动包含着进攻和防御的双重含义。灵活、快速的步法移动技术不仅可以保持身体平衡,而且使自己始终处于进攻与防御的最佳位置,是一名拳击运动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常用的拳击基本步法有滑步、冲刺步、环绕步、交叉步等步法。

滑步是一种稳健的步法。其目的在于调整身体至最佳位置,逼近对方准备攻击,或引诱对方出击造成对方防御上的空隙,并趁机出拳攻击。根据移动的方向分为左滑步、右滑步、前滑步和后滑步4种。

(1)前滑步:右脚掌向前蹬地,左脚稍离地面向前滑动,后脚迅速跟进,移动的距离根据对手位置而定。身体重心始终保持在两腿之间,保持基本姿势。

(2)后滑步:左脚掌向后蹬地,右脚稍离地面向后滑动,前脚迅速跟进,移动的距离根据对手位置而定。身体重心始终保持在两腿之间,保持基本姿势。

(3)左滑步:右脚掌向左蹬地,右脚稍离地面向左滑动,后脚迅速跟进,移动的距离根据对手位置而定。身体重心始终保持在两腿之间,保持基本姿势。

(4)右滑步:左脚掌向右蹬地,左脚稍离地面向右滑动,前脚迅速跟进,移动的距离根据对手位置而定。身体重心始终保持在两腿之间,保持基本姿势。

滑步是在进攻或防守时瞬间的前后左右移动而采取的步法。它有3个基本要点:靠近前进方向一侧的脚要先移动;脚要沿着地面滑动;移动后要恢复到原来的站立姿势。滑步时,身体重心要平稳,重心勿超出支撑面。脚掌尽可能不离开地面,不可做跳跃步,两腿膝关节和大腿肌群自然放松。

冲刺步是一种敏捷、快速、突然向前进攻的步法。当对方防守上暴露出破绽时或受到重击时,为了进一步的攻击对手而采用的移动步法。欧洲运动员善于运用该步法配合其进攻对手。

(1)以后脚向前蹬地发力为先,前脚迅速向前轻跳,紧接着后脚跟上,动作连贯、速度快、重心平稳,移动距离根据对手的位置而定。

动作要连贯、自然、迅捷,动作突然性强,重心避免起伏过大,影响进攻节奏而失去最佳机会。

环绕步是以对方为中心,并围绕他移动的一种步法。环绕步有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两种。它的动作好像侧步法,但它不属于侧步法。环绕步动作幅度较小,只微微闪躲对方的打击,并且能够反击。

(1)逆时针环行(向右环行):当对方用左直拳打过来时,只向右侧动一点,用左直拳反击。因为对方的惯性和自己打出的冲力加在一起,其破坏力极大。逆时针方向即向右侧环行,这种环行法最安全。

(2)顺时针环行(向左环行):站在对方的腹部正面,充分利用自己的右手进行攻击。对方向右转体,使攻守双方在一条直线上来防守。这个时期向左环行,受对方攻击的可能性大,因此要做好防护。向左环行的脚法是左脚先向左移动,右脚跟着向左移动。

(3)转体:转体分为向左转体和向右转体两种。向左转体时,首先左脚在地面以划小圆弧的形式向左移动,随后右脚向左脚外侧划大圆弧移动;向右转体时,首先右脚在地面以划圆弧的形式向右移动,随后左脚向右脚内侧划小圆弧移动。

运用环绕步的目的是,转移进攻方向,寻找进攻机会,或调整呼吸,以及短暂的休息。

交叉步是一种应激性调整步法移动技术,动作突然性强,要求运动员专项技术娴熟、身体协调,能够及时摆脱困境或以假动作向对手发起攻击。

后脚迅速向前蹬地,同时前脚顺时向后,呈交叉用力状态,基本姿势瞬间转换,该步法多用于直拳反击对手或迎击对手时。

动作突然性强、前后脚蹬地后迅速相反方向用力,呈交叉状态,重心有起伏,转变平稳要快,保持基本姿势。

在拳击比赛瞬息万变的高强度对抗中,灵活敏捷的步法移动,确保了攻防技术的发挥,有效地保护自己和有力地打击对手。拳击的步法是比赛胜利的首要条件,是拳击比赛的核心技术之一。

