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仲裁裁决的救济及执行效力问题

仲裁裁决的救济及执行效力问题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仲裁庭作出的仲裁裁决不得上诉,法律规定依法撤销仲裁裁决的情形除外。实践中,违反公共政策是撤销仲裁裁决的一个常见理由。当事人申请撤销仲裁并不影响仲裁裁决的执行效力。当事人提出的撤销仲裁裁决申请中包含中止执行仲裁裁决,或者上述申请的依据是仲裁协议无效,法院可能会发布中止执行仲裁裁决指令。法院在作出中止执行仲裁裁决决定之前还可以要求申请人提供相应的财产担保。

仲裁裁决的救济及执行效力问题

仲裁庭作出的仲裁裁决不得上诉,法律规定依法撤销仲裁裁决的情形除外。根据新《仲裁法》第50条的规定,仲裁裁决被撤销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1)无仲裁协议、仲裁协议无效或仲裁协议失效。(2)一方当事人在签订仲裁协议时暂不具备完全行为能力。(3)缺少正当程序。(4)仲裁庭未采用双方当事人确定的仲裁程序裁决争议事项。(5)仲裁庭的组成不符合有关规定。(6)仲裁庭超出仲裁协议赋予的权限。(7)仲裁庭未能按照相关规定作出仲裁裁决。

实践中,违反公共政策是撤销仲裁裁决的一个常见理由。但是,新《仲裁法》并没有明确设定哪些内容属于撤销仲裁裁决的公共政策,以及如何确定仲裁裁决或内容在什么情况下构成违反相关公共政策。[13]其中,支付利息或与利息相关的损失赔偿都是伊斯兰法所禁止的。仲裁裁决涉及上述内容将被法院撤销。另外,双方当事人指定的仲裁员缺乏相应的资格,如不具有完全行为能力、伊斯兰法或相关法律知识;仲裁协议争议事项涉及违禁商品或服务;仲裁协议涉及以色列政府等都属于仲裁裁决可能被撤销的理由。由于公共政策内涵范围非常广泛,在实践中并无一个确定的标准适用于撤销仲裁裁决。(www.xing528.com)

当事人申请撤销仲裁并不影响仲裁裁决的执行效力。当事人提出的撤销仲裁裁决申请中包含中止执行仲裁裁决,或者上述申请的依据是仲裁协议无效,法院可能会发布中止执行仲裁裁决指令。具体而言,法院须在当事人提出上述申请之日起15日内就是否执行该仲裁裁决作出决定。法院在作出中止执行仲裁裁决决定之前还可以要求申请人提供相应的财产担保。上述指令生效之后,法院必须在180日内就是否撤销该仲裁裁决作出裁定。新《仲裁法》不允许当事人针对仲裁裁决提起上诉申请再次申请仲裁。无论是国内仲裁还是国际仲裁案件都必须遵循该禁止性规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