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斯拉夫广播电视和电影的发展及影响

南斯拉夫广播电视和电影的发展及影响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关统计资料显示,1950年,南斯拉夫有广播电台16个,1976年有广播电台189个,1979年为190个,发射功率增加25倍。1980年广播电台增加到191个,1983年有广播电台200个。广播电视的逐步普及,极大地丰富了农村的文化娱乐生活。南斯拉夫人民军成立了“旗帜”电影中心。南斯拉夫经常举办电影节,既有全国性的,也有国际性的。1954年在普拉举行了首次电影节。南斯拉夫影片在电影节上多次获得各种奖项。

南斯拉夫广播电视和电影的发展及影响

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南斯拉夫的广播事业迅速发展,它的新闻、广播和电视已经走在苏联东欧集团的前列。有关统计资料显示,1950年,南斯拉夫有广播电台16个,1976年有广播电台189个,1979年为190个,发射功率增加25倍。1980年广播电台增加到191个,1983年有广播电台200个。电台广播的节目从1976年的317千小时增加到1983年的388千小时,其中音乐节目为240千小时。1947年平均每70个人拥有1台收音机,而到1965年平均每10个人有1台收音机。

1983年,南斯拉夫有电视发射台8个,播放节目近2000小时。1960年全国只拥有3万台电视机,而1964年突破了44万台。或者说,1960年每618人才拥有1台电视机,而到1976年平均每6.2人就有1台电视机。1983年每千人拥有175台电视机,这个数字已接近奥地利的水平。电视节目除新闻和文化频道外,增加了娱乐、歌舞节目。60年代中期起,南斯拉夫政府还允许老百姓收看意大利和奥地利的电视节目,这在东欧国家一般是遭到禁止的。广播电视的逐步普及,极大地丰富了农村文化娱乐生活

1896年,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开始放映电影。1907年建立了第一家电影院。1910年,塞尔维亚创作并放映了第一部故事片《卡拉乔治》,讲述1804—1813年第一次塞尔维亚起义领袖英勇斗争的故事,获得观众的好评。1919年克罗地亚电影公司拍摄了历史片《玛季雅·古贝茨》。

1945年起,南斯拉夫先后成立了南斯拉夫国家电影制片厂。此后,陆续建立了贝尔格莱德、萨格勒布、卢布尔雅那、萨拉热窝、斯科普里、铁托格勒等电影制片厂。南斯拉夫人民军成立了“旗帜”电影中心。1977年,伏伊伏丁那和科索沃两个自治省也建立了电影制片厂。1957年拍摄了第一部彩色故事片《齐拉神父和斯皮拉神父》,并在同年的普拉电影节上获奖。据有关资料统计,1947—1989年,南斯拉夫共摄制了800多部故事片和6500多部纪录片。自20世纪60年代起,南斯拉夫的电影公司一直保持每年平均制作约30部电影的水准。

南斯拉夫影片的出口量非常大。据统计,在1951—1982年,出口的故事片多达4905部、纪录片10508部。特别是克罗地亚导演制作的现代题材的动画片在国际上享有盛名,如60年代杜尚·乌科蒂奇的《游戏》《代用品》(1962年)被誉为世界最佳动画片,获得“奥斯卡”奖。1972年起,萨格勒布开始举办世界优秀动画片电影节。(www.xing528.com)

“二战”后,南斯拉夫各电影制片厂非常关注民族解放战争、讴歌人民群众在这场战争中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产生了一批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电影作品,如《永世生存的民族》(1947年)、《大的和小的》《苏捷斯卡战役》(1969年)、《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1972年)等。南斯拉夫经常举办电影节,既有全国性的,也有国际性的。1954年在普拉举行了首次电影节。南斯拉夫影片在电影节上多次获得各种奖项。

在中国上演的几部影片均受到热烈欢迎。影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的主人公瓦尔特已成为英雄的南斯拉夫人民的代名词。直到今天,当人们讲到南斯拉夫电影时,都不约而同地会想到20世纪70年代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南斯拉夫《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等影片,它们成为抗击外国侵略的爱国英雄主义的象征,深受中国观众喜爱。瓦尔特扮演者的形象、影片中的名句和歌曲深深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20世纪50—60年代起,越来越多的南斯拉夫文学政治书籍被翻译成中文,介绍到中国。70—80年代出现了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的高峰。1978年8月在北京成立了中国南斯拉夫经济研究会,成为拥有300多名会员的群众性学术团体,翻译出版了大量南斯拉夫政治和经济论著,为增进中南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发挥了积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