速度是拳击运动的灵魂,在比赛中要做到击中对手而又不被对手击倒的目的,就必须依靠快速、灵活的步法来调整与对手之间的距离、角度、位置的变化,与对手最佳的距离,才能把握住时机,有效地击中对方;同样为了躲避对方的进攻,也必须运用快速的移动技术来防守。同时,移动过程中运动员的重心上下起伏、前后落差太多,就会直接影响移动的速度,甚至失去重心被对手击倒。因此,熟练地掌握与运用好移动技术,可以及时调整好与对手的距离,使身体重心保持平衡,为更有效的进攻创造好条件。同时也可以破坏对方进攻的距离,有效地避开对方的击打,化解对方的进攻气势。

进攻、防守与反击动作的完成,都是从脚步动作开始,要完成的动作与脚步的移动完全协调,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因此,掌握与运用好步法,更有利于技术、战术的发挥,是取得比赛胜利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

拳击运动员击打力量的大小是由许多因素和条件决定的,其中与拳路行程多少以及初始速度之间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了提高击打力量的效果,无疑必须通过步子移动来寻找最恰当的击打距离。

优秀的拳击运动员能够在拳击台上轻松自如地运用移动技术来寻找机会,打乱对手的阵脚,迫使对手捉摸不定,阻挠与破坏对手的进攻节奏和战术意图,使自己处于进攻与防守的最有利位置,为更有效地实施战术意图创造条件。

拳击拳法包括直拳、摆拳和勾拳3种形式。直拳源于它的直行运行路线;摆拳又名为横拳,顾名思义,它的拳路是有外向里运行的;勾拳是按照拳路的轨迹类似于“勾子”的形状而来。

依照拳击拳法的复杂程度可以分为单拳技术和组合拳技术;按照拳击攻防转换形式又可以分为进攻拳、迎击拳和反击拳3种拳法。

直拳是拳击拳法中最基本的技术之一,击打轨迹为直线,途径短,拳重,是主力拳(图2-6)。由于击打路线直接,击打动作简单,是拳击初学者及优秀运动员善用拳法,比赛中直拳运用效果的好坏往往决定着运动员的胜负结果。蹬转发力是拳击击打的源泉,呈由下往上依次传递和加速过程,力达拳峰。直拳可分为左直拳和右直拳两种。

图2-6 直拳

(1)左直拳:在基本姿势状态下,前脚内旋发力,依次带动膝关节、髋关节、前肘关节,以重心投影线为中柱转动,身体由左侧转到正对前方时,左拳借助由下往上发力以加速的姿态向前击打,击打接近到目标瞬间左手拇指内旋45°,握紧拳头,击打后还原,右手臂保护自己的右侧。整个过程动作流畅、平稳,击打效果要有穿透性。左直拳俗称前手拳,是离对手最近的击打拳法,动作突然性强,不仅能够较好控制对手的距离、破坏进攻节奏,而且可以扰乱其阵脚,直接进攻得点。它是用重拳打倒对方的开路先锋,是完成关键动作的向导,是争取胜利的基本技术动作之一。

(2)右直拳:在基本姿势状态下,右脚蹬地内旋发力,脚后跟外翻,依次带动膝关节、髋关节、前肘关节,以重心投影线为中柱转动,一旦右侧身体转向正前方,右手臂顺势向前方击打,接近目标时右手大拇指旋内运动,瞬间握紧拳头,左脚掌内扣,锁住由于左转带来的转动,上体呈交叉型,击打结束后迅速还原。整个击打过程动作流畅、速度快、击打准确,上体保持正直。右手直拳又称后手拳,是主要得点拳法之一,工作距离远,击打力度大。一般情况下,后手直拳在没有时机时不能盲目出击,不仅会消耗自己的体力,而且会暴露出明显的空当,给对方留下破绽。

