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新定义教育信念,让心动重焕生命

重新定义教育信念,让心动重焕生命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重视自己的信念,记得自己踏入教育行业的初衷,可是我却忽略了将“心”放进教育中,忘记了那一丝丝“心动”的感觉。我知道,生命若没有信念,那便是行尸走肉,即使走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也枉然;生命若没有心动,那便是没有生命的生命,早衰,或者枯萎。我愿带着最初的信念,携着失而复得的“心动”,重新出发,让我再一次真正走进我所热爱的教育行业,去建设我的高楼大厦,让这座高楼大厦不只是坚固,还要生机勃勃。

重新定义教育信念,让心动重焕生命

◎王雅琪

苏格拉底云:“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度过。”

看到这句话,我不禁自问: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我的信念是什么?我追求的是什么?我向往的又是什么呢?

接受了二十几年的学校教育,我曾一直单纯地以为,我的信念便是让自己的所学充分体现其应有的价值,带着这份信念,毕业之后即投身一心向往的教育事业。我和所有的一线教师一样,怀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抱负,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然而,几年的历练下来,我深感自己还是太年轻,我想得太美好却未深谙其理,往往欲速则不达,于是,我放慢脚步,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

我到底在干什么?我想象着自己是在建设一栋高楼大厦,我努力去打好大厦的地基,因为我明白地基的好坏决定着整栋大厦的品质,我明白教师是要对一批又一批的少年儿童进行最基本的、能够影响其素质形成的各种教育。在这一阶段给少年儿童储备滋养其生命的元素,使其终身受益,重要性尽人皆知。我努力去达到这个目标,甚至机械地走每一步,苛刻地要求自己并且要求孩子们,脚步越来越快,灵魂却越来越麻木。我重视自己的信念,记得自己踏入教育行业的初衷,可是我却忽略了将“心”放进教育中,忘记了那一丝丝“心动”的感觉

“心动”,这实在是一个非常普通的词语,可是有几个人真正体会过心动的感觉呢?

没有哪两个学生是完全相同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自己独特的气质及优缺点。当面对学生的优点,我们能欣然接受并且深感欣慰,但是当面对他的缺点及一次又一次考砸了的成绩,他的表现可能令我非常不愉快,可是,假如我能用心仔细观察的话,我一定能发现他是无助的、苦闷的,甚至他的背影也让人心酸。这时,如果我心动了,化顽石为真金的奇迹也许将在我身上实现;反之,说不定就毁掉了一个天才。那么,我到底成就了多少奇迹而又毁掉了多少天才呢?细想起来,甚是后怕。(www.xing528.com)

我到底在干什么?每当夜深人静之时,这样的感悟反思经常萦绕在脑海中。或许真的是太年轻,“心”没有放对地方,就麻木了,心一旦麻木,就失去了爱与同情的能力,失去了见微知著的能力,如此从教,则“差生”多。我是凡夫俗子,心动的时候应该是很多的,可动的往往不是地方,时间长了,心也麻木了,自然也就没有心动的能力了。

回过头来,尝试去找心动的感觉,我换种心境去观察几十双眼睛,关注几十种表情,深入了解几十个孩子的家庭背景,仔细分析几十种学习情况,就为了随时找到心动的感觉。

然后,我明白了,只有“用心”才会“心动”。心动,是一种境界;让人心动,是一种追求。教学如斯,做人如斯。

我知道,生命若没有信念,那便是行尸走肉,即使走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也枉然;生命若没有心动,那便是没有生命的生命,早衰,或者枯萎。

我愿带着最初的信念,携着失而复得的“心动”,重新出发,让我再一次真正走进我所热爱的教育行业,去建设我的高楼大厦,让这座高楼大厦不只是坚固,还要生机勃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