2.动作要点

直拳是最直接拳法,速度快、力量相对集中,属于重拳。在练习过程中,切记任何拳法的发力都来源于脚下的蹬转,从下往上依次传递的流畅程度,以重心投影线为转动轴,最后通过手臂的加速击打目标,力达拳峰。击打过程中动作越流畅、协调,击打效果越是明显。

刺拳属于击打距离短、力度小的直拳技术(图2-7)。刺拳运用的目的,在于刺探对方虚实,搅乱其思路,起到阻挠和迷惑对方,破坏对手进攻节奏及距离的作用,为重拳攻击创造机会。刺拳有轻有重,拳王阿里是典型刺拳运用高手,在多次比赛中用刺拳可以击倒对手获胜。

图2-7 刺拳

在基本姿势的情况下,左脚旋内蹬地,依次传递,由前手臂加速击打,动作幅度以短距离为主,依据对手距离可以上步,确保速度快、动作隐蔽,与脚步移动协调配合,身体保持正直。

击打刺拳时,确保移动技术优秀,能够有足够的距离和时间,以刺拳的形式来攻击对手或刺探对手。

(1)刺拳击打后的防守至关重要,因为刺拳一般不会给对手严重的威胁,一旦刺拳进攻,对手自然会来迎击或反击。

(2)刺拳进攻距离不宜过远,多以连续刺拳攻击对手为主,不给对手反击机会。

(3)打刺拳时注意身体重心不可超出支撑面。

摆拳是专门从侧面袭击对方的一种拳法。可以说摆拳运用时机把握准确的情况下,可以避开对手直线进攻,以摆拳从外侧反击,其威力并不逊于直拳。但摆拳的运动轨迹呈横短半弧形,击打路线长,容易被对手发觉而留下破绽。摆拳又分为左摆拳和右摆拳两种拳法。以右架运动员左手摆拳为例来解释。

从基本姿势开始,多以右手拳佯攻,以便使得左摆拳有一定的旋转力矩来帮助发力。左脚掌内旋蹬地,左膝、左髋、左侧腰部、左肩及左肘依次顺时以重心投影线为转动柱向左转动,当左肩转到正前方时,左拳向前击打,接近目标时,左肘关节平抬,左拳以由外向内击打路线击打,以身体中心线为目标,保持拳头、肘关节和肩部水平位置,击打完成后迅速还原,右手臂放置体侧做好防守。

为提高摆拳的打击效果,肩部、手臂要放松,充分地利用向前和旋转的合力,通过拳峰部位表现出来(图2-8)。(www.xing528.com)

图2-8 摆拳

(1)摆拳击打时,动作幅度根据对手距离可长可短,可上步击打也可原地击打,但避免动作幅度过大,给对手反击或迎击得逞。

(2)摆拳击打时,以身体中心线为击打目标,避免转动过多,失去平衡,留下不必要的遗憾。

(3)摆拳击打时,多以直拳、摆拳及勾拳组合为宜,避免进攻单一,给对手留下可乘之机。

勾拳发力迅速急促,运动路线短,在近身格斗时是最常用的,也是最具威力的。勾拳手臂形状如勾,臂肘弯曲度大约90°(图2-9)。勾拳分为上勾拳和平勾拳。上勾拳又分为左上勾拳和右上勾拳,平勾拳又分为左平勾拳和右平勾拳。上勾拳的主要击打部位是身体腰带以上正侧面部位,平勾拳的击打目标是两腮、下颌及颈部侧面,两者经常组合使用。以右架运动员左平勾拳和左上勾拳为例来解释。

图2-9 勾拳

(1)左平勾拳:从基本姿势开始,左脚旋内蹬地发力,左膝、左髋、左肩、左臂依次以重心投影线为转动轴转动发力,左手臂自然弯曲90°左右,手臂形似勾形,掌心向内击打对手腮部或肋部,力达拳峰部位,发力顺序流畅、重心平稳,右手臂保护好右侧,击打完成后迅速还原。

(2)左上勾拳:从基本姿势开始,身体稍向左侧转,接着迅速拧转上体,左脚掌用力蹬地,左拳随之向下、向前、向上,前臂外旋直冲对方腹部或下颏处,此时前臂与上臂的弯曲类似勾状,右拳保持原姿势不变,击打后按原路线收回。

(1)勾拳击打时,左脚蹬地,随之向右急速转体,利用整体旋转的力量带动手臂加速击打,手腕内屈,保持一定的穿透力。

(2)勾拳是近距离战中运用的拳法,勾拳击打时,积极借助身体摆脱移动时机发起进攻,可以做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3)勾拳进攻时,加强围攻对手时的防守能力,把握攻防转换时机,避免盲目贴近对手,忽视对手直拳的迎击拳紧逼。

拳击进攻技术是指运动员能充分发挥拳击技术,通过快速、有力对准对手头部、躯干及躯干两侧有效部的击打,迫使对手防守失败的技术。进攻可能有效也可能无效,但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已成定论。

2011年国际拳击联合国采用了新的拳击计分规则,直接给世界各国拳击训练和竞赛体系一个不同以往的信号,要想赢得比赛,最简单的道理就是在拳击台上多出拳攻击对手,占据场上的主动,留给那些能够利用拳台空间、打出聪明拳击的拳手赢得更多比赛的机会。其次,随着世界拳击运动的快速发展,各国优秀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水平逐渐接近,单一的进攻技术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对抗,必须进攻技术全面、手段多样才符合拳击项目的制胜因素;再次,拳击运动员胜负的90.5%都是以点数(win by on points)多少来判定胜负的(据2008年北京奥运会所有比赛取胜技术统计)。所有的进攻拳必须是在对手没有防御的情况下,准确、有力击打到对手有效部位方能获得评判员的认可,即在进攻方得点键上按上一点。在非常苛刻的条件限制下,优秀的拳击运动员始终能够充分利用步子灵活、快速的移动,从不同角度寻找进攻对手的时机,一旦时机成熟,果断发起进攻,大大提高了进攻得点率。因此,进攻技术全面、进攻角度刁钻、进攻技术连续和击打准确有力是进攻得点的关键因素,同样也是现代拳击进攻技术所表现出的具体特征(图2-10)。

图2-10 进攻技术特征

拳击比赛中,攻击和防守是密切配合进行的,两者的重要性完全是对等的,每一次进攻,都有一个正确的防守来抵御这种攻击。

拳击经常被人们誉为是“艺术家的自卫”,可见防守技术在拳击中的重要。在拳击运动中若能使自己不被或少被对方击中,这就意味着赢得了胜利的一半。拳击防守从广义分为身体接触性防守技术和无接触性防守技术。接触性防守技术包括拍击、贴靠防守、格挡和抱头防守技术;无接触性防守包括闪躲、摇臂、后撤步和距离防守技术。

拍击技术是快速改变对手直拳进攻路线的一种常用防守技术(图2-11)。拍击技术分为前手拍击和后手拍击,根据对手进攻和反击意图可以向下、向内和向外3个方向拍击防守。

图2-11 拍击防守

(1)前手拍击技术:在基本姿势和预判的情况下,前脚掌蹬地内旋发力,依次传递到前手拳,前手拳爆发式向下(向内)拍击,改变对手直拳进攻路线,迅速还原至基本姿势状态。针对对手直拳进攻击打腹部,以前、后手向下拍击为主进行防守。

(2)后手拍击技术:在基本姿势和预判的情况下,前脚掌蹬地内旋发力,依次传递到前手拳,后手拳爆发式向下(向外)拍击,改变对手直拳进攻路线,迅速还原至基本姿势状态。

(1)准确预判是成功运用拍击防守技术的前提,首先,整体自然放松,基本姿势正规,其次是精力集中,意识明确。

(2)发力顺序依然是由下往上传递的过程,拍击动作幅度小,速拍速回位。

(3)拍击后的反击才是真正防守的目的,反击意识要强。

贴靠防守技术是主动贴靠对手以此来破坏进攻节奏和距离的防守技术(图2-12)。随着现代拳击运动的发展,运动员、教练员及科研人员对拳击制胜规律认识水平逐渐提升,运动员在比赛场上更加灵活、变化快,其中贴靠防守就是运动员充分利用规则的一种产物,在国际大赛中时有不同国家运动员使用该项技术动作。

图2-12 贴靠防守

(1)在被动防守情况下,利用各种闪躲技术,手臂下放体侧,上体前冲靠近对手,同时根据对手贴靠程度,可以往前也可以往后移动,保持一个弹性状态,来达到破坏对手进攻节奏和保护自己的目的。

(2)在比赛领先的情况下,抓住对手追点心切的心理和前冲偏离重心之机,侧闪贴靠对手,以对手为靠山,不给其攻击距离,达到拖延时间的目的。

(1)紧紧围绕对手身体,手臂伸直或环抱,不能有明显搂抱现象。

(2)如果对手想尽办法摆脱你的贴靠,可采用转体环绕办法来控制对手。

(3)一旦贴靠被裁判员认定为搂抱犯规动作时,切忌重复运用。

格挡防守是最本能的防守技术,利用杠杆力作用的道理,用拳、前臂、肘关节、肩部作为武器来挡住对手的进攻,从而暂时避开打击或取得有利的位置去反击对方。手臂是主要的格挡防守部位,使用灵活、方便。根据对手击打不同路线和不同进攻拳,采用不同格挡部位,例如,格挡对手直拳进攻可以使用单臂或双臂头前格挡,如图2-13所示。

图2-13 格挡防守

(1)在基本姿势和预判情况下,根据对手进攻拳法及时选择格挡部位。

(2)格挡防守是主动性的,体前单臂或双臂格挡技术运用,首先是建立在身体转动发力的基础上,然后,手臂瞬间对抗,头部埋在手臂之间,眼睛从中间监视对手动机,择机返回基本姿势。

(3)针对摆拳或勾拳进攻时,手臂紧靠腮部上下晃动,做好格挡准备,一旦准确预判,瞬间对抗,择机返回基本姿势。

(1)主动预判、主动对抗,确保不失点的情况下,监视对手,做好反击的准备。

(2)格挡最好与其他防守技术组合运用将会有不同的效果,更加利于反击前的准备。

(3)格挡防守技术的发力源自于脚下、身体的转动。

闪躲防守是一种灵敏、高超的防守技术。熟练的闪躲在拳击防御技术体系中是上乘技术,也是现代拳击运动技术发展的趋势。高质量的闪躲动作细腻、敏捷,体现出艺术性。闪躲法使用得当,不但可消耗对方体力,还能使对方处于被动和暴露防守上的漏洞。闪躲防守依据对手直拳进攻可以分为向左闪躲、向右闪躲和向后闪躲3种技术,以右架运动员为例来解释(图2-14)。

图2-14 闪躲防守

(1)闪躲防守技术:在基本姿势和预判情况下,当对手直拳进攻瞬间,借助上体转动之力,上步或原地向对手两侧潜入,重心下降,身体呈扭曲姿势,然后择机还原,保持基本姿势状态。

(2)向后闪躲防守技术根据对手进攻距离长短,可以采用原地上体闪躲和后撤步闪躲防守;上体瞬间后闪躲,迅速还原基本姿势状态,上体具有一定的弹性,重心平稳,动作干净利索。

(1)闪躲的动作要细腻,判断准确,控制在不被对手击中距离范围之内,闪躲距离不能过远。

(2)闪躲是高超防守技术之一,动作简单、敏捷,最终目的是闪躲后的反击,优秀运动多以摆拳和勾摆组合拳反击为主,以后手交叉直拳为辅。

在拳击运动中,进攻和防守是一种对立统一,主动和被动的关系。没有进攻就没有防守,没有防守就更没有进攻。从2008年奥运会到今年的世界拳击锦标赛,防守技术受到进攻技术发展的影响,在2009年下半年所有AIBA主办的世界拳击国际赛事中,由于裁判的给点尺度明显收紧,对击打力度要求更高。其明显的标志是国际比赛中比分显著下降,由以前的一二十点,变为当时的10点以下,甚至有1:0的场次出现,防守的优势突显,进攻明显下降,对抗拳击顿时变成了双方运动员的“顶牛”拳击,随之出现了抱头防守技术,比赛场面极为难看。据不完全统计,流失了大量的拳击爱好者和拳击迷。

AIBA为了扭转这一阻碍拳击运动发展的不利现象,及时出台了新的计分规则,鼓励积极主动进攻打法型的运动员,单靠抱头防守被动型的运动员受到了限制。现在的防守技术呈现出以全面防守技术为主流、以距离和抱头防守技术为辅的形式,提倡防守的多次性,防守目的性强(图2-15)。我国著名运动员邹市明在对手进攻时可以同时完成两次甚至3次防守技术动作,大大减少了被对手击中的机会。

图2-15 防守技术特征

防守反击技术是在拳击比赛中一方运动员针对另一方运动员发动进攻时迅速做出相应的防守行动,并在原有的防守基础上进行反击,达到后发制人和转被动为主动的效果,是拳击比赛中攻防相互转换的核心技术之一。反击技术不是一项独立的技术,需要和防守技术紧密配合使用的一项技术。有效反击的基础是运动员要具有良好的防守技术,防守技术是反击技术的前提,良好的防守技术是有效反击的保证。

防守反击型打法是拳击技术风格中最为高超的一种打法,集速度、反应、判断、技术、智慧和战术运用为一体。防守反击技术和进攻技术一样可以直接得点或击倒对手直接获胜,随着拳击竞技能力水平趋于接近状态,比赛中防守反击技术的使用必须与其他相应的战术相配合,使该技术水平最大化。

反击技术是防守后的进攻技术,其内容实质性相同。因此,无论怎么样划分拳击技术,其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让从事拳击运动的爱好者和拳迷们来理解、认识拳击运动。反击技术包括反击单拳技术(直拳、摆拳、勾拳)、两拳技术(直拳组合、直摆组合、直勾组合、摆拳组合、摆勾组合、勾拳组合)和多拳组合技术(三拳组合、三拳以上组合)。

反击技术中反击型打法是拳击技术风格中最为高超的一种打法类型,集速度、反应、判断、技术、智慧和战术运用为一体,自始至终受到各国优秀拳击运动员的追捧。

新的拳击计分规则出台后,比赛中运动员的对抗强度增大,攻防转换的节奏明显加快,其中反击技术在攻防转换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衔接作用。合理地运用反击技术不仅可以掌握比赛的主动权,还可以由防守反击转变成进攻、由防守反击转变成对攻、由防守反击转变成其他战术等,使该技术水平最大化。因此,反击技术运用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比赛的胜负。

目前的反击技术特征主要表现为:①能够准确把握反击的距离,距离是决定反击与否的前提,无距离的进攻会暴露自己;②能够准确把握反击的时机,时机是反击成功的核心,盲目的反击往往会出现被对手连续进攻拳击中;③能够准确反击到有效部位,击打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能否得点,同样的反击由于击打不准确其性质也不一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